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刀匕首技法
书海天梯
一、短刀的定义
长度仅二十厘米左右的刀具均可称为短刀。
不论刀形是弯是直,刀刃是单是双,厚薄如何,锋利与否。
二、短刀的历史和演变
原始人遗迹中的“骨剑”可认为是最古老的短刀。
战国时代与戟配合使用的剑,事实上是短刀——青铜剑的作用,偏重于防身。
短刀以其隐蔽性强和犀利的长处,历来是杀手的常规武器,历史上有名的杀手聂政、要离、荆轲行刺时,用的都是短刀。
现代军旅中,短刀一直是常规装备,如伞兵匕首、侦察兵匕首。
三、短刀的握法
短刀的握法有两大类:
正握——刀尖与拇指同侧
反握——刀尖与小指同侧
四、刺击方式的概念
撞——弹射式出击的方式
拽——拖拉式出击的方式
挥——抡摆式出击的方式
刷——从上向下挥击
撩——从下向上挥击
云——左右挥击
踅——斜向挥击
刺——用刀尖撞击
击——用刀柄撞碰
劈——用刀刃挥击
划——用锋刃拖拉
拍——用刀面打击
格——用刀面挡拨
五、刺击运动的基础知识和模式
1、轨迹
运动经过的路线叫轨迹。
基本的轨迹有三类,分四种,即纵、横、平、斜四种圆。
上下(纵向)前后存在圆叫纵画,上下左右(横向)存在的圆叫横圆,前后(纵向)左右存在的平圆,一边高一边低的平圆叫斜圆。
2、身法轨迹
身法轨迹在这里主要指脊椎变形的方式。
身法循正圆运行叫涮——循立圆前后运行是前涮和后涮,左右运行是左涮和右涮。
循平圆左右运行是左平涮和右平涮。
平涮左右各又分上中下。
身法循斜圆运行叫旋,旋分左右两个方向,左右旋又分上中下。
3、手法轨迹
手法循正圆运行叫云——循纵圆前后运行叫前后云,循平圆左右运行叫左平云和右平云。
短刀技法较少左右大幅度的云,而以挠手(旋腕)代替。
手法循斜圆运行叫踅——踅分左右,左右又分上中下。
4、轨迹的变化
重复一种圆的轨迹叫循环。
错位重叠的循环叫回环。
带有斜势的回环叫斜回环。
立、平、斜套叠的回环叫乱回环。
轨迹的分割叫取直。
循半园运行的回环叫取直回环,各种轨迹都可以取直,这主要是为了循圆改变力和势的走向。
六、挪步击刺练习
短刀攻杀的预备式
短刀攻杀的预备式是从徒手格斗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两脚前后站立略宽于肩,右脚在前,脚尖稍内扣,略弯膝。
左脚在后,脚跟稍抬起。
右臂弯曲约75度,肘尖下垂,右手正握刀,刀尖向斜上前方,立于体前,刀尖高与眼平。
左臂弯曲,左手握拳,护于左颊部,肘尖下垂贴于左肋。
上体稍向前,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双脚时刻保持弹性。
侧面对敌,利于进攻
挪步练习就是基本上不离开原位的练习,脚步挪动后立即还原,保持临战姿态,重复一个技法三五遍之后,转身30°~45°再重复,直至身体旋转一周,然后变换技法,重复上述模式。
由于这种刀法的训练是“模进式”的,所以打乱程序会导致技术错误,影响
练习效果。
一)正握刀
1、劈——正握刀,手心向左,刀刃向前下方,循前云轨迹循环,身体的前涮和手的前云配合。
2、下击——同1,唯刀尖向上,刀柄向下,循迹运行。
3、刺——大体同1,刀尖向前,循前云轨迹取直,作上平下弧的取直回环。
4、左平刺——正握刀,手心向下,刀尖向左,循平云轨迹运行,身体的左平涮和手的左平云配合。
左平刺可以利用身架的高低和手的位置任意调整高度。
5、右平刺——正握刀,手心向上,刀尖向左,循平云轨迹运行,身体的右平涮和手的右平云向配合。
6、右平击——正握刀,手心向下,刀柄向右,循轨迹运行。
7、右平划——正握刀,手心向下,刀刃斜向右前方,身体的右平涮和手的右平云相配合。
右平划的上下位置可以任意调整
8、左平划——正握刀,手心向上,刀刃斜向左前方,身体的左平涮和手的左平云相互应。
左平划的上下位置可以任意调整。
9、左上刺(踅刺)——正握刀,手心向左下方,刀尖向左上方,循左斜圆轨迹运行,身体的左上旋和手的左上踅相配合。
10、左上撩——正握刀,手心向右后上方方,刀刃向左前上方,循左斜圆轨迹(削或划),身体的左上旋和手的左上踅相配合。
11、撩——正握刀,手心向右下方,刀刃向右上方,循右斜圆轨迹,身体的右上旋和手的右上踅相配合。
12、右撩击——如11,唯意在刀柄,而非刀刃。
13、右斜劈——正握刀,手心向右下方,刀刃向左前方,循左斜圆轨迹,身体的右下旋和手的右下踅相配合。
14、左斜劈——正握刀,手心向左上方,刀刃向右前方,循右斜圆轨迹,身体的左下旋和手的左下踅相配合。
若改变刀的作用点,即产生左下击或右下击。
15、正握刀,左右斜劈。
16、正握刀,左右斜撩。
17、正握刀,左平刺、右平击。
18、正握刀,左劈、右划。
19、正握刀,右斜劈、前刺。
20、正握刀,左斜劈、前刺。
21、正握刀,左劈、右划接前刺。
22、正握刀,左撩、左击(劈)接前刺。
23、正握刀,前击接前刺。
24、正握刀,劈、击、前刺。
二)反握刀
1、下刺——反握刀,手心向左,刀尖向下,循前云轨迹运动,身体前涮与
手的前云相配合。
2、左撩击——反握刀,手心向左下方,刀柄向左上方,循左斜圆轨迹,身体的左上旋与手的左上踅相配和。
3、右撩击——反握刀,手心向左上方,刀柄向右上方,循右斜圆轨迹,身体的右上旋与手的右上踅相配和。
4左平击——反握刀,手心向下,刀柄向左,身体的左平踅与手的左平云相配和。
5、右平刺——反握刀,手心向下,刀尖向左,身体的右平踅与手的右平云相配和。
6、反握刀,左撩击接右平刺。
7、反握刀,左平击接右下刺。
8、反握刀,平击接下刺。
三)反夺刀练习
1、左挠手后拽
2、右挠手后拽
3、里缠腕后拽
4、外缠腕后拽
挠手——手以腕部为轴旋转360°.
拽——弧形后拖。
挪步重复练习是最重要的短刀技术练习。
七、短刀击刺单趟练习
所谓单趟,就是一个来回重复一个技术模式,是挪步练习的延续和深化。
单趟技法全是组合动作,技术要求是:每两个动作不得超过一秒,三个或者四个动作连续不得超过一秒半。
并且要求动作准确,层次分明,自觉从容不迫。
这就是所谓的“一秒半结束战斗”。
1、正握刀,左前步立。
(1)左步外挪,身左闪,同时发左摆拳、
(2)进右步、左斜刺接右平划(或右平击)
(3)右步右挪、同时左斜劈
(4)上左步、左摆拳接左平刺
(5)从(1)重复。
2、正握刀,左前步立。
(1)上右步、左转身180°,左手左云360°右手劈(或击)。
(2)原地右转身180°,右手右平云(或劈或划……均可),转前刺。
(3)上左步、右转身180°,右手斜劈、左手劈抓,接左平刺。
(4)原地左转身180°,左手左云右手前击接平刺。
(5)从(1)重复。
3、正握刀,左前步立。
(1)左步左挪、身左闪、左手摆拳。
(2)上右步、左上刺,接右平划连前刺。
(3)右步右挪,身左转左下劈。
(4)上左步、右平划,接左下击连前刺。
(5)从(1)重复。
4、反握刀,左前步立。
(1)身左闪、左拳右摆。
(2)上右步、左斜击右平刺。
(3)右闪身、左平击。
(4)上左步、左摆拳(最好是上斜拳)左平击,接下刺。
(5)从(1)重复。
5、反握刀,左前步立。
(1)上右步左转身180°,左拳后摆右手下刺。
(2)原地(左拳右摆),右刀左平击。
(3)右转身180°后刺,左平击转右平刺
(4)上左步右转身180°,右手后格、左手劈抓,接左平击。
(5)左转身180°,左手后捋,右手下刺接左平击。
(6)从(1)重复。
6、反握刀,左前步立。
(1)左闪身、刀右平刺。
(2)上右步、左上击接右下刺。
(3)右闪身、左平击。
(4)上左步、左摆拳(最好是斜拳)右手左上击接左平击。
(5)从(1)重复。
八、短刀对短刀搏击原则
泛视观察,流态蓄势,同动近取。
“泛视观察”即不要专一注意对方的某个部位,而要捕捉他发动的瞬间。
“流态蓄势”即从身体、步法到短刀,都无时无刻不运动。
步法以划挪为主,身法以拧拗为主,手法以立8字和前后8字为主,不要平划8字。
刀尖最好时刻对准敌人
“同动近取”即形随影动的反应,一边移动,一边取近击杀,这就是短刀的战术原则。
技术上,要出手回环,接二连三,宁可错,不可断。
这是一门学问。
不论攻击还是防御,均不易大劈大杀,运动的幅度是“高不过颈,低不过裆,横不过肩”。
至于刀法,要多划少劈。
刺的时候,要快速的抖刺,严禁冲撞式刺法。
最后,尽量用到攻击或防御,不要用拳脚格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