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手术期抗凝
骨科大手术DVT药物预防方案
• (一)THR)和(TKR): 1.手术前12 h给予一次或术后12~24 h(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 4 h)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术后4~6 h给予常规剂量 的一半,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 2.磺达肝癸钠:2.5mg,术后 6~24 h开始应用。 3.术前或术后当晚开始应用维生素 K 拮抗剂(华法林),用药剂量 需要作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2.5,勿超过3.0。 联合用药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不推荐联合用药。 不建议单独应用低剂量普通肝素、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物理 预防,也不建议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 对于高出血风险的全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建议采取VFP或 IPC物理预防,当高出血风险下降,建议采用药物预防或 联合预防。
内膜;(2)规范使用止血带;(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 流障碍;(4)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
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5)术
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黏度;(6)建议患者改 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糖、控制血脂;(7)建议患者多饮
水/饮料,并戒酒。
• (四)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DVT预防
1.应用华法林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对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 (AF)等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 VTE高风险患者 (1)在手术前5天左右停药,以便使INR调整至正常。术后12-24 小时,可以继续服用华法林预防。 (2)对于术前停用华法林或术前1-2天INR仍高(> 1.5)的患者, 建议口服小剂量维生素K(1 to 2 mg),以便调整INR。 (3)接受过渡抗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请相关科室科会诊。
骨科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预防
概述
•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lolism, VTE)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 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临床类型,即 DVT 和 PTE •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静脉,以下肢深静脉多见,常见 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以上部位)DVT 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 (三)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 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 病[2-4],是骨科围手术期的重要死亡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二)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IPC)及梯度压力弹力袜(GCS),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 静脉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 DVT 发病率,与药 物预防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单独使用物理预防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 疾病、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对于患侧肢无法或不宜采取物理预 防的患者,可在对侧肢实施预防。建议应用前筛查禁忌。 • 物理预防禁忌症:(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腿部严重水肿; (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3)间歇
• 药物预防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1、近期活动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 2、骨筋膜室综合征;3、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 症;4、孕妇禁用华法林;5、严重颅脑外伤或者 急性脊髓损伤;6、血小板低于20X10-9 相对禁忌症:1、既往颅内出血;2、既往胃肠道 出血病史(消化道溃疡等);3、急性颅脑损伤、 肿瘤;4、血小板减少(20-100);5、类风湿视 网膜病(抗凝可能导致眼内出血)
0.9 ~ 28.0 1.5 ~ 10.0 3.0 ~ 11.0
0.1 ~ 2.0 0.1 ~ 1.7 2.5 ~ 7.5
注: THR,全髋关节置换;TKR,全膝关节置换;HFS,髋部骨折手术
• 对发生VTE高危的骨科大手术患者需常规进行静脉血栓 预防。
• (一)基本预防措施:(1)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
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
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的动脉硬化或 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预防骨科大手术DVT形成的措施
普通肝 素
• (三)药物预防措 施:有出血风险患
低分子 肝素
药物 预防
Xa因子 抑制剂
VitK拮 抗剂
者应权衡降低VTE 的发生率与增加出
概述
• (四)骨科大手术后VTE流行病学:骨科大手术患者容 易发生VTE(表1)。
表1 骨科大手术后 VTE的发生率(%)
DVT总发生 率 下肢近端 DVT发生率 PTE总发生 率 致命性PTE 发生率
手术方法
THR TKR HFS
42 ~ 57 41 ~ 85 46 ~ 60
18 ~ 36 5 ~ 22 23 ~ 30
• 维生素K拮抗剂:用于DVT的长期预防,其 主要缺点包括:1、需常规监测国际化标准 比值(INR),INR比值在2.0-3.0之间,大 于3.0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危险;2、易受多种 药物及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的影响。 • Xa因子抑制剂:1、 间接抑制剂:如磺达 肝葵钠,高度选择性Xa因子间接抑制剂;2、 直接抑制剂:利伐沙班,直接抑制活化凝 血因子Xa。
• (二)髋部骨折手术: • 1.12 h内手术
(1)术后12~24 h(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 h)皮下给予常规剂 量低分子肝素;或术后4~6 h给予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增加 至常规剂量。 (2)磺达肝癸钠2.5 mg,术后 6~24 h开始应用。 (3)术前或术后当晚开始应用维生素 K 拮抗剂(华法林),用药 剂量需要进行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维持在2.0~2.5, 勿超过3.0。 联合用药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不推荐联合用药。 2.手术延迟 建议自入院之日开始到手术12 h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 如术前已应用药物抗凝,应尽量避免硬膜外麻醉。 3.对于高出血风险的全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建议采取VFP或IPC 物理预防,当高出血风险下降,建议采用药物预防或联合预防。
血危险的关系。
王虎骨科 汕大附一
• 普通肝素:普通肝素可以降低VET的发生率, 但应重视以下问题:1、监测活化部分凝血 酶原时间(APTT);2、监测血小板计数, 肝素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3、长 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 • 低分子肝素:特点:1、较少与血浆蛋白结 合,生物利用度接近90%,结果预测性更 好;2、严重出血并发症少,较安全;3、 无须常规监测。
(四)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DVT预防
2.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1)接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建议术前 7-10天停用; (2)建议术后24小时或血流动力充分稳定后继续阿司匹林或氯 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 3.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的急诊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1)对于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在急诊手术前建议给予小剂 量 (2.5 to 5.0 mg) 维生素K静注或口服。 (2)对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患者,建议给予输注血小 板等。
• (三)VTE开始预防的时间和时限
1.骨科大手术DVT开始预防的时间 (1)LMWH预防可于术前或术后开始; (2)磺达肝癸钠预防可于术后6-24小时开始; (3)物理预防措施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可以在骨科大手术前、术 中或术后应用。 2.预防DVT时限 (1)对于全髋/膝置换、髋部骨折手术,建议药物预防最少10天; (2)对于全髋/膝置换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建议药物预防时间延 长至10-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