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课件+真题](2016版)--第十一章 激励
[组织行为学课件+真题](2016版)--第十一章 激励
(B )
A.高 B.低 C.保持均衡水平 D.先高后低
第二节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有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 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也称为需要激励理论,主要研究究竟 是何种需要激励人们从事自己的工作。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双因素理 论。
(1)公司的政策和制度;(2)技术监督; (3)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4)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 (5)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6)工资;(7)职务保障; (8)个人的生活;(9)工作条件;(10)职务地位
使职工感到十分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有: (1)工作上的成就感; (2)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3)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 (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5)工作的发展前途; (6)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
二、激励的作用
(一)激励为行为提供动力 (二)激励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三)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 (四)激励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五)激励能够调动和提高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创造性 [2016/2019-10 论述题] 论述激励的作用。
三、激励的影响因素
(一)激励时机 (二)激励频率 (三)激励程度 (四)激励方向 [2020-8 论述] 联系激励的影响因素谈谈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运 用激励理论有效激励员工。
会保险等。
3.社交需要:感情,友谊,爱情,归属,希望得到关心与照顾。 4.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如独立,自主,自由,自信,以及
社会尊重如地位.名誉.推崇等
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尊重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社交的需要起过 渡作用。人的需要逐级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顶峰。
A.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B.工作绩效=f(报酬*激励) C.工作绩效=f(报酬*能力) D.工作绩效=f(机遇*报酬)
[2018-10 单选] 激励的三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
(D )
A.激励目标 B.激励水平 C.激励过程 D.激励效应
[2020-8 单选] 对于目标明确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素质较高 的员工、工作条件和人事环境较好的部门,激励频率应当
组织行为学
第十一章 激励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激励概述 二、激励理论 三、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一般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其三个要素是: 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效应,即对谁激励、怎样激励、激励效果。
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激励: 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来看,激励就是把外部刺激转化为内部心 理动力,从而强化人的行为; 2.从内部心理状态来看,它是激发人的动机,是推动人的行为的 强大力量; 3.从心理和行为过程看,它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 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在《工作与激励》中阐述了期望理 论模式。
[2016-10/2017-4 多选] 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BCD )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环境
[2017-10 单选] 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
还取决于( A )
A.激励的水平
B.需要的强弱
C.目标的高低
D.成就的大小
[2018-4 单选]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
(2)当一种迫切的需要未被满足时,它将成为支配 行为的优势需要;需要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 要高峰过去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需要的 更迭与替代并不是突然的、跳跃的。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 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我 实现绝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遥不可及。
(二)成就需要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麦格利兰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 他认为在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以外,还有三种需要:权力、友谊、成就。 其主要观点是:
1.不同的人对权力、友谊、成就的排序和占比是不同的。 2.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能承担责任;喜欢 自己设置目标,渴望有所作为;喜欢挑战,敢冒险;重视个人成就超过 金钱。 3.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国家有重要作用。 4.管理者运用成就需要理论增进成就对人的激励:经常安排成就反 馈;提供取得成就榜样;给高成就需要的人放在挑战性的岗位上;鼓励 员工创新,以成就激励员工。
(一)需要层次理论[2017-10 简答题]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 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大致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饥有食,寒有衣,渴有饮,住有房,有配偶,有
医疗,这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要求职业安全,稳定,劳动保护,职业保障,社
2.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1)满意与不满意 (2)内存激励与外在激励 3.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的作用,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 其次,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作工作热情。
[2019-4 论述] 试论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管理 工作的启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三)双因素理论 [2016-4/2017-4 简答题]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双因 素理论”。他做了调查,发现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 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引起的,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 常是工作本身产生的。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需要、激励、行为的关系, 从而揭示了行为激励过程的共性。他强调了内在需要是激励的 主要诱因,批判了行为是单纯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的行为主义 外因决定论。但是他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忽视了 意识对动机的作用。强调个人事业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发展应尽 的义务和责任。
理论的借鉴意义:研究和掌握员工的需要结构,坚持物质 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以精神激励为主,要特别注意诱导员 工高层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