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题考点2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题考点2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2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0年高考题1.(2010·全国卷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1︰1 B.1︰2 C.2︰1 D.3︰1 【解析】选A。

由题意知,在该群体中基因型AA占1/3,Aa占2/3,,所以该群体自由交配的组合方式及子代基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AA(1/3)×♂AA(1/3)→AA(1/9);♀ AA(1/3)×♂Aa(2/3) →AA(1/9)、Aa(1/9);♀ Aa(2/3)×♂AA(1/3) →AA(1/9)、Aa(1/9);♀ Aa(2/3)×♂Aa(2/3) →AA(1/9)、Aa(2/9)、aa(1/9)自由交配一次后群体中的AA占4/9,Aa占4/9,两者比例为1:1,选项A正确。

该题用基因频率更简单:A的基因频率是2/3,a的基因频率是1/3,AA的基因型频率是4/9,Aa的基因型频率是4/9,AA/Aa=1:12.(2010·广东高考)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解析】选D 。

性状指生物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及生理特性,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属黄曲霉的特性,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的性状,故D正确;从题中“其生物合成…,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可判定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所以A错误;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由于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一性状受“受多个基因控制”,且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故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黄曲霉毒素致癌不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性质,故不符合表现型的定义,所以C错误。

3.(2010·安徽高考)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可知,F2代扁盘形南瓜基因型为A B ,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 bb或aaB ,长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abb,各表现型比例约为9︰6︰1,此性状分离比是由AaBb 自由后代的9:3::3:1分离比衍生而来的,故F1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4.(2010·北京高考)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A.1/16B.3/16C.7/16D.9/16【解析】选B。

小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小鼠毛色黑色(B)相对于褐色(b)为显性,双亲基因型都为Bb,后代出现黑色(显性)的概率为3/4;小鼠无白斑(S)对有白斑(s)为显性,双亲基因型都为Ss,后代有白斑(ss)的概率为1/4;所以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为3/4×1/4=3/16。

5.(2010·天津高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B.13C.12D.34【解析】选A。

据题,T 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为T S T S或T S T L,T 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为T S T S。

由于该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丈夫T S T L,妻子T S T S。

该夫妇再生的孩子中只有女儿可能为长食指(基因型为T S T L),生女儿概率为1/2,基因型为T S T L的概率为1/2,故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且为女儿的概率为1/4。

6.(2010·江苏高考)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 —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解析】选D。

A项,Gg和Gg—都是雄株,两者不能杂交;B项,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g g或g g—,最多产生g和g—两种配子,由此判断B项错误;C项,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g g或g g—,g g—自交后可能产生雌株(g—g—),由此判断C项错误;D项,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1/2g g或1/2g g—,故g=3/4, g—=1/4,随机传粉(g g×g g、g g×g g—、g g—×g g、g g—×g g—)后代中gg=9/16、g—g—=1/16、g g —=6/16,所以纯合子的比例是10/16、杂合子的比例是6/16,D正确。

7.(2010·海南高考)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2 B.1/4 C.1/6 D.1/8【解析】选D。

假设色盲由b基因控制,由于夫妇表现正常,其不完整的基因型是X B X—、X B Y,又后代中有色盲的儿子,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X B Y。

他们所生女儿的基因型是1/2X B X B、1/2X B X b,当女儿为1/2X B X b时与正常的男子(X B Y)能够生出红绿色盲的携带者,且概率是1/2×1/4=1/8。

8.(2010·全国卷Ⅰ)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实验一,其中扁盘:圆:长=9:6:1实际是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9:3:3:1的变形,由此可知,题目南瓜果形的遗传完全符合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实验一,扁盘为双显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 _ B _ ;圆为“一显一隐”性状,其基因型为A_ bb和aaB_ ;长为双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

(3)根据实验一、二, F2的扁圆中基因型分别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若用长形品种的花粉对上述植株授粉,则AABB株系上全为扁盘,占1/9;AABb和AaBB株系上扁盘:圆=1:1,各占2/9,共4/9; AaBb株系上扁盘:圆:长=1:2:1,占4/9。

【答案】(1)两自由组合(2)A _ bb和aaB_ A_ B _ aabb(3)4/9 4/9 扁盘:圆:长=1:2:19.(2010·重庆高考)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①在两组杂交试验中,I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II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

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I组_____,II组_____。

②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

(2)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性状___(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3)克隆羊多利是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融合卵细胞培养后植入母羊体内发育而成。

①比较三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多赛特羊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___多利羊的体细胞___苏格兰羊的次级卵细胞(填“>”、“≥”、“<”、“≤”、或“=”)。

②已知哺乳动物的端粒(由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结构)在个体发育开始后,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

因此,多利的端粒长度应比普通同龄绵羊的____。

【解析】(1)①Ⅰ组子代只有白面(aa),说明两亲代一定均为白面(aa)。

长角和短角之比为3:1,说明亲代均为显性杂合(Bb),所以亲代基因型组合是aa Bb ×aa Bb;Ⅱ组子代均为短角(bb),说明两亲代一定均为短角(bb)。

黑面和白面之比为1:1,说明亲代进行的是测交(Aa×aa),所以亲代基因组合是Aa bb ×aa bb;②纯种黑面长角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非纯种黑面长角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AaBB、AABb或AaBb,根据题中“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排除了基因型AABb,即Ⅱ组的基因组合为AABB×AaBB、AABB ×AaB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