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短刀运动基本课程回顾上周上周,我们练习了扫刀模式下的攻击技术,以及“沉”的身法和“劈刀”、“撩刀”模式下的身法练习,下面,我们将练习“劈”、“撩”模式下的刀法攻击技术,和一些短刀的基本攻击方法,连动快刀、一步一刀等内容。
短刀运动攻击技术我们以右架为例:一、劈刀正劈刀:1、右架,右肩上扬使持刀手与头部平齐,左手护于腹前。
2、在前脚的催动下,身体向左展开,持刀手由斜上方向斜下方劈刀,刀刃向下,与腰同高,左手提起护于胸前。
3、完成劈刀后,迅速回弹成基本架。
“扬肩”与“落肩”在刀法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劈刀前,右肩上扬,使刀举起,左肩腋下含空,左手护于腹前,这时右肩明显高于左肩,劈刀的过程是右肩从扬肩的状态到落肩的状态(劈刀到位)。
左肩保持腋下含空,同时左手上提护于胸前,这时右肩比左肩稍低。
整个劈刀模式符合短刀运动的基本规律,持刀手与辅助手,保持一上一下的交叉状态,这是我们平时说的“体不留空”状态。
无论使用任何刀法,都要注意持刀手与辅助手的协调配合。
练习时,无需刻意去注意肩部,这一切都是在旋与展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家明白这个原理就可以了。
反劈:1、右架,右肩上扬使持刀手置于头部左侧,这时,身体呈“展”的状态。
2、后脚催动身体向右旋转,同时,持刀手由左上方向左下方挥臂劈刀,刀刃朝斜下,与腰同高。
3、劈刀完成后,迅速弹回基本架。
二、撩刀撩与劈正好相反,是由下向上的攻击刀法:1、正撩右架,右手持刀置于身体右侧下方,在后脚的催动下,持刀手由右下方向左上方挥臂撩击,身法为“展”,右肩是由“落肩”状态到“扬肩”状态,手心朝上,使刀刃朝向相同的方向,与头同高。
2、反撩右架,右手持刀置于身体左侧下方,在后脚的催动下,持刀手由左下方向右上方挥臂撩击,身法为“旋”,右肩是由“落肩”状态到“扬肩”状态,手心朝右,使刀刃向上,与头同高。
在熟悉正握刀的基础上,练习反握刀状态下的“劈”与“撩”刀法训练。
其中包括下扎、撩刀模式下的上斜扎等技术内容。
刀法训练时,可以参考<<中国短刀运动训练>>光盘,更直观的了解短刀运动的基本技术。
正身撩刀与背身撩刀在“劈刀”与“撩刀”模式中,还包含从上向下的直线劈刀,和从下向上直线撩刀。
直线劈刀是由头部上方向正下方的直线劈击,它的身法与劈刀模式相同大家在练习中仔细体认就可以了。
正身撩刀与上述正撩相似,区别在于它由下向正上方的撩击,在练习正撩的过程中,大家体认一下就可以了。
背身撩刀是在双脚的催动下,身体整体左旋,呈背部斜体朝向对方,膝部弯曲,同时,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反撩,手臂向内侧旋转使刀刃朝上,与腹同高。
背身是一个特殊的身法,但是有很多的攻击技术,需要由它来配合完成,这种反常态的攻击方式可以起出其不意的效果,大家要认真训练,真正掌握它。
连环快刀模式训练在练习身法的模式时,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无论是劈、扫、撩,一正一反的连续劈或扫,力量非常大,速度非常快,动作非常流畅!是的,这就是在旋与展身法支持下的快刀训练!大家可以把三种身法的旋展模式,按照一左一右,一正一反的方式进行了连续刀法的练习,身法变幻的速度越快,出刀的速度就会越快!大家可以在刀的连续呼啸声中去体会。
这是短刀运动的初级模式“以身带刀”训练方法,当然以后我们还会有“以刀带身”训练方法,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以身带刀”训练的基础上,它会使出刀更快、更迅猛!所以,打好现在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扫”、“劈”、“撩”的三种身法模式作一下统一的规定:扫刀模式下身法的旋与展,肩部基本持平,我们把这种旋展方式命名为“平旋”。
而“劈刀”模式是身体带动肩部由“扬肩”到“落肩”即由上向下,这个模式我们定名为“下旋”。
撩刀的模式则正好相反,它的身法模式是身体带动肩部由下向上的旋(由落肩到扬肩),我们把它命名为“上旋”,请大家熟悉这几种身法旋展的命名。
这些我们大家后面的训练中经常遇到。
一步一刀训练方式一步一刀的训练即单式攻击的训练方法,也许有的朋友会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环快刀,直接进行一步两刀的训练不可以吗?”答曰:“不可以”。
这是两种不同的攻击方式,其中,一步一刀是刀法训练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刀法攻击技术的力量、速度、准确性、移动距离感、启动和回弹的速度、协调性等等都是由此而得。
无论多么复杂的刀法,都是由单式攻击的训练出来的,请大家务必重视!下面,我们给大家提供几个练习模式:1、劈右手正握刀,以刀刃为力点,挥臂由上向下(或斜下方)长线攻击为劈。
动作:右架。
右脚正前(或右斜前方)跨步,同时右手正握刀,右手从上向下或从右上方向左下方挥臂划刀。
劈刀到位时,右手持刀垂于左胯部或左腰部,刀尖斜朝后下方。
左手护于右肩前,同时左脚滑步跟上。
以上为正劈技术。
作用:攻击对方手臂、颈侧等部位。
要点:1、劈刀与右脚的正前(或斜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2、右手刀弧线挥劈时,注意左手的配合,左手要护在右肩前。
2、正握刀的扫动作:右架。
右脚正前(或右斜前方)跨步,同时右手正握刀,右手从右向左水平挥臂划刀。
扫刀到位时,左脚滑步跟上,右手持刀放在左肩前或左腋下。
以上为左扫技术动作。
作用:攻击对方颈侧、大腿肌肉等部位。
要点:1、左扫与右脚的正前(或斜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2、右手刀弧线挥扫时,要注意左手的配合。
3、反握刀的扫动作:左架。
右脚向正前方或右前方跨部,同时右手反握刀,右手从右向左水平屈臂划刀。
右手持刀划至正前方后沿弧线收回至右胸前。
同时左脚滑步跟上。
作用:攻击对方颈侧等部位。
要点:1、扫刀与右脚的正前(或斜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2、右手刀弧线挥扫时,要注意左手的配合。
4、前撩动作:右架。
右脚正前(或右斜前方)跨步,同时右手正握刀,右手从下向左上方挥臂划刀。
到位时,右手持刀放在左肩前或左腋下;同时左脚滑步跟上。
作用:攻击对方手臂等部位。
要点:1、撩刀与右脚的正前(或斜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2、右手刀弧线撩刀时,要注意左手的配合。
5、后撩动作:右架。
右脚正前(或右斜前方)跨步,同时躯体左转,重心后移,右手正握刀,右手从下向后上方挥臂划刀。
到位后,右手持刀迅速收回;同时右脚滑步收回。
作用:攻击对方裆部、腹部、大腿动脉等部位。
要点:1、撩刀与右脚的正前(或斜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2、后撩时,注意身法的配合。
6、侧扎动作:左架。
右脚右前方跨步,躯体左转,同时右手反握刀从右向左刺出,高与颈、胸、腹部平。
扎刀到位时,右肘微屈,手心朝上,刀身持平,刀尖朝左。
侧扎到位后,速将右手沿原路收回,同时左脚滑步跟上,成右架。
以上为左侧扎。
作用:侧面攻击对方胸腹、背部等部位。
要点:1、左侧扎时,躯体微左转,右肩前探,右肘要保持微屈;2、左侧扎与右脚的右前跨步、躯体的左转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3、刺刀到位后,手臂回收要迅速。
7、下扎动作:右架。
右脚正前跨步,同时右手反握刀从上向下刺出,高与头部、胸腹部平。
扎刀到位时,右肘微屈,手心朝左,刀身垂直,刀尖朝下。
下扎到位后,速将右手沿原路收回,同时左脚滑步跟上,或右脚向后蹬地收回,成右架。
作用:正面攻击对方头部、胸腹、大腿肌肉、背部等部位。
要点:1、扎刀时,躯体微前倾,右肩前探,右肘要保持一定曲度;2、扎刀与右脚的正前跨步配合要协调,上下一致。
3、刺刀到位后,手臂回收要迅速。
4、刺刀到位时,刀可与颈部同高,或与胸部同高,或与腹部同高,或与大腿同高。
随着刀的高度不同,步、身的配合都要有所变化。
以上是一步一刀的练习模式,朋友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步法和刀法自由组合,练习在运动中的身、步、刀的协调配合,这也是身法、步法、刀法三位一体的训练方法。
请认真练习!注:上述技术内容,选自《中国短刀运动规范》教程本周训练要点及时间安排(供参考)本周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劈刀模式和撩刀模式的“劈”和“撩”的攻击技术,以及其中包含的斜扎、下扎和撩刀模式下的上(斜)扎等技术。
有些技术不常用到,但必须了解和掌握。
另一个重点是连环快刀的练习,在身法的支持下,连续刀法会变的很轻松,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以前的身法训练。
还有一步一刀的练习,这是基本的刀法技术,训练时,攻击的突然性和出刀手快速的回弹,非常重要!在练习时,要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些都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训练时,不要着急,先在慢动作中仔细体会身法、刀法和步法的协调配合,逐步达到三位一体、身刀合一。
1、热身与拉伸10分钟。
2、连动步法和临战状态的步法练习5分钟。
3、扫刀模式下的刀法攻击技术练习5分钟。
4、劈、撩模式下的刀法练习20分钟。
5、连环快刀练习10分钟。
6、一步一刀练习15分钟。
7、“沉身”与“背身”练习10分钟。
8、整理运动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