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现象调查——小悦悦遭碾压等事件的调查小悦悦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
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
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
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同样的道德缺失事件还有“艾滋女”事件前不久,河北容城县的闫德利在她的博客上发帖公布了279名曾与她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的手机号码,并称自己身染艾滋病。
一时间各种传言满天飞,面对网友对“艾滋女”的各种妄自猜测,身处漩涡当中的闫德利本人对此坚决否认。
近日,在当地公安机关的组织下,闫德利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并无艾滋病,这场网络闹剧的始作俑者原来另有其人。
最后,保定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有关闫德利案件侦查的进展情况:10月21日,容城县公安局在北京市宣武区某住宅小区将所谓容城“艾滋女”事件的始作俑者杨某抓获,并以涉嫌诽谤罪将其刑事拘留。
艾滋病自被发现以来就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超级癌症”、“世纪杀手”。
医学界虽殚精竭虑,但始终都未找到有效根治治疗方法。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艾滋病病毒夺走了生命。
这些数据无不昭示着艾滋病的可怕,因此大家对艾滋病都谈之色变。
可河北保定的一个叫做闫德利的平凡女性,因为一篇博文一夜之间就跟艾滋病这个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病联系在了一起,伴有这个爆炸性新闻的还有279个与之发生过性关系的人的电话号码。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篇博文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关注,于是乎转帖、跟帖满天飞。
就在绝大多数网友对闫的“无耻”行径唾骂的时候,后面的所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闫不但不是艾滋女,反而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真正的始作俑者竟然是闫的前男友杨某。
闫的前男友不同意与之分手,所以故意捏造事实,意图搞臭闫,让她嫁不出去,只能嫁给他。
这样的结果的确让很多网友始料不及,甚至大跌眼镜。
认真去审视这件事,闫德利及其家人在此事件中受到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这件事始于网络,传于网络,却难止于网络。
网友们恣意发帖、跟帖、转帖诉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时候,很少去考虑他们的行为所可能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艾滋女”事件让网络的道德缺失问题慢慢的浮出水面,并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年底已经达到2.98亿,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
近些年来,网民成为了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监督作用。
在“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南京天价烟”事件、“许霆案”、“孙伟铭成都醉驾案”等一系列事件中,网民积极参与,将网络监督发挥到了极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可在这些传播正确信息的积极因素的另一面,却不知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在扑朔迷离的网络中,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网民们对一些信息的缺乏甄别能力,只是人云亦云。
网络中很多缺乏道德自律的虚假和恶意信息在这些网民们的随意点击鼠标中被飞速传播,网络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别有用人的人泄私报复的工具和帮凶,对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今年2月份因遭受人肉搜索而被前男友找到并杀害的女大学生周某的惨剧似乎就在眼前,8个月之后,闫德利成为了网络“随意”之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网络虽说是虚拟的,但实际上被赋予了现实生活的各种因素,当然也包括了道德。
“艾滋女”事件告诉我们:尽管是在虚拟世界中,网民同样需要用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道德法则进行约束,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否则,在缺乏道德规范、恣意盛行的网络之中,谁将能保证不会出现下一个闫德利呢?药家鑫事件背后的社会群体性道德缺失在网络上搜索,近年大学生道德缺失事件令人扼腕和震惊。
药家鑫,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他驾车撞倒一名年轻的妈妈后,因为害怕这位妈妈记住他的车牌号,药家鑫居然返回用刀将其砍死后逃逸。
药家鑫是西安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
在事后的调查中,药家鑫在学校成绩优异,获得过奖学金,并且钢琴过了十级,自己兼职几分家教,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然而,当他在马路中间对受伤的女士拔出刀子的时侯我们难以想象,天使和恶魔究竟有什么区别?“中伤海师支教女生”案凸显学校道德教育缺失连日来,“海师支教女生遭轮奸”造谣案在网络上倍受关注,海南警方经过两日侦办突破,锁定了在网上发帖造谣的男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名制造了这起“轰动”新闻事件的男生竟是两名受害女生的同学。
经警方讯问,那名男生说在网上发布此类虚假信息,是一念之差,没有想到那么“轰动”。
然而,他可能没有想到,这样的造谣,对两名女同学来说,其造成的伤害会在心中永远抹不去。
截至目前,发帖恶意造谣的男生还没有表明发帖的真正意图和目的所在,但从一个大学生在网上如此中伤和攻击自己的同学来看,现在大学的道德教育缺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也是大家在网络上比较熟悉的公众人物,他将硫酸泼向动物园内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公安机关就此将刘海洋刑事拘留。
清华大学,中国顶尖名牌大学,按理说,这样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会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他狠心将硫酸泼向黑熊时,他的心或许连禽兽都不如了,因为禽兽还知道互相爱护,起码不会拿起硫酸去泼同伴。
产生这些事件的社会原因不救人的路人固然应该指责,而救人的陈婆婆也被很多人指作炒作,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您觉得这些人是什么样的心态,社会上是不是普遍存在这种病态的心态,因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了吗?2010年的下半年,大学生这个被誉为“天子骄子”的群体,处在了舆论与谴责的风口浪尖。
从“我爸是李刚”到复旦危机公关,从药家鑫再到李博,这些事件中的大学生们,其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发指,于是大家纷纷将谴责矛头指向大学教育。
一时间“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我们的大学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吗”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
然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大学教育上,这并不恰当。
首先,像上述事件里那么飞扬跋扈的大学生只是大学生群体里极少数极少数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和思想并不能代表大学生这个群体,不能因为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药家鑫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认为所有的大学生心理都不健全。
其次,大学教会学生的主要是以后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的技能,至于道德和心理则不在主范围内。
其实,上了大学,一般学生和老师见面的时间仅限于每周的那两节课,交流谈心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一个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定性,只不过大学太过宽松的管理、太过松散的自由,让他们人性中的瑕疵成了“脱缰的野马”,并集中起来无限放大。
在这一系列悲剧中,李启铭脱口而出的“我爸是李刚”,不用想也知道,不是大学能造就的。
药家鑫撞人再补八刀,因为“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这个念头肯定也不是大学里教的。
那么,这些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很明显,是受社会的不正风气所影响。
如果不是见惯了权力交易,李启铭怎会如此嚣张?如果不是对“撞伤不如撞死”耳濡目染,药家鑫又怎会如此疯狂?如果不是之前的豪车以及富二代官二代撞死人之后,肇事者都得以保全性命,他们又怎会如此地有恃无恐?药家鑫事件事发时间却是10月20日,然而直到11月27日,距离事发地西安1080公里《扬子晚报》才首次报道了这件事,这中间一个多月的媒体失声作何解释?时至今日,药家鑫的父母拒绝向受害者家属道歉,再次让人心寒了一把。
这样看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为这些悲剧负起很大的责任。
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也许是罪魁祸首。
如今,我国在不断的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各类高校不断的扩招,我国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在配套的教育措施和师资力量不能及时跟上步伐的时候,学校教育难免有缺失之嫌,高中阶段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大学阶段又有找工作的压力,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狠抓“应试教育”和“专业技巧”,对于涉及到人格修养或品德操守的教育却被束之高阁。
加之,现代社会各种新型的尝试和诱惑使我们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更别说自我强化道德品质了。
建议和办法诚然,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法治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整个社会群体思想道德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漠。
仅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从小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才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才能真正杜绝类似惨剧的发生……在学校,我们会以“品学兼优”来形容一个好的学生,在社会上,我们对品德高尚的人崇尚有加。
我们不会对所有人求全责备,但是大家必须遵守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不能触及人性的底线,一名大学生在网上严重污蔑同学,抽刀杀人,向动物泼洒硫酸,做出如此不道德、如此残忍的事情,叫人痛恨,又令人惊愕不已。
我们不禁要想,怎么会这样?让人可喜的是,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注意了品质道德的重要性,如今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已经将道德品质提到了主要的考核标准;各级官员的任免,也是以品质道德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连现在一个普通的公司,考察职员也要重点评判品质和道德。
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例如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就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美国州法律,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
当然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但应谨慎,毕竟中国的国情与别国不同,但是可以立法规定惩罚机制,即被救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