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南戏
三、早期南戏: 早期南戏: 四、四大南戏: 四大南戏:
南戏
《荆》、《刘》(《白》)、《拜》、《杀》 )、《 五、南戏之祖:《琵琶记》 南戏之祖: 琵琶记》
☆改编:马踏赵五娘,雷轰蔡伯喈 改编:马踏赵五娘,
有贞有烈赵贞女,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三不从:父不从、朝廷不从、牛丞相不从 三不从:父不从、朝廷不从、 ☆矛盾:主观意图与客观现实 矛盾: “《琵琶》一书,纯是写怨”(徐渭) 琵与北杂剧 定义: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相对而言, 相对而言,它是在送杂剧基础上吸取民间 说唱文学特点、 说唱文学特点、结合地方俗曲歌舞而逐渐 形成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形成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产生于北 宋末南宋初,因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一带, 宋末南宋初,因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一带, 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形式上有别于 北方杂剧,唱腔轻柔婉转, 北方杂剧,唱腔轻柔婉转,后发展为明清 传奇
南戏
☆艺术特点 采用双线交错发展的结构方式,对比映衬, 采用双线交错发展的结构方式,对比映衬,加 强悲剧气氛
● ● ● ●
善于用景物衬托人物思想, 善于用景物衬托人物思想,细致描写心理活动 语言上,既朴实本色,又典雅华艳 语言上,既朴实本色,
支曲子, 多曲牌, 近400支曲子,用200多曲牌,集南戏艺术经 支曲子 多曲牌 验之大成
二、体制(与杂剧相比) 体制(与杂剧相比) 杂剧四折一楔子,少数超过四折; ◎杂剧四折一楔子,少数超过四折;南戏称一场 为一出,无固定出数,且无楔子,第一出为“ 为一出,无固定出数,且无楔子,第一出为“家 开宗” 门”或“开宗” 杂剧由一个主角独唱;南戏各种角色均可唱, ◎杂剧由一个主角独唱;南戏各种角色均可唱, 演唱形式多样, 演唱形式多样,有“定场白”、“下场诗” 定场白” 下场诗”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一韵到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一韵到底,曲 调激越高昂;南戏每出可用几种宫调,可换韵, 调激越高昂;南戏每出可用几种宫调,可换韵, 曲调柔媚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