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途径简介
三、糖酵解过程
• 以葡萄糖为例,糖酵解可以分为10步酶促反应 以葡萄糖为例,糖酵解可以分为 步酶促反应
• 前五步为准备阶段,此阶段中,葡萄糖通过磷酸 前五步为准备阶段,此阶段中, 化分解成三碳糖 每分解一个己糖分子消耗2分子 三碳糖, 化分解成三碳糖,每分解一个己糖分子消耗 分子 。 的ATP。
• 第1步:葡萄糖磷酸化 步
①活化
G
HO
葡萄糖
CH2O P O
②异构
P OCH2 O
HO OH
CH2OH
③活化 6-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
P OCH2O CH2O P
HO OH
1,6-二磷 , 二磷 酸果糖
6-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
1 6 1
④裂解
P OCH2O CH2O P 5 HO 2 4 3
OH
⑥脱氢
H2C O
P
⑤异构
4
HC H O
CH2
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
1,3-二磷酸 , 二磷酸 甘油酸
五、糖酵解中关键酶的调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为磷酸果糖激酶、另外己糖激酶、 主要为磷酸果糖激酶、另外己糖激酶、丙酮酸激 酶也有所调节
1.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最重要的调节酶(变构酶) 最重要的调节酶(变构酶) 抑制剂: 抑制剂:ATP、柠檬酸(碳骨架) 、柠檬酸(碳骨架) 激活剂: 激活剂:AMP、ADP 、 2,6-二磷酸果糖 , 二磷酸果糖 • 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减少或增加 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减少或增加 来调控反应速度
小结
• 1.不需氧的条件下,完成的一条代谢途径。 不需氧的条件下,完成的一条代谢途径。 不需氧的条件下 • 2.以NAD+作为递 体 以 作为递H体 • 3.放能过程(能量少、获能效率很高) 放能过程(能量少、获能效率很高) 放能过程 • 4.控制酵解过程的三个关键点 控制酵解过程的三个关键点 • 5.酵解的部位(细胞质) 酵解的部位(细胞质) 酵解的部位 • 6.所有的中间物都以磷酸酯形式存在 所有的中间物都以磷酸酯形式存在 所有的中间物都以磷酸酯
• 第6步:甘油醛氧化 步
磷酸甘油醛脱氢 酶
• 第7步:底物水平磷酸化 步
磷酸甘油酸激酶
• 第8步:变位反应 步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 第9步:烯醇化 步
烯醇化酶
• 第10步:再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步
丙酮酸激酶
四、糖酵解整个反应式和过程全图
Glucose + 2 ADP + 2Pi + 2NAD+→ 2 pyruvate + 2ATP + 2H2O + 2NADH + 2H+
很高
八、糖酵解的生物意义
• 1.糖酵解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代谢途径之一 糖酵解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代谢途径之一 • 2.糖酵解是在缺氧的条件下提供能量的有效途径 糖酵解是在缺氧的条件下提供能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生物体在缺氧的条件下对能量要求暂时的 适应方式。 适应方式。 • 3.是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条原始代谢过程, 是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条原始代谢过程, 是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条原始代谢过程 在有氧的条件下,糖酵解还是剧烈的进行 在有氧的条件下,
2
5
C
O
+
HCOH H2C
O H
3
H2COH
O H C O
⑨脱水
6
磷酸二羟丙酮
P
O
P
磷酸甘油醛
O C
P
O
⑦产能
O C
H O ⑧异构
OH C C CH3
丙酮酸
C C
O ⑩产能 O
O O
HCOH H2C O
HCOH
H O HC P
H2COH OH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P
P
P H 2C O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G为起始物 糖原为起始物
其他单糖通过转化为糖酵解中间产物形式进入糖酵解。 其他单糖通过转化为糖酵解中间产物形式进入糖酵解。
葡萄糖
2乳酸 + 2ATP 乳酸
葡萄糖) 糖原(葡萄糖)
2乳酸 + 3ATP 乳酸
△Go`= — 47Kcal/mol △Go`= — 44Kcal/mol 每生成1ATP固定了 固定了7 Kcal/mol能量 每生成1ATP固定了7.3Kcal/mol能量 葡萄糖 获能效率= 2×7.3/47 = 31% 获能效率= × 糖原 获能效率= × 获能效率= 3×7.3/44 = 49.7%
六、丙酮酸的去路
“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 有氧情况 “乙醛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CO2 + H2O
丙酮酸
“乳酸发酵”、“乙醇发酵” 乳酸发酵” 乙醇发酵” 缺氧情况 乳酸或乙醇
七、产能计算和产能效率
2(⑦) + 2(⑩) - 1(①) - 1(3) = 2ATP ⑦ ⑩ ① 2(⑦) + 2(⑩) - 1(②) = 3ATP ⑦ ⑩ ②
• 二、定义:无氧条件下,1葡萄糖分解产生 丙 无氧条件下, 葡萄糖分解产生 分解产生2丙 无氧条件下 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生成的过程。 酮酸,并伴随 生成的过程 • 位置:细胞质(细胞液中) 位置:细胞质(细胞液中) • G → 2丙酮酸 + 2NADH + 2ATP 丙酮酸 • 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存在的糖代谢途径 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存在的糖代谢途径 动物 。
已糖激酶
• 第2步:磷酸己糖异构化 步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 第3步:再次磷酸化 步
磷酸果糖激酶
• 第4步:果糖一 , 6-二磷酸裂解 步 果糖一1, -
醛缩酶
• 第5步:磷酸丙糖异构化 步
磷酸丙糖异构酶
• 后五步反应为产生 后五步反应为产生ATP的贮能阶段 的
• 此阶段磷酸三碳糖变成丙酮酸,每分子的 此阶段磷酸三碳糖变成丙酮酸, 丙酮酸 三碳糖产生2分子的 分子的ATP。 三碳糖产生 分子的 。
一、糖酵解的研究历史
• 1987年,Hans Buchner和Eduard Buchner兄弟 发现,酵母汁可以把蔗糖变成酒精,证明发酵可 以在细胞外进行。 • 1905年,Arhur Harden和William Young发现发酵 与无机磷酸盐有关。 • 1940年,Gustar Embden和Otto Meyerhof等人发 现肌肉中也存在着与酵母发酵类似的不需要氧的 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他们称之为酵解过 程。
Thank you
• 2.已糖激酶的调控 2.已糖激酶的调控
• 已糖激酶催化在第一步中,它受葡萄糖6- 已糖激酶催化在第一步中,它受葡萄糖6 磷酸的抑制, 磷酸的抑制, • 已糖激酶的抑制又加强了在磷酸果糖激酶 PFK)步骤的抑制作用。 (PFK)步骤的抑制作用。
• 3.丙酮酸激酶的调控 3.丙酮酸激酶的调控
• 变构抑制剂:ATP、丙氨酸、 变构抑制剂: 、丙氨酸、 乙酰CoA、脂肪酸 乙酰 、 变构激活剂: 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 , 二磷酸果糖 变构激活剂: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使丙酮酸激酶活化,使其与磷酸果 二磷酸果糖使丙酮酸激酶活化, 二磷酸果糖使丙酮酸激酶活化 糖激酶催化加速协调,接受大量代谢中间物,因 糖激酶催化加速协调,接受大量代谢中间物, 此加速酵解。 此加速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