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护理基本讲解

精神科护理基本讲解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套装
约束部位
手腕部约束 踝部约束 肩部约束 膝部约束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保护性约束可能的并发症
1、骨折:常因约束时患者极度反抗,医务人员用力不够 平稳或用力过大、过猛所致 2、压疮:一般是骶尾部Ⅰ期压疮(淤血红润期)。多因 保护性约束时间过长,局部受压过久,患者拒食,营养状 况差,及没有做好局部皮肤护理所致。 3、臂丛神经麻痹:多为一侧,表现为上肢麻木,不能上 抬、外展、旋转、屈曲等。多因保护性约束时未将肢体置 于功能位置,长时间牵拉和约束套过紧所致。 4、其他意外:利用约束带自缢或受到其他患者的伤害等。 多因没有及时巡视或没有安排专人护理所致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约束前的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肢体活 动度,有无皮肤摩擦破损及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 2、患者及家属对约束具使用目的及方法的了解、接受 和合作程度。有无使用约束具而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 如内心不安、躁动、反抗等,避免因此造成患者自伤、 撞伤等意外的发生
一定要向清醒的 患者或家属解释 约束的重要性、 安全性注意事项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三、保护性约束、隔离的实施
1、办理入院手续时患者或监护人签署“保护性措施知情 同意书”。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患者约束法的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 宜,以能容纳一、二手指为原则。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 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要较长时间约 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 翻身。 4、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 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解除约束的 时间等。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一、保护性约束、隔离的目的 1、保障患者自身的安全。 2、保护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3、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4、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二、保护性约束、隔离的适应症
精神科护理的工作现状
精神科病房管理开放化的趋势
随着去机构化运动的进行、受人性自由的追求理念、社区 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国外精神科病房的管理模式在上 世纪就完成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这无疑对精 神科安全管理是一大挑战。
暴力风险评估是世界性热点和难题
香港的青少年 防冲动房间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保护性约束是通过物理或机械装置材料或器械等,固定或 减少患者自由移动其身体以控制患者的行为或限制患者活 动自由为目的的物理治疗;不包括使用外科敷料或绷带、 防护帽、或其他为了进行体检、试验、避免患者从床上掉 下、使患者在活动时免受身体伤害等保护方法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需满足三个条件: 1.在医疗机构内的精神障碍患者 2.发生或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 序的行为 3.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
1、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已经发生或即 将发生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损物的精神障碍患者。
2、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对治疗、检查、 护理不合作,扰乱医疗秩序的患者。
3、有严重躯体疾病,必须卧床休息而患者又极不合作的 状况。
4、实施特殊治疗需要卧床者(电痉挛治疗在患者意识尚 未完全恢复前)。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的患者。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十条规定: 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 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 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 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 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具有双重特性:一 方面它是精神科中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或辅助治 疗手段,也是精神科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由于极容易 被滥用于其他目的,因此通常需要对其严格限制
老师在讲解磁扣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带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衣
• 精神科护士人力不足
• 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护士大量缺乏,同样这种情况也发生在 精神科护理中。在爱尔兰、英格兰和美国,澳大利亚乃至 其他国家,多年来精神科护士也在不断减少。在我国,精 神科护士缺乏的现象则更为严重,我国每10万人口平均拥 有2.25名精神科护士,而2005年全球平均水平为12.97名。 严重的人力不足,也使得精神科病房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营养失调:高、低 吞咽困难 噎食
噎食的危险因素
牙齿缺如 大口仓促进食 抢食行为 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 进食自理缺陷 癫痫病史 情绪不稳时进食
王冲,李菲菲,许冬梅.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发表中
基础护理-饮食
对策:
选择食物种类 重点观察、及时干预 集中管理(PICU):患者、食物 健康宣教 注意体位 稳定情绪 熟练掌握噎食急救技术
基础护理-服药
与服药相关的问题
1.漏服药去 2.错服药物的工作现状
• 精神科急性患者的管理
• 精神科病房中急性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行为、逃 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应激 和伤害。而保护性约束是急性医学干预手段之一
精神科护理的工作现状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我们需要哪些基本技能?
1、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 2、治疗性人际关系的建立 3、临床护理基本技能
运用护理程序 病情观察 风险评估 约束器具的使用
基础护理 护理记录 护理技术操作 精神科病房的管理
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饮食
目标:
营养摄入满足机体正常需要量 无噎食发生
相关的护理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