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专题复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近年考情分析与2011年广东命题走势纵观07-10广东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此部分内容涉及试题数及分值为:立体几何的复习要牢固树立以下的思维脉络:证线面垂直(或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垂直(或平行);证面面垂直(或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垂直(或平行)或证线线垂直(或平行).二、广东考题剖析及热点题型讲析热点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 1.(08年广东5)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A )E F DIA H GBC EF D AB C侧视 图1图2 BEA .BEB . BEC .BED .2.(10年广东6)如图1,△ABC为正三角形,AA'//BB'//CC',CC'⊥平面ABC且3AA'=32 BB'=CC'=AB,则多面体ABC-A'B'C'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是 ( D )3.【2010·陕西文数】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2B.1C.D.【答案】B 本题考查立体图形三视图及体积公式如图,该立体图形为直三棱柱,所以其体积为.4.【2010·全国卷2理数】已知正四棱锥中,,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1B.C.2D.3【答案】C【解析】本试题主要考察椎体的体积,考察告辞函数的最值问题.设底面边长为a ,则高所以体积,设,则,当y 取最值时,,解得a=0或a=4时,体积最大,此时,故选C.5.如下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上底为2下底为6,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由斜二侧画法,画出这个梯形的直观图O ’A ’B ’C ’,在直观图中梯形的高为( C )A 、32 B 、1 C 、22 D 、126.(全国Ⅰ新卷理10)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2a π (B)273a π (C)2113a π (D) 25a π【答案】B解析:如图,P 为三棱柱底面中心,O 为球心,易知2331,32AP a a OP a =⨯==,所以球的半径R 满足:2222317()()3212R a a a =+=,故22743S R a ππ==球.热点2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关系,在高考中,选择题、填空题几乎年年考,且常以棱柱、棱锥、和正方体为背景,主要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对图形的识别、理解和加工能力。
1.(2009·广东5)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D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2.(2007年·12)如果一个凸多面体是n 棱锥,那么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_____条,这些直线中共有()f n 对异面直线,则(4)____f =;f(n)=______(答案用数字或n 的解析式表示)答案:(1)2n n +;8;n(n-2)。
3.【2010·浙江理数】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B4.【2010·宁波市二模】已知表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表示一对异面直线,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B.C.D.【答案】D 依题意,a ⊥α ,则a 平行β或在β内,由于b ⊥β,则,选择D.5.(上海春15)若空间三条直线a 、b 、c 满足c b b a ⊥⊥,,则直线a 与c ( )(A )一定平行;(B )一定相交;(C )一定是异面直线; (D )平行、相交、是异面直线都有可能 答案:D解析:由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a c 可能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选D 。
图46.(江西卷11)如图,M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DD 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B C 都相交; ②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B C 都垂直; ③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11B C 都相交; ④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11B C 都平行.其中真命题是: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答案】C【解析】考查立体几何图形中相交平行垂直性质7.(北京卷16)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EF//AC ,AB=2,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 (Ⅱ)求证:CF ⊥平面BDF;1A B 1C 1A CMg空间中的角和距离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对这三种角,主要理解它们的概念和范围,在论证的基础上转化为平面角来表示,再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来解,也可以通过建立坐标系后利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必备知识:(1)设直线AB 是平面α的斜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cos 〈AB →,n 〉|=⎪⎪⎪⎪⎪⎪⎪⎪AB →·n |AB →|·|n |; (2)设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一个法向量分别是n 1,n 2,则二面角的余弦的绝对值等于|cos 〈n 1,n 2〉|=⎪⎪⎪⎪⎪⎪n 1·n 2|n 1|·|n 2|;具体符号是正是负看二面角的大小.(3)设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它们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cos 〈AB →,CD →〉|=⎪⎪⎪⎪⎪⎪⎪⎪AB →·CD →|AB →|·|CD →| (4)设A 是平面α外一点,O 是平面α内任意一点,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是:d =⎪⎪⎪⎪⎪⎪AO →·n |n |; (5)设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n ⊥AB →,n ⊥CD →,则这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是:d =⎪⎪⎪⎪⎪⎪AC →·n |n |=⎪⎪⎪⎪⎪⎪AD →·n |n |; (6)设P 为直线AB 外一点,则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d =|PA →|2-⎝ ⎛⎭⎪⎪⎫PA →·AB →|AB →|2.1.(2010·广东卷理10)若向量a ρ=(1,1,x ), b ρ=(1,2,1), c ρ=(1,1,1)满足条件(c ρ-a ρ)·(2b ρ)=-2,则x = .【解析】(0,0,1)c a x -=-v v ,()(2)2(0,0,1)(1,2,1)2(1)2c a b x x -⋅=-⋅=-=-v v v,解得2x =.2. 如图,正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E 、F 分别是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C 与E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B )A.33B.32 C.31 D.61 3. 如图,长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M ,设,b D A ,a B A 1111==c A A 1=,则下列向量中与M B 1相等的向量是( A )A. c b 21a 21++-B.c b 21a 21++ C. cb 21a 21+-D. c b 21a 21+--4.【2010·全国卷1文数】正方体-中,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D.【答案】D1(2007·广东19)(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6所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AB=6CD=3,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x ,V (x )表示四棱锥P-ACEF 的体积。
(1)求V(x)的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V(x)取得最大值? (3)当V (x )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C 与PF 所成角的余弦值。
19:解(1)由折起的过程可知,PE ⊥平面ABC ,96ABC S ∆=22654BEFBDC x S S ∆∆=⋅= 261(9)12x -(036x << (2)261'())4V x x -,所以(0,6)x ∈时,'()0v x > ,V(x)单调递增;636x <<'()0v x < ,V(x)单调递减;因此x=6时,V(x)取得最大值126F 图6PED BA(3)过F 作MF//AC 交AD 与M,则,21212BM BF BE BEMB BE AB BC BD AB=====,PM=MF BF PF ====在△PFM 中, 84722cos 427PFM -∠==,∴异面直线AC 与P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7;2(2008·广东卷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5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四边形,其中BD 是圆的直径,60ABD ∠=o ,45BDC ∠=o ,PD 垂直底面ABCD,PD =,E F ,分别是PB CD,上的点,且PE DFEB FC=,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交PC 于G . (1)求BD 与平面ABP 所成角θ的正弦值; (2)证明:EFG △是直角三角形;(3)当12PE EB =时,求EFG △的面积.解:(1)在Rt BAD ∆中,60ABD ∠=o Q,,AB R AD ∴==而PD 垂直底面ABCD,PA ===PB ===,在PAB ∆中,222PA AB PB +=,即PAB ∆为以PA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设点D 到面PAB 的距离为H ,由P ABD D PAB V V --=有PA AB H AB AD PD =g g g g , 即AD PD H R PA ===g,sin 11H BD θ==; (2)//,PE PGEG BC EB GC∴=,而PE DF EB FC =, 即,//PG DFGF PD GC DC=∴,GF BC ∴⊥,GF EG ∴⊥,EFG ∴∆是直角三角形; (3)12PE EB =时13EG PE BC PB ==,23GF CF PD CD ==,即11222cos 45,3333EG BC R R GF PD R ==⨯⨯︒===⨯=, EFG ∴∆的面积211422339EFG S EG GF R R R ∆==⨯⨯=gFCP G E A B 图5D3(2009·广东卷理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6,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E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点F、G分别是棱111,C D AA 的中点.设点11,E G 分别是点E,G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1)求以E为顶点,以四边形FGAE 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为底面边界的棱锥的体积; (2)证明:直线11FG FEE ⊥平面;(3)求异面直线11E G EA与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依题作点E 、G 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1E 、1G ,则1E 、1G 分别为1CC 、1DD 的中点,连结1EE 、1EG 、ED 、1DE ,则所求为四棱锥11FG DE E -的体积,其底面11FG DE 面积为111111E DG Rt FG E Rt FG DE S S S ∆∆+=221212221=⨯⨯+⨯⨯=,又⊥1EE 面11FG DE ,11=EE ,∴323111111=⋅=-EE S V FG DE FG DE E . (2)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作x 轴,y 轴,z 轴,得)1,2,0(1E 、)1,0,0(1G ,又)1,0,2(G ,)2,1,0(F ,)1,2,1(E ,则)1,1,0(1--=FG ,)1,1,1(-=FE ,)1,1,0(1-=FE , ∴01)1(01=+-+=⋅FE FG ,01)1(011=+-+=⋅FE FG ,即FE FG ⊥1,11FE FG ⊥, 又F FE FE =⋂1,∴⊥1FG 平面1FEE .(3))0,2,0(11-=G E ,)1,2,1(--=EA ,则62,cos 111111=>=<EAG E EA G E EA G E ,设异面直线11E G EA与所成角为θ,则33321sin =-=θ.4(2010·广东卷理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5,¼AEC 是半径为a 的半圆,AC 为直径,点E为»AC 的中点,点B 和点C 为线段AD 的三等分点,平面AEC 外一点F 满足FB=FD=5a ,FE=6a. (1)证明:EB ⊥FD ; (2)已知点Q ,R 分别为线段FE ,FB 上的点,使得FQ=23FE ,FR=23FB ,求平面BED 与平面RQD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