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研究报告
出口重型车的分类构成
800 600
辆 400
2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4t<总质量<20t 总质量>20t
重型车引进整车水平分析
序 产品 引进 相当国 价格 竞争力 号 名称 年代 外水平 (万元) 分析
备注
1
斯太尔 系列
1983
七十 年代末
20~40
备注
潍柴、川 柴、杭发
较强
綦齿
1.6 2.2 1.5
4 0.24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陕齿
济南美 驰,合资
川汽、 陕汽
川汽、 陕汽
川汽
较强 北方奔驰
重型车引进总成水平分析
序 号
产品名称
引进 年代
相当国 价格 竞争力 外水平 (万元) 分析
备注
9
道依茨风冷 发动机
1985
七十 年代初
较强
渭阳、华北 柴油机厂
目前国际重型车市场的特点
国际重型车的主 要目标市场是公 路运输。
国际重型车总体 上处于饱和状态。
重型汽车销售的 80~90%以上用 于旧车更新。
德国近几年重型车保有量变化情况
35
35
30
30
25 25
20
20
15
15
10
5 10
0
5
-5
0
-1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76.89
我国重型载货车行业存在问题
国产重型货车的可靠性差,寿命低 。 已引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应有能力和效益。 国内低价、低附加值、低利润重型车产品居多; 缺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重型车。 国内缺乏功率在360马力以上,比功率在10马力 /t以上的大功率高档重型载货车和牵引车产品, 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发展的形势。 若提升国产重型货车技术水平 ,关键总成仍需引 进。
年份
产量同比 销量同比 增长,% 增长,%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预计
30.41 10.04 -18.33 4.29 -2.29 12.57 35.31 74.31 91.21
68.71
66.26 -21.94 0.83 -16.22 3.68 -0.05 19.5 29.88 73.96 77.37
均将中国重型车市场作为其战略性市场。 但由于目前中国重型车仍以低档次、小吨位为主,因此, 各公司认为到中国投资的最佳时机不完全相同。其考虑 的主要因素有:
• 低档次、小吨位的产品不是其专长。 • 高档次、大吨位的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何时到来。 • 针对中国关税水平其市场占有达到多大规模时才应投资。 • 其国外的剩余生产能力如何充分利用。 • 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力有多大。(50%的股比限制) • 到中国建厂会不会导致技术流失。 • 中国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重型汽车销量(辆)
销量同比增长(%)
国内重车十年产销变化特点
1999年后形成重车市场高速增长 的原因主要有:
• 积极财政及扩大内需政策。 •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 • 大中城市的改造 • 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速
度加快。 • 货运周转量的增加。 • 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将继续增大。
14t<总质量<20t 总质量>14t
重型载货汽车的出口情况
我国重型车出口没有 形成稳定的市场,出 口量波动较大。
出口重车主要流向发 展中国家。
出口重车以小于20t的 重型车为主。
2001年平均每车出口 金额为1.85万美元。
较强 东风公司
14
美国TRW 转向器
八十 年代初
较强 东风公司
国内重型车骨干企业今后发展设想
一汽集团公司:自主发展10吨以下的低档重型车,通过 引进和吸收发展10~15吨中档重型汽车市场份额,通过 合资发展载重15吨以上高档重型汽车。 东风公司:全系列与国际大公司合作,拓宽产品技术和 产品系列, 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中国重汽:向大马力、高吨位方向发展。 重庆庆铃:丰富产品系列,要做全系列以公路运输为主 的高档载货车。 重庆重汽:丰富产品系列,向大吨位、大马力方向发展。 湘火炬:整合重庆重汽和陕汽,改变中高档高吨位重型 汽车的竞争格局。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国际二层次的企业(如现代、日产、 五十铃)选择进入中国投资,一层次的企业(如奔驰、 沃尔沃)还在平衡利弊。
外资在中国重型车市场的动态
沃尔沃公司:项目已批,但战略重点改为在中国 销车。 雷诺公司:借助于日产公司欲与东风公司建立联 盟。目前雷诺dCi11发动机技术已正式引进。 曼公司:已与宇通建立生产重型客车底盘的合资 公司,但目前未有建立生产载货车合资企业的动 向。 日产柴公司:1996年与东风公司合资;2001年北 汽福田买进日产柴技术生产福田欧曼。 现代公司:2002年3月与安徽江淮签订合同,引 进现代H系列载重车。
15
12
10
8708.935 总重≥14吨柴油货车离合器及零件
14
10
10
8708.995 总重≥14吨货车用其他零部件
11.7
10
10
我国发展重型汽车的政策环境分析
加入WTO后国内重型车市场不同层面产品影响 国家“十五”汽车工业规划中的有关内容 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汽车工业近期导向 有关排放的法规 规范市场的有关规定
国内高档重型车产品竞争格局
高档车:
• 单价60万元以上。 • 发动机功率320
马力以上。
目前仍为欧、美 进口重型汽车占 据。
重型车分档次的市场需求构成
40~60万元 60万元以上 20~40万元
20万元以下
国内中高档重型车产品竞争格局
中高档:
• 单价40~60万元。
• 发动机功率260~320 马力。
重型车保有量(万辆)
增长率(%)
世界重型车近两年的生产情况
宏观经济与重型车产 销直接相关。
9.11后,全球经济 的恶 化,使重型车产销量 大幅度下降。
国际重型车生产能力 大量过剩。
世界重型车产量
万辆
210 205 200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5
2000
2001
中国重型车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重型汽车市场前景及新进入 企业的机会、风险分析
2002/11/29
国内外重型汽车的划分
国际重型汽车没有统一划分标准,不同地
区和国家都有各自的标准。
– 欧盟 总质量 15t 相当于 载质量 8t
– 北美 总质量 11.7t 相当于 载质量 6~7t
– 日本
载质量 5t
– 中国
载质量 8t
国际重型汽车行业总体格局
世界重型车发展趋势
大吨位:国外载质量16t的车比5t的 车吨公里运输成本降低80%左右。
50年代最大功率为200马力,90年 代末已达到600马力。
高可靠性:已达到100—150万公里 无大修。
安全性:ABS、EBS等
排放:目前欧Ⅲ
高技术含量及电子化:基于GPS的 移动通信和跟综网络系统 。
舒适性:驾驶室有家一样的感觉。
公路运输平均单车装载质量
12 10
8 t6
4 2 0
美国
日本
50年代 70年代
国际重型汽车生产两种模式
特点:掌握核 心技术,引领 行业发展,投 入大,成本难 控制。
特点:零部件 外购,易于成 本难控制,缺 乏核心技术, 只有匹配技术 ,投入少。
生自 产产 模制 式的 生采 产购 模制 式的
发展趋势:控制核 心技术转移,提高 核心部件能力,降 低自制率、成本和 投资风险。
• 发动机功率260~310马力。 有中国重汽、重庆重型、陕
10% 3% 1%
14%
汽和长征汽车厂的斯太尔、 19%
引进技术总成配置的黄河、
延安、红岩及太脱拉等系列
重型车。
一汽16t车(道依茨发动机);
东风15t车(康明斯发动机); 西南铁马15t车以及北方奔驰
6%
47%
公司新研制的B型车等参与 竞争。
其他(输出功率在132.39千瓦(180马力)及以上的 25 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柴油型重型货车用制动器及其零件
15
9
9
25
25
12
10
8708.405 其他柴油型重型货车用变速箱
16
12
10
8708.505 其他柴油型重型货车用驱动桥
16
12
10
87086050 柴油型重型货车用非驱动桥及其零件
一汽 东风 中国重汽 重庆重汽 陕汽 春兰 其它
国内低档重车产品竞争格局
低档车:
• 单价11~20万元。
• 发动机功率160~230
马力。
26%
一汽九平柴、三轴9t
和东风八平柴、三轴
9t占有绝对优势,重
汽集团经过技术改造
的黄河飞龙2000型车
也将参与竞争。
20万元以下重型车的市场分布 5% 1%
68%
目前主要为北方奔驰、 东风日产柴、庆铃公司 F系列车以及日本、南 韩、东欧进口重型汽车 参与竞争。
最大的北方奔驰销量只 有806辆。
20万元以下重型车的市场分布 19%
9%
48% 24%
进口 北方奔驰 东风日产柴 庆铃
国内中低档重车产品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