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书
3.提问式导语
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 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狠心的年 轻父母,你是否想知道被你遗弃的小生命的近 况?”“喂,你能吐字清晰、高音宏亮地唱出《星条 旗永不落》吗?”
4.结论式导语
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阿道 夫· 希特勒今天向全世界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克在10月1日之前不把他企 图鲸吞的苏台德正式割让给德国,他将“采取断然行动”。
第八章 传播文书
• 传播文书概述 •消 息 •通 讯
第一节 传播文书概述
一、传播文书的概念
传播文书是指传播者为了某种目的将信息传递给社会及大 众的专用文书,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等。
二、传播文书的特点
(一)内容真实
制作传播文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公众传播真实信息,使公众 了解传播者及所传播的内容的相关信息,因此,必须实事求是, 不能编造虚假内容。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 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 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 结良缘》(新华社2009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 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2006年7月13日电讯稿)、 《杭城新事见新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2001年2月19日 《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 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 (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 氛。 •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4.评论式导语
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事实做画龙点睛式的评价。其优点是, 有助于揭示新闻事实所蕴涵的因果关系或现实意义,并引导人们按记者 的立场观点去理解被报道的事实。
(三)主体
消息的主干部分是主体。它紧接导语之后,对 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常见的消息的结构形式有: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 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 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 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 写作中又分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类型。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也称简讯或简明新闻。其特点是准确、及时地报道国内 外重大事件、最新事件,滚动报道事件的最新变化情况等。动态消息 一般都是开门见山、一事一报,篇幅短小,文字简洁,体现动感或现 场感。让读者读过报道后,既能感受到每天都有值得关注的新鲜事,又能 感觉到时代变化脉搏的跳动。客观叙事,抓住特点,不必求全,干净利 落,不拖泥带水,以事实说话,疏于议论。
② 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 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 要”、“次要”、“更次要”、“补充”、 “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③ 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 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 新闻”。 ④ 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 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 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 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 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 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 写,以酿成气氛。《黄河安澜四十年》中导语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伏秋 大汛在如铁壁铜墙的大堤夹持下,今年再次驯服地通迁中州大地。至此, 历史上桀鹜不羁的黄河已在我省安澜四十年。”这则导语把黄河驯服后 奔流情景呈现给读者,就把我省四十年来的治黄成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4.特写性消息
特写性消息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 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 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 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 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5.简讯
简讯一般没有标题,只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事实,这类消息一般不 单发,而是将一组简讯排列起来,用“简讯”做标题发表。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 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 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 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 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 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9.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 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 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三、消息的特点
新闻文体最基本的特征有三,即事实性、真实性 和新鲜性。消息作为新闻文体之一,自然也具备这三 个特征。但除此三点之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 1.用事实说话 2.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3.简明扼要 此外,消息在新闻体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对“时间 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7.解释性消息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 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 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 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 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倾向。 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 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 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 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 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作者通常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在发生的整个事件中,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 ② 在发生的事件中,与哪些人有关联。 ③ 用直接陈述型导语,还是用其他形式的导语。 ④ 要用到新颖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来吸引读者,同时还要兼 顾文字的准确性。 ⑤ 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什么,用哪些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2.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作概括性的报道。特点 是材料全面、充分、典型、点面结合,概括叙述与具体叙 述相结合,观点与材料统一,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综合 反映全局性的情况、动向。
3.述评性消息
述评性消息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 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 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 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 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四、消息的写作方法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 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 (何事)、Why(何故)。后有人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 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 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 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 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导语的类型有: • 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 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 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 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 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导语
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 写出来。如:8月2日,对肇庆市洪河乡农民王林胜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 日子,患有动脉高压症达三年之久的王林胜,在乡卫生院做了手术,解 除了病痛,全部费用只花了一万元,比到市里大医院少花了两万多元。 他高兴地说:“有了医疗联合体,我们农民看病,再也不犯难了。”
5.号召式导语
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概括式导语、对比式导语、描述 式导语、评论式导语等。
1.概括式导语
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其优点是:能使受众一开始就 知道整篇消息的梗概或要点。这样的导语最适合用于内容较为复杂、过 程较为曲折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概括式,导语中也要有实质 性内容,不能把概括式变成概念式。
二、消息的分类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消息可分为多种类型。
• 按内容报道分,有政治消息、经济消息、科技消息、军事消 息、体育消息、教育消息、文艺消息、社会消息等。 • 按消息载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 网络消息等。 • 按篇幅长短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 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 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 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 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形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 料,置于篇首。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 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