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知识点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气体
2.气体检验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褪去 又恢复红色
白烟 红
(3)碱性气体(NH3)的检验
白烟 蓝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黄绿
复燃 刺激性
红棕
蓝 刺激性
(5)NO 的检验——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 棕色。
_- 3 HSO- 3
无明显现象
产生
无明显现象 HCO- 3
HSO- 3
Ⅲ.Cl-、Br-、I-的检验: 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②氧化—萃取检验法(检验Br-、I-)。 ③特征反应检验法。
Cl- Br- I-
Br- I-
无色溶液
溶液变为___蓝_____色―→含 I-
杂转 将杂质转化为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
纯法 需要提纯的物 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
质
(用对应的酸或碱)
氧化 还原
法
用氧化剂(还 原剂)除去具 有还原性(氧 化性)的杂质
如用__酸__性___K_M__n_O__4___溶液除去 CO2 中 的 SO2,用__灼__热__的__铜__网__除去 N2 中的 O2
⑤升华
适用 范围
某种组分易__升__华__的混合物,利用 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 的方法
注意 事项
如 NaCl 固体中的 I2 可用该方法,但 NH4Cl 固体中的 I2 不能用升华的方 法分离
(续表)
方法 渗析
盐析
装置或主要仪器
说明 ①适用范围:分离提纯__胶__体____与小
胶体
分子(或离子)组成的混合液。 ②注意事项: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 馏水(或用流动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①适用范围:利用蛋白质在加某些 ____轻_轻金属盐或铵盐_金__属__盐__或__铵__盐____[如 Na2SO4、 (NH4)2SO4等]时,其溶解度降低而析 出的性质来分离的方法。 ②注意事项:盐析后需过滤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3.(2019·北京高考)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 溶液(FeCl3)
Fe 粉
B
NaCl 溶液(MgCl2)
NaOH 溶液、稀 HCl
C
Cl2(HCl)
H2O、浓 H2SO4
D
NO(NO2)
答案:D
(2019 年黑龙江五校联考)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能达
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将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混合所 A
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验证碳的氧化产物为 CO2
B 向淀粉-KI 溶液中通入氯气
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和稀 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
置
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 火 焰 呈 黄 原溶液中有
C 焰色反应
色
Na+,无K+
D
滴加稀 NaOH 溶液,将湿润 试纸不变 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蓝
原溶液中无
考向 2 气体的检验 3.(2019 年赣州模拟)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 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 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
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D
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
浓度的 H2O2 溶液,向其中 一支试管中加入 FeCl3 溶液
探究 FeCl3 溶液对 H2O2 分 解速率的影响
答案:B
2.(2019·上海高考)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
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棕色。
2.离子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 Cu2+
产生___蓝__色__沉__淀_____
白
灰绿
显现象 红
红褐 无明
红褐
红
④ Al3+ 溶液,白色沉淀又会____溶__解__
NaOH 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________
⑤NH+ 4
_变_蓝__的气体
共热,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⑥K+
火焰呈_____浅__紫_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目的
到几种纯净物
质而得到纯净物质
原理 依据各组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使物质分离
联系 提纯建立在分离之上,只是将杂质弃去
2.分离提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原则——“两不”和“两易”
两不: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 质)。 两易:①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②易复原(被 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2)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须除尽 ③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选择最佳的 除杂途径
⑦Na+
火焰呈_____黄_色
石蕊
甲基橙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Ⅰ.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红 蓝
Ⅱ.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①CO23-
产生白 色沉淀
沉淀溶解,产
生 无 色 无 味气体
②SO23-
产生__白_色__沉_淀______
溶解,产生无色______有_刺__激_气性味气体
沉淀
③SO24-
H2O、无水 CaCl2
答案:B
4.(2017·天津高考)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除去 NaHCO3 固体中 A
的 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 AlCl3 蒸发 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4 萃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9·全国卷Ⅱ,T12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
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
(2)(2019·江苏高考,T5D)用如图装置除去乙烯中的少量 SO2 (√ )
(3)(2017·全国卷Ⅱ,T13C)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 固体的试管, 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 √ )
红色物质产生;⑤中固体变蓝。若以上实验中,每一步反应
都充分进行,则原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CO2和HCl,可能有H2
答案:C
B.一定有H2、CO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H2、CO2和HCl,可能有CO和H2O(g),肯定无NH3 D.一定有H2,一定没有CO
考向 3 物质的鉴别
5.(2019 年青岛模拟)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 剂就可以鉴别氯化钾、碳酸钾、偏铝酸钾、氢氧化钾、氢氧
化钡、氯化钡 6 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H2SO4 B. (NH4)2SO4 C.NH3·H2O D. NH4HSO4
答案:D
6.(2019 年荆州模拟)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
到鉴别目的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
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4)(2018·全国卷Ⅲ,T10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
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Na+
(√ )
(5)(2017·全国卷Ⅲ,T8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 KMnO4 溶液鉴
别
(× )
(6)(2016·全国卷Ⅰ,T7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
维
(√ )
[答案] B
[例 1] 向 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
试纸 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
答案:B
1.将液体 Y 滴加到盛有固体 X 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对生成
的气体进行检验。下表中固体 X、液体 Y 及检测方法对应
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固体 X 液体 Y
检测方法
A
CaO
浓氨水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B
Cu
浓硫酸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
Na2O2
水
带火星的木条
D
Na2CO3 稀硫酸 滴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①中苯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乙醇与水互溶,
溴苯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故可用水鉴别。②中相互滴加
现象相同,无法鉴别。③中乙炔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和明亮
的火焰,甲烷燃烧无此现象,可鉴别。
答案:B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离与 提纯
1.分离与提纯的区别与联系 分离
提纯
将两种或多种物质分开,得 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
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
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或NO2中的至少一种 B.肯定只有 NO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没有Cl2、O2和NO2
答案:D
4.(2019 年信阳模拟)某种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 NH3、HCl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其依次通过下 列药品:①澄清石灰水;②Ba(OH)2溶液;③浓H2SO4; ④灼热的CuO;⑤无水CuSO4粉末。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①中未见浑浊;②中变浑浊;③中无明显现象;④中有
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