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判断题1-300

2012判断题1-300

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说明原因)1.固定资本的损耗就是有形损耗。

( )2.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的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 )3.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4.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 )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

( )6.超额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 )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 )8.股票持有者可以根据股票面额定期从企业获得一定的股息,而且股票具有价格,能够买卖,所以,股票本身也有价值。

( )9.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国际竞争形式。

( )10.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决定的,因此垄断价格否定了价值规律。

( )1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在购买或销售商品时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 )12.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客观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 ( )13.当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

( )14.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进行的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 )15.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经营银行所使用的全部资本。

( )1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 )17.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

( )18.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意味着就是资本。

( )19.有用劳动就是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

( )20.没有不变资本购置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就不能进行生产并创造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创造出来的。

( )21.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 )22.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所以只要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然存在商品生产。

( )23.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行的。

( )24.银行利息不同于银行利润,两者应当区别开来。

( )25.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来自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 )26.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 ) 27.“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相同的商品只能卖相同的价钱。

( )28.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是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 )29.商品经济其实就是市场经济。

( )30.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 )31.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 )32.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 )34.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一样体现土地所有者与农业工人两者关系。

( )35.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利润所构成的价格。

( )36.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是两次分别进行的两种不同的劳动。

( )37.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因素是流通中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

( )38.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内容是所有、占有、支配、使用。

( )39.经济规律也和其他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40.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41.流动资本就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

( )42.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 )43.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 )44.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渗透与控制主要是通过人事参与,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 )45.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

( )46.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的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 )47.所有财政政策都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

( )48.资本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即资本所有者雇用和剥削雇用劳动者的经济关系。

( ) 49.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含着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而且包含着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

( )50.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或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

( )51.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

( )52.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 )53.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 )54.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 )55.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 ) 56.资本输出只存在一种流向,即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 )57.可变资本是资本家同时使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总价值的货币表现。

( )58.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 )59.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价值增值的前提。

( )60.国际超额利润实质上仍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 )61.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 )62.生产时间就是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制造产品的时间。

( )63.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反映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在世界市场上实力地位的变化。

( )64.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 )65.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即对立又统一。

( )66.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垄断。

( )67.企业的本质是资本统治、指挥并剥削劳动的组织,是资本雇佣劳动的产物,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 ) 6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

( )69.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

( )70.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是周转时间和生产成本的构成。

( )71.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的比率。

( )72.土地所有权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 )73.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 )74.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简单相加。

( )75.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 )76.简单地说,国际超额利润是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差额。

( )77.广义地说,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内容。

( )78.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上是相同的。

( )79.个别资本的增大惟一途径就是资本集中。

( )80.一个商品的简单的价值形式,就是该商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

( )81.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 ) 8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 )8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 )84.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只是商品世界共同活动的结果。

( )85.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86.要保护本国的市场,就必须减少对外贸易。

( )87.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的作用。

( )88.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

( )89.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 )90.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

( )9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的经济关系。

( ) 92.如果雇佣工人的人数和劳动日长度不变,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 )93.在劣等地块追加投资提高产量同样获得级差地租Ⅱ。

( )94.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95.资本参与是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

( )96.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 )97.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 )98.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

( )99.使用价值或财富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

( )100.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 )判断题答案1.错2.错3.错4.对5.错6.对7.对8.错9.对10.错11.对12.对13.对14.对15.对16.错17.错18.对19.对20.错21.对22.错23.对24.对25.对26.错27.错28.错29.错30.对31.对32.对33.错34.错35.错36.错37.错38.对39.对40.对41.错42.对43.错44.对45.错46.错47.错48.对49.对50.对51.错52.对53.错54.错55.对56.错57.对58.错59.错60.对61.错62.错63.对64.错65.对66.对67.对68.对69.对70.对71.错72.错73.对74.错75.对76.对77.对78.错79.错80.对81.对82.对83.对84.对85.错86.错87.错88.错89.对90.对91.对92.错93.对94.错95.对96.错97.错98.对99.对100.对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说明原因)10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变化。

( )10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 )10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随着各国资产阶级内部集团的实力对比而变化。

( )104.一般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105.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所以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 )10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通过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实现的。

( )107.高额垄断利润来源于垄断组织最先进的工业设备。

( )108.自动化装置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 )109.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一切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 )11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

( )111.尽管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但是,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的变化,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 )112.存在对立阶级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

( )113.年剩余价值率比剩余价值率小。

( )114.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115.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

( )116.在黄金市场上,人们可以用纸币买到黄金,所以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 )117.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