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思考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思考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
新形势的变化,商务英语地位和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市场对国际商务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需要我们培养越来越多的“英语+国际商务”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目前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对于提高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就是使英语内容贴近商务环境,学生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使用,掌握商务英语的表达规律。

应用技能不仅包括语言技能,还有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竞争能力等。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历史虽然已经有20多年,但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却是近几年的事,处于起步阶段的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尤其是相关专业教材缺乏、教师相关专业技能相对缺失、学生实践机会少、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商务英语的学科地位,而且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商务经济要求,应当引起重视。

商务英语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复杂性,培养的是”国际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结构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既重视语言和技能,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两者缺一不
可。

基于此,我们在确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目标和指导思想、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时,应本着“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能力;有利于智力智能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终生学习需要的原则,修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有较强的时间应用能力,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成为“懂商务、能操作”的高等应用型英语人才。

具体说来就是:
1、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语言能力+商务知识+计算机等其他综合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高职人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

这“三个面向”表明市场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高职院校专
业课程设置应向职业性倾斜,只有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才能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2、专业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就业为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各国高职教育课程观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其共同特点就是由重视学科的普适性向重视能力(“关键能力”及“核心技能”)的培养方向转移,职业迁移能力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关键,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结合我国当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现状,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基于工学结合的能力本位课程观----以商务职场活动为主线、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整合,英语应用能力与商务技能并重培养、职业素质符合企业要求的课程结构和模式,以实现“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从而实现毕业就业零时间”,让所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能熟练运用英语掌握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外,还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等。

3、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以行动体系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连接职业工作岗位与学习者获得相应职业能力之间桥梁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为强调过程性知识的获取,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对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顺序为参照系,设计课程模块和内容。

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企业生产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课时所占比例不宜超过
总体的四分之一;专业课则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构成要素是以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工作或职业单元,而不是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课程门类应该多样、广泛,以拓展其岗位迁移能力,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4、能力培养:学练并重,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特点,商务英语教师要遵循“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结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高技能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大课堂实践教学时数,以语言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操作技能为本位,结合商务和计算机知识,强化商务英语口笔头模拟实训,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用简单的英语发email,进行涉外沟通;协助外宾填写入住表格;核对填写内容;就表格内容回答外宾的问题等。

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建立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动手、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

总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只有顺应市场变化,构建专业优势,着眼于动手强、动口行、懂专业、会交际的全方面技能训练,合理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培养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熟悉涉外商务岗位兼具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商务英语
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z), 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孙湘生,龚艳霞.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4]丁应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时
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年03期.
[5]曹淑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7年0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