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一门专基础课。
在内容上既要突出“电子技术”特点,又要适应当前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有关专业间相互渗透的趋势,适应拓宽知识面。
在重点介绍常用基本器件、整流、滤波、稳压、放大电路的同时,把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基础也放在重要位置上。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要求是:
(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到主要参数及应用;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3)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目惊心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和横向课程的衔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模型、实物及示教板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内容的应用实例可适当取舍,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在内容叙述时,注意前后响应和一致性。
例如,在介绍器件时,可依结构、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具体应用这一思路进行。
讲放大电路时可将典型电路讲清讲透,然后再引伸到一般电路、实用电路,以典型带动一般。
对整流电路,注意二极管整流和晶闸管整流的对比,突出其区别,以加深印象。
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强调其外部特性和功能。
教师备课时适当参阅相关参考书,吃透教材,讲课时做到语言通顺、准确、逻辑性强。
(3)加强实验课教学,电子技术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既可验证理
论结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型号。
2.掌握PN结的特性。
3.理解二级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4.掌握常用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2二极管
§1-3三极管
§1-4场效应管
§1-5其他半导体器件
实验一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教学建议:
1.淡化半导体内部PN结形成和微观机制的描述,重点放在PN结和单向导电性上。
2.本章难点是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注意形象化教学并配以相关实验。
3.场效应管的内容重点是绝缘栅场效应管,因为它是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
件。
第二章放大和振荡电路
教学要求:
1.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了解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理解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理解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原理。
3.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定量计算。
教学内容:
§2-1 低频电压放大电路
§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2-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4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6 功率放大电路
§2-7 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二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
实验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教学建议:
1.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涉及的基础知识面广,所以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实际出发引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落实到如何解决问题上。
对各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各组成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工作原理都要讲清透,对那些和内容配合的波形图要认真讲解,这很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
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是教学中的难点,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引进反馈概念、指出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重要性,适当复习电工基础中正弦量的复数表示,着重讲解负反馈放大器的框图。
3.功率放大电路讲解的侧重点放要集成功率放大器上,它代表了功率放大器的方向。
振荡电路讲解的重点是物理概念的定性分析。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作用及其特殊问题,了解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
工作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及其应用。
2.理解理想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时的两个重要特性,并用边疆指导电路的分析。
教学内容:
§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集成运算放大简介
§3-4 基本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3-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实验五运算放大器的测试
教学建议:
1.从实际出发引出耦合放大器,要明确指出:直接耦合放大器不仅能放大直流信号,同时也能放大交流信号。
直接耦合放大器便于集成化,因此它是线性集成电路基础。
2.在实际工作中,为便于分析的计算,允许将集成运算放大品视为理想的放大器,分析的重点放在其外特性及其主要参数上。
第四章直流电源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整流电路的基本形式,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2.理解常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
3.掌握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形式的分析、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4.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使用。
教学内容:
§4-1 单相整流电路
§4-2 三相整流电路
§4-3 滤波电路
§4-4 整流器件的选用与保护
§4-5 稳压电路
§4-6 集成稳压电路
§4-7 开关型稳压电路
实验六串联型稳压电源
教学建议:
1.本章为电工类专业务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重点分析单相整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三相整流电路。
2.从整流到滤波和稳压的内容安排,一环扣一环,具有很强的系统和逻辑性,充分把握好这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集成稳压器是将调节器整管、取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启动和保护电路全部集成电路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的稳压集成块,它代表了稳压电源的方向。
集成稳压器,尤其是三端正式集成稳压器电路简单,得到了广泛应用,要求能掌握和使用它。
第五章晶闸管电路
教学要求:
1.了解日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应用。
2.理解常用的单相、三相可控整流及其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晶闸管的简单检测和选择,日闸管的触发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5-1 晶闸管
§5-2 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5-3 晶闸管三相可控整流的电路
§5-4 负载类型对晶闸管整流的影响
§5-5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5-6 晶闸管的选用和保护
§5-7 逆交和交流调压
教学建议:
1.本章为电工类专业学生学习重点内容,注意和第四章内容比较,突出本章“可控”特性。
波形分析要注意条理,讲清个别,带出一般,避免繁杂和混乱。
2.以晶闸管为主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已成为交流技术的基础,逆变、变频和交流调压这一节,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介绍。
第六章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和功能
2.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基本定理。
3.了解TTL“与非”门电路,CMOS集成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6-1 门电路
§6-2 MOS集成门电路
§6-3 数制转换
§6-4 逻辑代数及逻辑函数的化简
§6-5 逻辑电路图、真值表与逻辑函数间的关系
§6-6 组合逻辑电路及逻辑部件
实验七“与非”门电路
教学建议:
1.重点讲清讲透基本门电路的特性和功能,分析TTL“与非”门工作原理后,也要突出其逻辑性能。
2.叙述MOS集成门电路时,注意复习场效应管的有关内容。
3.逻辑函数的化简注意多做练习。
第七章触发器及时序电路
教学要求:
1.掌握R-S基本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分析简单同步计数器的方法。
2.理解边沿触发器的真值表、特性议程、逻辑符号及涉形图。
教学内容:
§7-1 R-S触发器§7-2 J-K触发器
§7-3 D触发器和T触发器§7-4 寄存器
§7-5 计数器§7-6 数一模及模一数转换简介
实验八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
教学建议:
1.在讲楚基本R-S触发器的基础上,引出边沿触发器的作用和意义,把握好触发器逻辑符号、真值表和波形图,以加深印象。
2.计数器一节重点放在三位同步计数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