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中文名称: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 Pipelines3. 课程类别:必修4. 实验类别:专业5.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泵和压缩机。

7. 总学时:6学时8. 总学分:6/16学分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油气储运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它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能结合掌握有关油品管道输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有关油品长距离输送等问题,为以后本专业学生从事油气管道输送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实验课的重要目的在于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便于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而在实验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独立组织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地组织实验、记录和整理数据、计算机编程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安排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实验包括两个实验项目,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时间与实验所涉及的理论课程知识点同步。

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类型综合、设计1 输油管道工艺实验 42 应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流体流变性实验 2 验证四、仪器设备配置流变仪、离心泵、水罐、涡轮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示波器、旋转粘度计五、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实验教材:《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自编),2006年。

参考资料:杨筱蘅.《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实验课采用学生预习、准备,指导教师启发或讲解,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学生数据处理、写实验报告的教学形式。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目的要求、主要设备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数据及处理、问题讨论。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各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做实验表现为考核依据,采用10分制,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并结合学习风气、工作态度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七、其它必要的说明缺做实验者不准参加课程期末考核。

《油气集输》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中文名称:油气集输2. 课程英文名称:Gathering and Transport of oil and Gas3. 课程类别:必修4. 实验类别:专业5.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7. 总学时:4学时8. 总学分:0.25学分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油气集输》实验是附属于《油气集输》课程的实验教学,其任务是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油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及含水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能,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为今后油气集输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课的重要目的在于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实验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独立组织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的训练,能较熟练地掌握原油蒸气压、原油凝点、原油闪点、原油含水率、含水原油乳状液特性等试验方法步骤及相关国家标准;掌握实验数据的换算,整理方法,学会实验性能曲线的绘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地组织实验、记录和整理数据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安排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 含水原油水分测定及原油脱水实验2 综合性四、仪器设备配置原油蒸气压测定仪、凝固点测定仪、闪点测定仪、原油含水率等、恒温水浴、电热恒温箱、比色瓶、动态电脱水仪、高剪切乳化仪、温度计、压力表等。

五、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教学文件:冯叔初等.《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自编),2006年。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讨论。

教学形式:学生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油气集输》课程实验成绩考核标准考核单元名称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最低技能要求学习态度出勤率、学习纪律考勤优秀:出勤率100%,学习态度认真,独立完成。

良好:出勤率90%以上,学习态度较认真,基本独立完成。

中等:出勤率80%以上,学习态度较端正。

及格:出勤率70%以上。

不及格:未达到上述要求。

及格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及质量;报告检查优秀:报告内容全面,格式正确,计算数据正确,绘图规范。

良好:报告内容全面,格式正确,计算数据较正确,绘图较规范。

中等:报告内容基本全面,格式基本正确,计算数据基本正确,绘图基本规范。

及格: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70%内容;格式基本正确,计算数据基本正确,绘图基本规范。

不及格:未达到上述要求。

及格学习态度满分100权重0.3综合报告质量满分100权重0.7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及格《天然气输送设计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中文名称:天然气输送设计与管理2.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Gas Transmission3. 课程类别:必修4. 实验类别:专业选修5.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7.总学时:4学时8. 总学分:0.25学分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实验教学的目标《天然气输送设计与管理》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天然气输送,尤其是对长输管道输送设计与管理方面的深入理解,掌握基本的输气管路特性、物性计算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为毕业后能较快地胜任天然气输送方面的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教学应注意加强学生独立组织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独立使用各种测量器具,掌握基本的检测方法,积极参与实践,完成相应实验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同时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与安排实验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开出要求综合性必做输气管道输送能力与末端储气量测定 4四、仪器设备配置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气体涡轮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冷却器、除油过滤器。

五、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1. 教材李长俊.《天然气管道输送》.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教学参考书王树立,赵会军.《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苗成武等编译.《干线输气管道设计和管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苗承武.《干线输气管道实用工艺计算方法》.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

3. 实验指导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自编),2006年。

4.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及问题讨论。

5. 教学形式学生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各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评定成绩,其中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

以10分计入课程总成绩。

《油库设计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中文名称:油库设计与管理2.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Storage Depots3. 课程类别:必修4. 实验类别:专业5.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7. 总学时:8学时8. 总学分:0.5学分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油气储运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它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能结合掌握有关石油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油库的设计及其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本专业学生从事油库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实验课的重要目的在于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实验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独立组织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地组织实验、记录和整理数据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安排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类型综合1 油库工艺实验 4验证2 油罐呼吸阀实验 23 石油产品闪点、燃点测定 2验证四、仪器设备配置离心泵、水罐、真空泵、真空罐、石油产品开口闪点与燃点实验器、空气压缩机、呼吸阀、U 型管测压计等。

五、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教学文件:《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自编),2006年;郭光臣等.《油库设计与管理》.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年。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目的要求、主要设备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数据及处理、问题讨论等。

教学形式:学生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各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做实验表现为考核依据,采用10分制,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并结合学习风气、工作态度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