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尝试教学法"就是结合古今教学中的有益经验,按照中国教育的特点,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练后讲",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讲解。
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动脑筋,获得更佳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易被教师吸收应用。
二、指导思想
“尝试法”教学是采用以尝试题引路,产生对未知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此,我进行“尝试法”教学实验,既在改进教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验目的
“尝试法”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求异思维,充分挖掘教材中发散思维成份,训练学生掌握由―领悟―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实验内容
课题: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尝试法”实验。
在“尝试法”实验教学下,学生能对尝试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能初步地掌握“自学-质疑―验证―应
用”、“假设―尝试―验证―应用”等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传统教学条件下有所提高。
五、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08。
7)
1. 拟定研究专题,确定实验人员和实验班级。
2.学习、培训、制定计划。
3. 前期测控
(二)、实验初期阶段(2008.9-2008.10)
1. 按照“尝试法”分类的要求,分解尝试教材。
2. 精心设计“尝试题”
2. 精心设计“尝试题”
3. 交流教学经验得失
4. 初期阶段性小结
(三)、实验提高阶段(2008.10-2008.11)
1. 教材分类,尝试题设计
2. 引导尝试法训练
3. 独立尝试法训练
4. 推广实验课模式
5. 高级阶段小结
(四)、实验总结阶段(2008.11-2008.12)
1. 检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对象,总结实验过程。
2. 撰写实验报告,交流实验论文。
3. 成果论证,公开展示。
回顾"尝试教学法"实验,我验证了"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这一尝试教育理论,新课程已向我们走来,它力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需要全新的观念与之相适应,这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成功机遇,然而,任何改革都只会垂青于弄潮儿,新课程改革呼唤敢于尝试的教师。
1、尝试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只有教师的不断尝试才能将学生带入一个更新的学习天地,带来创新的动力,教师的尝试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质的飞跃。
新课程改革有六大目标,从课程设置、内容、方法、过程、评价、手段上。
它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主动参与与合作。
原有的课堂教学更多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甚至是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曾一度充斥着我们的教学,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压抑的,教师以不变的教学态势从事着每天的教学,一项本该是创造性的工作也成了机械工作流水线,课堂教学失去了它该有的活力。
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们认为教师要敢于尝试,打破陈规,给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
如: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等。
教师的不断尝试,将给学生带来一个充满新奇的学习空间,能让学生的
不断尝试,将给学生带来一个充满新奇的学习空间,能让学生的眼睛永远充满好奇,只有感到好奇,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
一个敢于尝试的教师,是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将是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教科书。
2、"尝试"使教师不断地超越自我
"尝试-创新-再尝试-再创新",这种教师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表现,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
我们在尝试中否定自己,在实践中超越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道成长,这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3、"尝试教学法"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素质。
(1)、尝试教学法更接近于培养社会人,因为探索社会、研究社会需要尝试精神。
(2)、尝试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精神,创新的基础是尝试与自信。
(3)、引进与推广教学成果。
既能把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又能推动学校教改的进程,加快形成本校教学特色的步伐,值得尝试与应用。
尝试教学法不仅带给我们是一种可模仿可直接应用的模式,而且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精神,教师只有在不断尝试中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培养21世纪的新人。
新课改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旨在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管理政策,它不是按照某种指令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探索过程,而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也是对旧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尝试是创新的前提,是成功的阶梯。
因此,运用邱学华尝试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新课改实验,定能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之路是靠我们走出来的,没有现成的经验提供借鉴,我们只能在尝试理论的指导坚持尝试,先破后立,不断创新。
出色地完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关的管理和评价方案等验证、修订和完整工作,为完成课改实验推广任务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