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记录.ppt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培训考试
题
(共二十道题每题5分)
姓名成绩
1、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要
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要包含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
(真实地、足够)
2、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和要做统一规范。
(格式、内容)
3、产品性质的样品名称是指名;非产品性质的样品名称指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
(商品、被测场所)
4、样品的唯一标识是,仪器的唯一标识是。
(样品编号,仪器管理编号)
5、环境条件是指与检测结果有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直接影响)
6、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
标明标准物的、级别、及有效期。
(来源,定值期)
7、标准溶液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及有效期;(浓度,定值期)
8、检测依据应包括所用的检测方法的编码及年代号(如该方法包括多个方法,则应注明为)为所用方法的标识。
(第几法或XX检测方法)
9、检测结果的单位要与国家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必须使用
单位。
(一致,法定计量)
10、原始记录的校核者、审核者与检验者同一个人员。
(不应为)
11、原始记录一律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禁止用、填写。
数据的修改:原始记录要及时和如实填写,不许随意更改。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
必须改正时,应划改不能涂改,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画“= ”双线以示清除,
将正确的写在,并有改动人的签章(或签名) 。
(铅笔,圆珠笔,右上角)
12、分析方法应优先采用国家颁布的,或选择国内外权威机构推荐的方法或国际标准方法,其次再选择。
自编方法需经验证。
(标准方法,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13、利用校正曲线测定样品浓度时,样品浓度的数据应在,不得将
标线任意延长。
校正曲线的点数一般个(包括零点)。
(标准曲线
之内,不低于5)
14、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对单份样品应进行。
批量样品需
保证随机抽取的样品进行平行样测定。
(平行测定,10%~20%)
15、每批样品中应有的数据。
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得方法的检测上限。
其回收率好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加标回收,超过)
16、当测得值接近临界控制值时,应有连续测量次数的数据,以观察其趋势趋于平稳或发散,再对样品进行判定。
当所报的结果值处于附
近时,应给出方法测定的不确定度。
(增加,标准限量值)
17、检测结果的有效数应由取样量、标准溶液浓度、量器和仪器的精度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等众多数据有效数字的位数来决定,不能任意位数。
(位数,增减)
18、离群值或可疑数据应记录,不可随意取舍。
如不是系统误差产
生的原因,则应按标准或方法规定对其进行后再决定取舍。
(如实,统计检验)
19、标准规定如果分析结果在方法的检测限以下可用“未检出”表述分析结果,但应注明所用分析方法的,或报小于( < )检测限数值。
当分析方法表述的计量单位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出现不一致时,应以的规定为准。
(检出限
数值,国家标准)
20、如检测方法与客户要求或检测结果在临界值时,原始记录中需含有关
的数据信息,如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极限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可不需作此。
(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