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规章制度汇编目录1、热工专业计算机(DCS软件管理制度2、分散控制系统检修与维护制度3、热工专业仪表设备伴热管理规定4、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5、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和抽检制度6、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及备品备件管理制度7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制度8、热工人员技术考核培训制度9、热工专业定期工作制度10、热工保护、自动装置投停管理制度11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12、热控工作票及验收制度13、热工保护定值修改制度14、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缺陷和事故管理制度15、热工专业重大检修工作管理规定16、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17、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管理制度1、热工专业计算机(DCS软件管理制度随着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厂的热工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已逐步走向计算机集散控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软件一旦瘫痪,后果将不堪设想。
特制定热工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来源与安装1、系统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是正版软件,并经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2、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必须经过调试无误,并经用户审查、杀毒后方可装入现场热工控制计算机。
二、热工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1、现场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站、历史站均应配备上机操作记录本,任何操作人员均应将所做的所有操作内容详细的记录并签名。
2、严禁将现场控制计算机用于其他用途,各系统计算机专用,禁止将与系统控制无关的文件或软件拷贝进现场控制计算机。
3 、计算机系统调试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软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软盘应由专人编好顺序和日期,妥善保管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以防拷贝已存的组态信息丢失。
拷贝好的软盘应有防静电、防磁性、防振动、防灰、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4、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修改时,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经生产部主管批准后,由热控专业指定专人执行。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提出修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验收,详实核对并确认以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并通知生产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最新的软件、组态备份。
5、定期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使用软盘拷贝文件前,须先将软盘杀毒。
6、严禁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监控用操作员站进行与机组运行操作无关的工7、登录工程师站应使用操作员或超级操作员级别,如确需置位某点,应经过专工的许可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方可进行,并应进行详细记录。
8、工程师站、历史站密码应详细记录,并将其保存好,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
三、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1、热工计算机软件的升级,必须由热工专业书面提出申请,报经生产部批准后,方可执行。
2、升级软件必须是上下兼容的成熟版本,适合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的要求。
3、控制软件升级后,须进一步调试、试验并经验收合格,试运行一段时间并报请生产部批准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四、附则1 、进出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的人员和要求,应严格执行我公司下发的《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管理制度》。
2 、本规定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分散控制系统检修与维护制度为充分满足我公司机组安全监视和事故分析的需要,确保计算机监视系统(以下简称DCS )的硬件及软件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机组的正常启动和运行,根据我厂DCS系统的设计要求特制定DCS系统检修和维护制度。
一、计算机监视系统调试结束后,对所有计算机内存组态信息,应拷贝在软盘上,一式两份。
拷贝好的软盘应有专人编好日期和顺序后妥善保管和储藏,并定期进行读写,已防拷贝已存的信息丢失。
二、拷贝好的软盘应具有防静电、防磁、防灰尘、防热、防潮、防失窃等措施。
三、建立计算机监视系统日志,坚持正常的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将巡检及处理情况,记录在计算机监视系统日志上。
四、工作人员必须配备良好的防静电接地环,并有可靠接地后,方可在计算机上拔、插模件,模件离开机架后,应立即放入专用静电袋内,在放入过程中,不准随意触摸电路,搬运模件时,必须装入防静电袋内进行。
五、备品模件也必须在静电袋内存放,存放条件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六、计算机监视系统电源,不得做照明电源或检修及动力设备电源使用。
停运检修或处理缺陷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七、计算机监视系统在运行中发现异常或故障时,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机组监控,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通知热工计算机班人员处理和做好记录。
八、对运行中的DCS系统,非专责人员不得随意拨弄、调整或改动。
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设定值修改等工作,事先必须提出修改报告,经生产部经理批准后,由热工专业指定计算机专责人员进行,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修改结束后,应通知有关提出修改人员验收,确认后及时编写异动报告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使用。
热工专责人员在工作结束后三天内将修改后的组态存档。
九、计算机监视系统的检修,应严格执行检修计划,不得漏项。
一般随机炉同时进行,检修后的调试时间和条件,生产部应列入计划给予保证。
检修、校验和调试应按有关规程和规定进行,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系统精度的测试。
检修后的改进、校验和试验的各种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据、图纸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在检修后一个月内整理完毕归档。
十、计算机监视系统所用测量一次元件应有明显的标志和名称,并定期进行检查,作好检查记录。
十一、计算机监视系统用过的打印纸,应注明用途和打印日期,并由有关部门妥善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三个月;遇有反映设备重大缺陷或故障的打印纸,应按有关规定建档保存。
十二、任何人不准在计算机监视系统所用的主机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任何活动,计算机监视系统的主要改进项目的设计和措施需经生产部经理批准。
十三、非热工专业工作人员及厂文件规定的有关人员外,任何人不准擅自进入工程师站,进入工程师站时,必须做好有关记录。
外来参观及学习人员需进入工程师站时,应经生产部经理批准。
3、热工专业仪表设备伴热管理规定为保证热控设备冬季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热控仪表测量管路杜绝因天冷被冻而引起机组误动情况的发生,根据扶沟气候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规定,望有关单位和人员严格遵照执行:一、我公司热控仪表测量管路所具有的蒸汽伴热系统和电伴热系统的图纸资料均应齐全、完备,并做到图纸和现场实际相一致二、露天的有关热控仪表设备,需安装在防护箱或专门的房间内,防护箱设计应为保温箱,箱内或专门的房间内应有取暖设备。
三、有伴热管的仪表管路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穿墙处,应加强保温,孔洞要堵严,进入室内后,应继续伴热一段距离,防止穿墙处冻结。
四、热控仪表取样管和左右侧保温及伴热走向应一致,受热程度应基本相等。
五、每年冬季来临前一个月,热控对所管辖伴热进行全面巡查、维护,检查出的保温伴热薄弱环节应制订整改计划加以整改,并且进行伴热试投检查,确保热控仪表设备伴热不留死角。
六、当环境温度低于摄氏5C时,应及时投入热控各仪表设备的伴热系统,并检查投入效果。
七、热工专业应根据设备分工细则负责所管辖电伴热系统的投入和切除,锅炉运行负责热控蒸汽伴热的投入和切除。
八、在冬季热控应加强对热控仪表电伴热系统的巡检和维护,加强夜班值班力度和纪律,特别是在机组停下后,应及时通过仪表测量管路排污门尽量将热控仪表测量管路和仪表中的水放净,以防冻结。
4、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机组和设备运行期间,各种热控仪表及设备都处于投入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故障。
为了加强生产现场的巡回检查工作,检查督促设备主人及时消除缺陷,确保设备故障率在最低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时发现缺陷,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1、生产现场巡回检查是热控设备日常维护的例行检查,每天至少进行两次。
第一次为早上8时0 0分开始,第二次为下午下班前1个半小时内。
2、班长技术员及专工,第一次设备巡检必须参加。
3、设备主人必须参加一天两次巡检。
发现缺陷按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处理, 重大缺陷汇报生产部。
4、设备主人巡检时,必须坚持“人手一刷一布一手电”,的好习惯,对设备确保每天清扫一次。
每周五上午对所辖设备卫生区进行彻底清扫,擦拭。
5、巡检对象:⑴ 现场安装设备:热工测量元件、仪器、仪表、阀门、取样及气源管路、电动门、执行器、推进器、就地控制箱、保温柜、电磁阀、限位开关、发讯器、设备标示牌等。
⑵ 控制盘、台上各种仪表准确性,自动控制装置运行状况,热工信号的准确完整性,各种开关标牌等,盘后设备接线,盘内设备及卫生状况等。
⑶DCS系统:MMI接点状态、DPU犬态、电源控制柜开关状态、电源模块运行情况、I/O 卡件状态指示等。
6、巡检要求:⑴ 巡回检查中发现缺陷时及时处理。
⑵ 各种仪器仪表应满足仪表规程要求。
⑶ 自动及保护装置,要符合《火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规程》⑷ 巡回检查完毕,及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
5、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和抽检制度为确保热控仪表,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准确、可靠地运行,有必要在机组大、小修间隔期间对现场的主要仪表、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校验及抽查校验工作。
为了使以上工作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主要仪表、自动装置、保护装置的定期校验周期进行定期校验,要列入周计划报生产部统筹安排。
二、定期校验工作必须由工作负责人负责,安排具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
三、主要热工仪表应进行定期现场抽测校核试验,主要热工仪表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该系统综合误差的三分之二,主蒸汽温度表和主蒸汽压力表在常用段范围内的误差不大于其综合误差的二分之一。
四、主要热工仪表现场抽测校核试验每季度一次,车间根据生产部下达的抽检计划组织实施,其数量每台机组不少于8 只,并将实施情况上报存档。
五、现场校验工作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1、技术准备:工作负责人及参加校验人员在定期及抽查校验工作开始前,要仔细查阅有关的工艺图纸和说明书,熟悉被校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一次元件的安装地点,测量线路的走向及现场工作安全规程。
2、工作准备:工作负责人在开始前要向参加工作的人员把工作过程、每个人担负的工作任务交待清楚,同时要制定出安全运行和使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安全措施,并办理热控检修工作票。
3、工作:按照《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维护规程》所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对设备进行校验,严格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
4、工作结束:校验完毕后,做好校验记录,按验收制度办理,交回工作票。
文明生产方面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及时填写校验报告。
六、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是衡量自动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保证安全生产必备的条件,设备主人应当定期修正调节参数,检查调节品质,力图使每一套自动调节系统都达到快速、准确、稳定的要求。
七、热控保护装置定期校验工作对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保护设备每季度校验一次,设备主人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