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二、日本无 条件投降
1. 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2. 结合下列时间,说一说日本投 降的过程。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9日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使


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因 素
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返攻
广岛原子弹
(广岛原子弹),巨大的蘑菇云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意义:
•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 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用心
1. 在近代史上,中国在哪些 战争中失败? 你知道为什么吗?
60年前的8月6日和8月9日,曾经不可一世的 小日本在屡受挫败后,遭到了真正的天谴。上帝 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果然,那动人心魄的 一瞬间的闪光与冲天而起的蘑菇云,让日本人第 一次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今天,当废墟再一次 成为繁华的大都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今天 的小倭寇,爪牙更锋利,气焰更嚣张,而记忆却 更差了。在一部叫《漂流街》的电影里,一个爱 打乒乓球的中国黑帮老大,曾对日本人说过这样 一段话:从前,一个岛上生活着一群猿猴,后来 有中国人去教他们写字,猿猴们学会了,但却不 懂得字的含义,不懂得什么叫诚实,什么叫善良, 什么叫认罪……
(1945年8月15日)
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振兴的转折点
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简述本课讲述内容的主要线索:抗战 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在美苏军事配 合下,抗日军民展开反攻,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之后台湾光复。
一、团结的 大 会,胜利的大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 义?
• 国际上: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前夕;
•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 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 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与 命运的形势下召开的。
诗一首
挥戈抗战八年多,目睹惨状竹难书。 且看东洋又拜鬼,居心叵测令人忧。
战争给人类的灾难是空前的,那么怎 样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呢?中华民族 又怎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
学完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感想…… 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想法。
2. 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 利?
结局
原因
1840年后 失败 的反侵略战 争
抗日战争 胜利
统治者腐败无能、军备空虚、 部分指挥人员贪生怕死。
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实行全 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 量的相互支援等
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小结: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日本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导入新课
“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 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 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 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
火眼之中,亦在所不惜。”正是凭着这样 的精神,我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时间 1945年4月
中 国
地点 陕西延安


党 第
1. 毛泽东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七 次 全 国 代
主 要 内 容
2.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3. 确定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4. 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会历 史 意Fra bibliotek1. 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团结、胜利的大会 2.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政治路线:
•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 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思想:
•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单元小结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标志着
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着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4
局部抗战的开始 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8.15.
战争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 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日本侵 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 美元。
• 1.材料中的“百年积弱”开始于哪一年?
• A.1640年 B.1840年 C.1895年 D.1900年
• 2.“八载干戈”指的历史事件是?
• 3.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诗的后两句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斗争不不断壮大, 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它必将领导革命取得最后 胜利。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七大”的召开认为它为争取 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