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和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镁铝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是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教材把镁和铝编排在同一节,就是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相关的化学实验,用对比镁和铝的异同点的方法,学习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特点。
②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的相似点、差异点以及用途。
③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相似点、差异点以及铝跟碱的反应。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推断加实证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3.内容结构(略)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①铝跟碱反应的本质。
②镁和铝跟盐的反应。
5.活动特点(略)
二、教学思路设计
1.设计策略
①淡化课堂内外的界线,抓好课前预习,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培养其“先行组织者策略”,使其能充分复习相关的旧知和预习新知,利于在课堂上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②以学习目标为主线,以旧知检索、探究结果、结果原因探究和目标检测为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2.过程与方法
3.学习延伸
了解镁和铝及其合金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还有哪些用途。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激活思维,切入主题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图片:人造地球卫星图、火箭发射图、波音767客机图。
)
师:铝合金、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等领域中已广泛应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镁和铝的多彩世界,去了解和探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学目标。
)
(二)师生互动,主题探究
探究一:镁和铝的用途和原子结构特点
1.镁和铝的用途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思考镁和铝有哪些主要用途。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两位学生在“学案”中完成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补充完善。
)
生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电缆,铝箔常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生2:镁和铝的合金还广泛用于制作机械零件、车船材料、门窗等。
师:镁、铝及其合金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用途较广的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下面我们首先探究镁和铝的原子结构特点。
2.镁和铝的原子结构特点
(生填写下表。
)
(生回答探究结果。
)
(1)相似点:原子都有三个电子层,价电子数较少。
(2)差异点:质子数:AI>Mg,价电子数:A1>Mg.原子半径:A1>Mg。
师:可见,镁和铝的原子结构与钠相近,下面我们对比钠的物理性质来探究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探究二: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1.旧知检索,采集信息
(展示镁条、铝箔,让学生观察其色泽与软硬情况。
)
师:请同学们对比钠的物理性质,阅读研究课本70页表4-2及课文倒数第3段的内容,探究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2.探究结果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两位学生在“学案”中完成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补充完善。
)
生:(1)相似点:为轻金属,密度、硬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导热、导电及延展性好,粉状时都是银白色。
(2)差异点:密度、硬度、熔沸点:A1>Mg。
师:请同学们根据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探究原因。
3.原因探究
(投影“学案”并解说。
)
生:质子数越多,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的键能越大,因此金属键的键能:AI>Mg。
师:很好,同学们在探究中应用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
4.目标检测(略)
探究三: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师:镁和铝都是活泼金属,请同学们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钠、镁、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生:因为原子半径Na> Al>Mg,价电子数Na<Mg<Al,则失电子能力Na> AI>Mg,因此,金属活动性顺序:Na> Al>Mg。
师:回答正确,同学们对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的相关理论掌握得较
好。
旧知检索。
(生分别写出钠的化学性质和镁跟氧气、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师:根据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周期律理论,试推理出镁和铝相似的化学性质。
生:镁和铝能跟非金属、酸、水、盐反应。
师:很好。
同学们可以利用桌面上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
第一组探究镁和铝跟非金属反应;第二组探究镁和铝跟酸反应;第三组探究镁和铝跟水反应;第四组探究镁和铝跟盐反应。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展示本组的探究情况。
(生分组实验探究。
)
师:好了,现在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探究结果。
生1(投影并解说。
)
1.跟非金属反应
(1)镁和铝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都可以跟O2、S、X2、N2反应。
(2)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略)
(3)镁比铝活泼,更易跟非金属反应。
(4)在常温下,镁和铝都与空气里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阻止了金属的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
(教师组织学生补充、提出问题,并解答评价。
)
生2(投影并解说。
)
2.跟酸反应
(l)镁和铝分别跟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H+=Mg2++H2↑
2AI+6H+=2AI3++3 H2↑
(2)镁跟酸反应比铝剧烈,镁比铝活泼。
(3)镁和铝分别跟硝酸反应时,生成NO或NO2,不产生H2;在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会钝化,镁不会钝化。
(教师组织学生补充、提出问题,并解答评价。
)
生3(投影并解说。
)
3.跟水反应
(1)镁和铝分别跟沸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去膜后的镁和铝均可跟沸水反应,镁跟沸水反应比铝明显,镁比铝活泼。
师:第三组同学探究的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很不简单的,大家有补充吗?
(教师组织学生补充、提出问题,并解答评价。
)
生4(投影并解说。
)
4.跟盐反应
(1)镁和铝分别跟氯化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
(2)去膜的镁带放人氯化铵溶液中有气体产生,去膜的铝条放人氯化铵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去膜的镁带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有气体产生,没有发现红色固体产生;去膜的铝条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气体产生,但有红色固体出现。
(3)熔化状态下,镁和铝跟盐按照“活泼的金属把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中置换出来”的规律反应。
师:哇!太震撼了!第四组同学探究的内容也是课本上没有的,而且难度更大,需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
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还要继续探究。
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以下两方面性质吧。
5.跟氧化物反应
(1)镁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演示实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
师(提问前排的一位同学):请你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告诉同学们。
生: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集气瓶中有黑色的碳。
师(提问前排的另一位同学):请你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叙述作出评价。
生:讲得基本正确,尤其是能指出“放出大量的热”,这点课本上是没有的,但他讲“集气瓶中有黑色的碳”,我觉得不够正确,应该是“集气瓶内壁上附有黑色的固体”。
(同学们鼓掌。
)
(生在“学案”中写出镁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点燃
2Mg+CO2=2MgO+C
师:镁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规律是:镁把非金属从它的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请根据该规律在“学案”中写出Mg跟SO2、水蒸气、Si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投影展示四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情况。
)
师(点评):镁可以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铝则可以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2)铝跟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演示实验:铝热反应。
)
(生写出铝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师:铝和这些氧化物(Mn0、W03、Fe2O3、FeO、V2O5、Cr2O5等)的混合物都叫铝热剂,都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铝的一个特性。
6.铝跟碱反应
(投影演示实验:镁和铝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师:请同学们叙述实验现象。
生:铝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溶解,放出大量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到气体燃烧。
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怎么样?(生:正确!)请同学们在“学案”中写出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