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学法》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15022)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名称:(中文)蒙台梭利教学法(英文)Montessori Teaching Method(二)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程(三)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四)学时、学分1.课程总学时与学分:16学时,1学分2.实验学时与学分:16学时,1学分(五)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六)大纲执笔:石美萍(七)大纲审批:(八)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10月21日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日常生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感官教育这五大教育内容的教育理念,在熟悉相应教具名称、特点等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操作,并掌握科学指导幼儿操作教具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二)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日常生活练习内容:1.教具操作的基础2. 基本动作2.2坐、站2.3拿(持)、搬(运)、放(置)2.4移(使用五指)2.5折、剪、切2.6三指动作练习2.7手腕的活动3.照顾自己3.1物品的整理3.2清洁练习3.3穿与脱的练习3.4衣饰框4.照顾环境4.1清扫4.2擦洗4.3用餐相关的练习4.4庭院工作4.5照顾动物5.社交礼仪5.1基本的社交礼仪5.2动作礼仪5.3团体游戏6.走线和肃静练习6.1“走线”活动6.2“肃静”游戏要求:了解日常生活教育对儿童良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性;日常生活教具的构成和搭配;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方法(如五指抓、衣饰框、穿线板、筛米等基础操作)、日常生活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等仪器:二指抓、地毯、衣饰及衣饰架、串线板、交通路标及平面图、地毯架、学开锁板、倒水量杯组、教具整理盘(大、中、小)、洗手组、舀物组、植物生长组、扫地组实验二感官教育内容:1.操作的内容及注意事项1.1操作内容1.2注意事项2.1粉红塔2.2棕色梯2.3带插座的圆柱体2.4长棒2.5彩色圆柱体2.6几何图形示范匣2.7色板2.8几何图形橱柜2.9集合图形卡片2.10与几何图形卡片相关的游戏2.11几何学立体组2.12几何学立体组和投影板2.13构成三角形2.14长方形盒子Ⅰ2.15长方形盒子Ⅱ2.16三角形盒子2.17大六边形盒子2.18小六边形盒子2.19蓝色三角形盒子2.20二项式2.21三项式2.22二倍数3.触觉教具3.1触觉板3.2布盒3.3重量板3.4温觉板3.5实体认识袋4.听觉教具4.1肃静游戏4.2音筒4.3音感钟5.嗅觉教具5.1嗅觉筒6. 味觉教具要求:了解感官教育的特点、在蒙氏教学法中的重要位置;感官教具的操作方法(粉红塔、棕色梯、建构三角形、三项式等教具操作展示及延伸变化的讲解);感官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仪器:插座圆柱体、长棒、棕色梯、粉红塔、彩色圆柱体、嗅觉筒、音筒、味觉瓶、温觉板、几何嵌板橱、构成三角形、几何立体组及投影板、重量板、触觉板、铁制几何嵌板、二项式、三项式、色板神秘袋、手眼调节掷圈、圆圆板、几何体支柱、圆柱体阶梯、重量砝码、三色圆盘组、、上锁螺丝组三体六色大木株、交通路标哆咪喏40片、压觉筒、重叠几何图形、布盒、国旗哆咪喏80片、立体四子棋三色游戏、色板对应谱实验三数学教育内容:1.数量概念的建立1.1数棒1.2砂纸数字板1.3数棒及数字卡片1.4纺锤棒与纺锤棒箱1.5 O的游戏1.6数字与筹码1.7数字游戏2. 十进位法I2.1彩色串珠阶梯2.2金黄串珠组2.3 9的危机2.4数字卡片与金黄串珠的对应3. 连续数的认识3.1塞根板I(11-19数量的认识)3.2塞根板I(11-19数字的认识)3.3塞根板I(11-19数量和数字的对应)3.4塞根板Ⅱ(10一90数量的认识)3.5塞根板Ⅱ(10-90数字的认识)3.6塞根板Ⅱ(10-90数量和数字的对应)3.7塞根板Ⅱ(11一99的数量和数字的对应)3.8一百串珠链3.9一百板3.10一千串珠链4.1加法蛇游戏4.2减法蛇游戏4.3识数游戏(BringMeGame)4.4数字卡片1-90004.5数字和数量—串珠与卡片的组合4.6数字与数量—串珠与卡片的对应4.7银行游戏4.8银行游戏—加法4.9银行游戏—乘法4.10银行游戏—减法4.11银行游戏—除法4.12邮票游戏4.13邮票游戏—加法4.14邮票游戏—乘法4.15邮票游戏—减法4.16邮票游戏—除法4.17点的游戏5.运用记忆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5.1加法板5.2加法表5.3减法板5.4减法表5.5乘法板5.6乘法表5.7毕达哥拉斯板5.8除法板5.9除法表5.10小计算架5.11大计算架6.分数的导入6.1分数小人6.2分数嵌板7. 倍数的导人7.1二倍数7.2三倍数了解数学教育的特点;对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性;数学教具的操作方法(如数棒、纺锤棒箱、银行游戏、加法板等教具操作展示及延伸变化的讲解);数学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仪器:塞根板、1-100连续数板、加减法板、数棒(3岁以下)、邮票游戏、分数小人、乘除法板、加减乘除阵盘、立方体、十进位数及银行游戏、数字与筹码、1公分方块组、彩色小数棒、几何图形板、纺锤棒箱、数字拼板、算术尺、算术天平组、十进位组、原形分数板、几何体阶梯、四方拼盘、100串珠链、体积组、三倍数、灰色串珠棒、黑色串珠棒、彩色串珠棒、黄色串珠棒、平方珠链、立方珠链及框架、接龙减龙游戏、1000串珠链、砂数字板、不规则拼盘、数数棒组、组合几何体盘、分解几何盘、数数看、称盘组、二倍数、苹果树、除法心算盒、减法心算盒、加法心算盒、乘法心算盒数字分割拼图、彩色串珠及整理盒、数棒(3岁以上)、算法展示板实验四语言教育内容:1. 蒙台梭利幼儿语言教育理论概述1.1幼儿语言教育重要性及幼儿语言发展条件1.2蒙台梭利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及内容1.3 蒙台梭利幼儿语言教具的特性1.4 幼儿语言的发展阶段及发展原则2.蒙台梭利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案例2.1听觉敏感期及其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听歌词做动作安静游戏寻声游戏猜猜我是谁看大画册听故事听录是机讲故事指令接龙神秘袋游戏传悄悄话音响的配对乐器与音响的配对辨别不同质地特品的声音声音与图片的配对为故事配音猜谜语(一)听故事欣赏相声2.2口语敏感期及其练习练习发音辨别语音朗读古诗对答游戏词语接龙说反义词故事接龙悄悄话“一分钟”分享玩具展览会主持节目经验讲述每日一问谈话活动绕口令看图说话(一)看图说话(二)讲故事(一)讲故事(二)排图造句看图编故事续编故事改编故事创编儿歌散文欣赏戏剧表演2.3书写敏感期及其练习2.4 阅读敏感期及其练习要求:了解语言教育的特点;在蒙氏教学法中的融会贯通;语言教具的操作方法(如砂纸字母板、语音筒、汉语拼音板、金属嵌板等教具的展示);语言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仪器:双字母砂字板、活动字母箱、印刷字母卡、拼音结构练习、砂纸字母板实验五科学文化教育内容:1.科学文化教育的内容1.1自然科学:1.2 人文科学2.教具操作说明2.1历史教具2.1.1目的:2.1.2内容:A:时间的流失部分:目的是认识时间。
B:历的认识部分:目的是认识时间,认识日历。
C:时间线部分:目的是认识人生命的成长,生活的变化及延续的变化。
D:时间的测量部分:目的是给孩子介绍不同测量时间的工具。
E:时钟的认识部分:目的是认识时钟,知道一小时有60分,学习看整点、半点。
F:整点、半点:目的是认识整点半点;辨别图片的相同和异同,学习配对。
G:时钟小书:目的是认识时钟,了解整点和半点;更深入的了解时针、分针间的关系;通过书写说明文字,使幼儿了解时钟与人们行为的关系。
H:制作时钟:目的是了解钟表表盘的概况,加深对钟表的认识;学习用涂色、剪贴的方法制作时钟。
I:认识一周中的每一天:目的是知道一周中有7天,并知道分别是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扩展对文字的认识,丰富幼儿的识字量。
J:认识一月中的每一天:目的是知道一月中有多少天,从1日开始—31天。
K:认识一年中的每一个月:目的是了解年与月的关系,知道一年又12个月;知道月份中的每一天与星期的关系;发展幼儿对数字、文字的认识。
L:制作日历:目的是认识日历,知道日期与星期的对应关系;学习制作日历的方法;发展幼儿的书写能力。
M:四季年轮:目的是认识一年四季及每个季节所包含的月份;知道四季的排列顺序是循环往复的。
N:12生肖的认识:(故事——排序——配对)O:成长时间线:日期印章、我慢慢的长大了(照片)。
延伸:衣服、船、飞机、汽车、家庭的生命线。
目的是学习认识日期,能用日期印章印出正确的日期;认识自己及同伴的姓名,了解姓名的意义,练习书写,丰富幼儿的识字量(姓名三步卡);让幼儿了解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知道不同年龄的人做不同的事情(生日活动);了解人类生命的成长过程,知道生命变化与时间延续的关系。
P:地球生命线:目的体会人类的生命与地球生命比起来十分短暂;知道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地球至少46亿年,人类只有几千年)。
2.2.1目的:2.2.2内容:A:我的认识:目的是认识自己,感受自己的存在和能力。
B:方位认识:目的是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关系。
C:构造认识:目的是认识地球的三要素。
D:地理区分配:目的是认识居住的环境。
E:亚洲的介绍:目的是认识我们居住的环境。
F:中国的介绍:目的是认识居住环境中人、事、物和自己的关系。
G:地球仪的认识:目的是认识陆地和海洋,能区分出陆地和海洋;知道陆地共分七大洲,并了解它们的名称和在地球仪上的位置;知道四大洋的名称和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H:橡皮泥水陆模型:I:世界地球嵌板:目的是知道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扩展幼儿对文字的辨别能力。
J:地图形式卡配对:K:指南针:目的是认识方位,知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激发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L:地球的介绍:目的是了解地球上的物质,最主要的是水、空气、土;知道土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空气代表大气层。
M:地形三步卡:目的是了解各种地形和水形,知道它们的名称;扩展幼儿对文字的辨别能力。
N:制作地形、水形的小书。
O:人文地理:(人种、动植物、建筑、食物、少数民族、国旗)2.3自然科学部分2.3.1动植物部分2.3.2天文地质部分要求:了解科学文化教育的组成和特点;人文自然教育的操作方法(如九大行星嵌板、动植物嵌板、活动时钟等教具的操作展示及延伸变化的讲解);人文自然延伸教具的制作和搭配等仪器:中国地图嵌板、亚洲地图嵌板、世界洲际地图嵌板、活动时钟、太阳系九大行星嵌板、树叶嵌板植物卡片、动物卡片、鸟嵌板、蚂蚁嵌板、大树叶嵌板、鱼嵌板、南美洲地图嵌板、欧洲地图嵌板非洲地图嵌板、苍蝇嵌板、青蛙嵌板、蜻蜓嵌板、企鹅嵌板、公鸡嵌板、七星瓢虫嵌板、知了嵌板笔画砂纸板、行政区地球仪、世界各国国旗组、蒙台梭利画像、日历表、动物三步卡四、考核方式与评定标准(一)考核方式考查(二)评分标准五、实验教材(指导书)、参考书(一)教材《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著,祝东平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二)参考书1.《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及教具操作手册》,段云波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2.《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林丽、隋家忠、江伟、钟向春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3.《蒙台梭利感觉教育及教具操作手册》,段云波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4.《蒙台梭利教育—语言领域》,丁金枝编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5.《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及教具操作手册》,段云波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执笔人:石美萍教研室主任:石美萍实验室主任:徐勇系主任:张道祥制定时间: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