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养生送死无憾
所重:民食、丧祭。 这句话是说:施政所注意的重点,在民食,人民的生 活;其次丧祭,就是送死。换句话说,政治的重点, 就是养生送死。 宽则得从,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这句话是说:讲礼治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领导所作 所为将诚信,老百姓才能信任你,敏捷聪明,才能够 建功立业,凡事公正、公平,才能让大家心悦诚服。
2005年3月20日
no kid
二、学问与修养
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十三经注疏《孟子•离娄上》,原文
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
为犹告也”。 汉代赵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
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相对的人为政治
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领导人作到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领导 人 有领导人的道德。 “臣臣”:作干部的有干部的立场,规规矩矩是个好 干 部,好的宰相,好的辅助人。 “父父”:作父亲的是一个父亲,要有一个作父亲的 标 准。 2005年3月20日 “子子”:作儿女要孝顺,尽儿女的本分。
2005年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上古为政”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 方之政行焉。 此句解之为: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 对制度而言,要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也是 非常重要;一个制度、一个法规、一个行政措施, 是没有不变的,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不符合时代 规律的制度;才能使制度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并能 够实行。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春秋(前770-前476)
平王东迁
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戏诸侯千金买笑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为复国卧薪尝胆 浣纱女大义救国
西施与郑旦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春秋五霸 霸国 齐国 晋国 秦国 楚国 吴国 创业霸主 齐桓公 姜小白 晋文公 姬重耳 秦穆公 嬴任好 楚庄王 芈侣 吴王 阖闾 历时 前720-前750 前760-前510 前750-前770 前790-前690 前690-前510 时间 (年) 40 160 30 110 30
尧曰:咨!尧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 天之历数 允执其中 天禄永终
天人合 一的气 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做坏了不得好 死,做好了上 天给你禄位, 永远有好的结 果。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辨中边论
什么叫“中”?
即为“平”,所谓“水平不流, 人平不语,不平则鸣”,这就要 求我们个人修养,做人处世都应 如此。
宗圣曾子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 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 (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没落 贵族家庭,少年就参加农业劳动。后从师孔子, 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 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 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 “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 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 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 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 “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 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 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三纲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 从 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 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 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五常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
二、学问与修养
趣看中美文化对比清单
(美国) “我的”,“你的” 的” 享受服务 制服厌恶 东西各就各位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下方 底层楼 黑色的葬礼 “你好,走得好吗?” 2005年3月20日 请求批准 制服崇拜 人各就各位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上方 一层楼 白色的葬礼 “你好,吃了吗?” (中国 ) “我们的”,“你们
兴灭继绝
2005年3月20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二 学问与修养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先师孔丘
万世师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儒家 的创始人,他开办教育,并抱经实 济民之志而游说诸侯各国,以其人 格魅力和感召力浇注了中华民族的 品格。相传孔子有门人三千人,高 足七十人。晚年他致力整理文献典 籍,有《诗》、《书》等,后世将 其称为“六经”、亦或“六艺”。 公元前 479年,孔子溘然长逝,享 年七十三岁。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
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孝感动天 虞舜孝感动天。虞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冀州(今 山西永济一带人)。早年丧母,父亲老实,继母陷害他,他不 但不嫉恨,反而对继母更孝敬,对弟弟更友爱,使他们受到感 化。舜在历山务农时,其孝感动天帝, 使大象来替他耕田,鸟儿替他除草。尧 帝知道了他的贤才,让他做丞相,并传 位于他。舜在位时,咨询四方,选贤任 能,政通事治,名垂千秋,成为历史上 著名的圣君。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民主乎?专制乎?
了解两个人、两本书
曾子
子思
《 大学 》
《 中庸 》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大禹和墨子
大禹—— “致孝乎鬼神”,孔子的全部思想, 推崇的就是大禹的思想。 墨子—— “尚贤”、“尚鬼”、“尚天” “尚贤”就是讲贤人政治。 “尚天”就是崇拜天。 “尚鬼”就是重视鬼神。 墨子是宋人的后裔,宋又是殷商的后裔,所以墨子的 思想继承了宋国的传统,崇尚重视鬼神。
筷子和米饭
向坟墓送食品 咸早点
二、学问与修养
(美国) 安静而灰暗的餐馆 吹嘘所送礼物的价值 当客人面大呼小叫拆礼物 “新年好” 溜狗 照景物相 (中国 ) 吵闹而明亮的餐馆 贬低所送礼物的价值 客人走后悄悄地看礼物 “恭喜发财” 遛鸟 照人物相
坐在地上
汽车为责备他人而鸣笛 女人吸烟时尚
2005年3月20日
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 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五伦
五伦始言于孟子滕文公篇上“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几点文化知识?加否
宗族
老表 君子务本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从“中”得到:中国文化史中,文化开创的功劳, 首推尧舜;至于国家建设的奠基,则大禹的功劳 最大,自他以后,建立了以农立国,家天下。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让我们联想到: 中国文化的 “先天下人之忧 鼎盛,是三代以下 而忧,后天下人 到周朝完成的,孔孟 之乐而乐” 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 思想,其思想为“善人是富”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宗圣曾子
不苟同权贵的君子品格
修齐治本的政治理想 天人观中的“人为贵”思想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三面镜子”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学问的外用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

唐代以前

唐代以后
儒 墨 道
儒 释 道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儒家 粮食店
冤枉的一打
孔孟思想实乃中国文 化的宝藏
运用中国固有文 化并不是开倒车, 而是以最新的观 念去理解它、运 用它。
佛家 百货店
道家 药店
2005年3月20日
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历史文化的重心—— 公天下
2005年3月20日
二、学问与修养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 (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 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 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 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 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 景之治”。
二、学问与修养
(美国) 地图上法国是世界中心 “亚洲人长的全一个模样” “我”(手势指胸脯) 晒黑 抬手叫出租车 走在狗屎成堆的大街上 (中国 ) 地图上中国是世界中心 “欧洲人长的全一个模样” “我”(手势指鼻子) 美白 抬胳膊叫出租车 吃狗肉
刀叉和面包
向坟墓上送鲜花 甜早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