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变形为严重的肺纤维化结果,随着病变进 展,纤维化表现为大片融合成块状纤维组织,肺 中央部、肺门旁支气管、血管的集聚,最多见于 上叶,常伴有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还可见到蜂窝 和肺囊肿。
编辑ppt
11
(五)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以右下气管旁区、右气管支气管区、 主-肺动脉窗区、隆突下区及双肺门区多见, 最大淋巴结短径可达3cm.有时可见到淋巴 结钙化.
80~90%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受侵,少数发生胸 膜肥厚或胸腔积液。
约半数胸部结节病患者无症状。多因肺门淋巴结 肿大和(或)有咳嗽、咳粘痰、乏力、盗汗、食 欲不振等表现。
胸片表现明显而临床症状轻微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 (正常值为17.6~34U/ml),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在HRCT上结节分布:(1)位于肺门旁 血管和支气管附近.(2)在小叶核心内.(3) 在小叶间隔内,使其呈结节状增厚.(4)在斜 裂附近,使小叶间隔面呈结节状.(5)在胸膜 下区.
编辑ppt
9
(二)融合成块影
肉芽肿结节可融合成边缘不规则的大 块致密影.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偶尔 其内可见空洞影.
(三)磨玻璃影
伴发征象 1)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2)胸腔积液,局限性胸膜肥厚等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根据X线表现,分为三期:
0期:胸片正常 Ⅰ期: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无改变 Ⅱ期:淋巴结肿大并有肺内改变(包括网合 结节在内的肺实质异常)
Ⅲ期:以肺内病变为主(晚期出现广泛肺纤 维化)
分期对估计病变的预后有用.
编辑ppt
12
鉴别诊断
1.恶性淋巴瘤以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突出.
2.肺癌转移多表现为单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 大,病程短、发展快、症状多是肺癌的特点.但要注 意结节病肉芽肿发生小叶间隔增厚者不如肺淋巴 道转移瘤多,也常无多角形粗线,若有也很局限,数 量少.结节病的结节多呈不规则形,而肺淋巴道转移 瘤结节多较光滑.
2
胸部结节病的病理特征
最重要的特征
肺内出现多发性非干酪性肉芽肿,以上皮样 细胞、郎罕氏巨细胞为主并有淋巴细胞浸 润的肉芽肿,无干酪样坏死,结节部位有 网织纤维。
第二个重要特征
结节主要沿着肺门旁及小叶核心内的支气 管血管周围间质间隙内的淋巴管分布,其 次是位于小叶间隔和胸膜下间质内。
编辑ppt
3
约1/3患者可形成广泛的间质纤维性改变,并发细 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等。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山东省胸科医院
编辑ppt
1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 统非干酪性肉芽肿疾病.病变可自动吸收或 进展为纤维化.
几乎侵犯全身多个器官,但最常累及肺 部.95~100%患者有肺部改变,20~25%患者 发生肺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是本病最常见的的直接死因.
编辑ppt
多呈斑片状,可重叠于间质性结节和 纤维化的背景上.相当于病理的肺泡炎或 间质内的细小肉芽肿,提示病变为“活动 性”,HRCT显示清楚,治疗后可以消 失
编辑ppt
10
(四)支气管壁,小叶间隔和叶间胸膜结节样不 规则增厚. (五)肺纤维化的表现
早期肺纤维化中小叶间隔增厚是一种较突出 的征象.并多为与结节共存的厚为1-3mm的 不规则线影.
编辑ppt
13
3.矽肺和嗜酸性肉芽肿也可出现结节及伴有 肺气肿、肺大泡和纤维性肿块,但如有肺门 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又无接触矽或铍的职业 史,则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
4.结核病好累及右上纵隔,在成人很少累及肺 门淋巴结.
编辑ppt
14
F-55 肺窗
编辑ppt
15
F-55 纵隔窗
编辑ppt
16
F-55 HRCT
编辑ppt
4
X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是结节病的特征性表 现。纵隔、肺门淋巴结也可以单独增大,也可以 与肺内病变并存。
双肺散在粟粒状或结节状病灶阴影,多发生在双 肺下野,也可散在分布于双侧肺野。结节边缘较 清楚,可与网状或条索状肺纤维化影像并存。
肿块阴影 形状可不规则,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楚.
编辑ppt
7
结节病的CT表现
CT和HRCT在胸部结节病的诊断,病 变的形态和范围/早期肺纤维化和预后的 评价上都优于胸片.尤其是HRCT的应 用,更能对肺部病变显示其特征性表现.
编辑ppt
8
肺内病变的CT表现
(一)肺内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多发实性结节灶, 直径2mm至1cm,以上中肺野及后肺部较多, 早期位于肺周围部较多,病变增加则双侧弥漫分 布.
编辑ppt
17
F55 HRCT
编辑ppt
18
M36 肺窗
编辑ppt
19
M-36 肺窗
编辑ppt
20
M-36 纵隔窗
编辑ppt
21
M-36 四月后肺窗
编辑ppt
22
M-36 四个月后纵隔窗
编辑ppt
23
谢 谢!
编辑ppt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