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课前]李广很独特。

一,与韩信比,作战都很神勇,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李广“飞将军”则是“善射”,更突出自己个人的勇猛;同是出悲剧,项王更突出其个人主观因素,而李广则重写外在原因,司马迁更有一番“同病相怜”的苦滋味。

前些人物是时势造就时英雄,而唯“李广难封”,生不逢时。

除了重点的字词句掌握,提高自读文言的能力外,还想在引导的过程中,引《〈史记〉菁华录》(清姚荣田选评)的精彩点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2、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同上1、3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吾乃飞将军李广也”一、导入由成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处《藤王阁序》起:(回忆背诵下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李广家族:1、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

”(刺秦五未得,致使秦发兵攻燕。

秦将李信追太子丹,燕王斩太子丹头献秦。

”(见第一段)2、李广死后第二年,从弟李蔡因罪自杀。

3、幼子李敢随霍去病征战,功高,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卫青。

后被霍去病射杀。

武帝辩称:“鹿触杀之”。

4、李陵,李广孙子。

服匈奴。

二、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读之。

2、字词句:(1)故——(1)老家。

“故槐里。

”(2)旧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3)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庄子·天运》(4)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5)原来的,旧时的。

轩东故尝为厨。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6)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仍然,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前任的。

“故李将军。

”(第四段)被动句——“首虏,为流中郎”“虏”(敌人)、“秩”(俸禄)、“折关”(破关)3、本段注意两点:一,“广家世世受射”——贯穿全文始终。

(《水浒》中不是有“小李广花荣”吗?)二,文帝之叹惜,如何分析?(《菁华录》云:“非谓高帝时尚武而今偃武修文也。

文帝时匈奴无岁不扰,岂得不倚重名将?帝意正以广气跅(tuo4)驰,大有黥、彭、樊、灌之风,当肇造区宇之时,大者王,小者侯,取之如探策矣。

今天下已定,虽勒兵陷阵,要必束之于薄书文法之中,鳃鳃纪律,良非广之所堪也。

故叹惜之。

此实文帝有鉴别人才之处,广之一生数奇,早为决矣。

”三、学习第二段“上郡之战”1、找学生读,然后请学生自述故事经过。

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若此:突出三个字:略、胆、暇乃归纵马卧射杀白马将止,下马解鞍前数千骑;大恐自射杀彼三人从百骑往驰其骑杀且尽图略(发不上来)2、字词句:“勒”、“纵”、“陈”、“所”、“虏”、“即”(表示假设)、“用”、“护”(有白马将出护其兵)、“从”(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走——(1)逃跑。

“中贵人走广”(2)往。

奔向某地。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唐·杜牧《阿房宫赋》“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使动用法——(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2)用坚其意。

四、学习第三段“雁门之战”1、学生读之,注意读得一张一弛,读出情境。

2、字词句:“络”“详”“暂”“腾”注意读音——(1)骁xiao1(2)骠piao4,骠勇(骁勇);骠壮(刚烈健壮);骠骏(刚烈骏逸);骠悍(勇猛);骠骑piàoqí致——(1)送。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2)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

——汉·贾谊《过秦论》(3)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

动词。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表达。

听妇前致词。

——唐·杜甫《石壕吏》(5)放置。

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

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因——(1)趁势。

“因推堕儿”(2)于是。

“因引而入塞。

”下——(1)递送。

“汉下广吏”;“下话”(犹言传话)。

(2)歇宿。

“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当——判决罪人,断狱。

如:“吏当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再如:“臣知欺大王罪当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请结合本段说明“飞将军”是什么意思。

“实慑于其一人之勇,非叹服其御众之能也。

”五、课下整理课堂所学,并能熟读课文。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疆场之外”的李将军一、导入:学生不打开课本,说说《李将军列传》所在的专题名称(不虚美,不隐恶)李将军的“恶”体现在哪儿呢?二、学生读第四段“斩杀霸陵尉”1、字词句:屏——(1)退避;隐退。

侯生乃屏人间语。

——《史记·魏公子列传》(2)摈弃;除去,去掉[某人、某物]。

同“摒”。

“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何乃”(何况)、“止广宿亭下”(扣留)2、与韩信相比,如何?“广琐琐处亦不为之讳”,见其心胸狭隘。

三、学习第六段学习方式:完全自读。

学习方法指导:(1)结合文段右边的小字,读之。

(2)背诵卢纶的《塞下曲》四、学习第七段1、自学本段。

注意字词句的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整理。

测试(PPT):1、“学者”“讷”“竟”“急”竟——(1)广竟射杀之。

(2)专以射为戏,竟死;(3)竟漂数十日。

翻译:(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2)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五、欣赏《百家讲坛之李广难封(下)》(约15分钟)六、课下作业:自读“漠北决战”(第8-10段)[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漠北决战,悲咽可涕”一、导入:以成语“飞将数奇”导入。

(古人迷信,以偶数为吉利,奇数为不吉利。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再如(课内素材整理):1、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游于江潭的屈原《渔父》3、《季氏将伐颛臾》见“季路、冉有”。

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

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

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

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4、《登高》之杜甫。

“风急天高……”5、《虞美人》之李煜。

6、《声声慢》之李清照。

7、《滕王阁序》之王勃。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8、《指南录后序》之文天祥,《品质》、《京口北固亭怀古》、《祝福》二、学习第8、9两段(漠北决战)1、请学生大声读之。

完后,其他学生评。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释疑。

预设:“骠骑”的读音、“虏”、“少”、“屯行”、“结发”、“诣”“如”“谢”“或”(通“惑”)、“醪”“曲折”“无”(无论)听——(1)允许。

“大将军不听。

”“愿陛下矜愍(mǐn)愚诚,听臣微志。

”(2)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听政”。

责——(1)责备。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史记·项羽本纪》(2)责令,要求。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史记·李将军列传》“刀笔之吏”: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从重写。

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

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理解、解析有过人之处。

3、李将军遇到哪些非难?(1)卫青“令广(前将军)并于右将军”;(2)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不让其当单于。

(3)卫青欲使敖为俱当单于。

(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5)大将军使长史持***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6)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4、李广的做法有哪些?(1)“数自请行”(2)“广自请曰”(3)“固自辞于大将军”(4)“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5)“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余怒犹勃勃,不出一语,妙);(6)广曰自上簿。

(7)引刀自刭。

5、分析太史公的感情。

“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1)“李广难封”;(2)“同病相怜”;(3)李陵乃李广之孙,家世不平至此。

三、学习最后一段1、齐读。

2、两个知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重要句子翻译:(1)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四、课下作业:《世纪金榜》相应练习[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