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学法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住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
一、蒙特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方式之一,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
她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蒙台梭利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的素养,配合孩子各阶段的成长,设计了各种教材、教具。
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建构独立、自信、专注和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蒙台梭利教学法经百年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教具不断的丰富,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
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1870年诞生于意大利。
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土。
1907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是幼儿教育之母。
她倾其毕生精力观察研究幼儿,著有大量著作。
蒙氏之重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Pedagogical Anthropology)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蒙特梭利手册(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童年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rld )发现儿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家庭中的儿童(The Child In family)二、蒙特梭利十大教学特点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特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有如毛毛虫和蝴蝶在形态上不一样2 、不教的教育六岁前的幼儿还没有认识、辨异的能力,不适合说教的教育。
因此蒙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训练着手,在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学习,自我教育。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零到六岁的幼儿随着成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称为“ 敏感期” 若在此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让儿童顺着敏感期掌握最佳的学习良机。
4 、教师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他们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操作,在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
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自然能愉快学习。
5 、着重智慧的品格的养成幼儿教育的本质与意义是在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
因此,蒙氏极力主张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入小学准备,而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
6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蒙氏科学幼教没有课表,不划分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寻着内心的需求,自由的专心工作。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专心时刻如果被打段,会养成孩子虎头蛇尾的习性。
反之,这种经重复练习而延长工作的时间,则能培养孩子重要的良好习性——专心和耐力。
7 、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儿童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并可养成儿童兄友弟恭、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 教” 具,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主旨在诱发儿童由浅入深的自我重复操作发展到自我教育。
9 、摒除奖惩制度蒙特梭利经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传统的奖惩制度是成人主控儿童的一种手段,蒙氏教学则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
10 、教学成果常以爆发的方式呈现出来基本能力(养成和塑造基本品格):专注、独立、秩序、坚持、合作、宽容、创造、毅力基本内容:观察、判断、鉴别、识别、归纳、推理、逻辑分析蒙氏科学幼教以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方式训练儿童,因此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学习成果,但确常以爆发的力量突然显现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心内容:(一)有教具的五个中心内容:1 、日常生活练习在社会及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当儿童学会自己独立做人人都在从事的工作时,他会自立起来,并确立自信,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喜悦。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培养孩子的:专注、独立、秩序、坚持、合作、宽容、创造、毅力等基本品格。
基本动作:步行、坐、站立、拿、搬、放、绞、倒(移、注)、摺、切、剪、贴、缝、编、捏、夹、旋、撕、擦、(敲)、卷、削、拉、揉等。
社会行为:门的开关、打招呼、应答的方法、与他人接触的方法、感谢与道歉、递交物品的方式、咳嗽、打喷嚏、打呵欠的方法、轮流使用户外设施、团体游戏的规则、敬茶的方式、工作的观察方法、打电话的方法、问路的方法、洗手间的使用方法、慰问病人、介绍的方法、车中的礼仪、交通规则、敲门的方法、入席的方式、穿拖鞋的方法等。
对环境的关心:工作的准备(搬运地毯、卷地毯、清理地毯)、扫除(打扫室内、掸灰尘、擦洗桌子、擦洗窗户)、擦金属器具、洗涤、熨斗的使用方法、剪枝、点火、熄火、餐桌的准备、庭院工作、植物栽培、照顾小动物、洗餐具、整理橱柜、摘蔬菜等。
对自己的照顾:整理携带的物品、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衣服的穿脱、穿鞋、脱鞋、鞋的整理保养、洗手、衣饰框、衣服的折叠方法、刷衣服、漱口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擦脸的方法、剪指甲的方法、擦汗的方法、洗脚的方法、洗澡的方法等。
2 、感觉教育使感觉器官发达,加强其机能的敏感性,以正确的了解环境中的情况,透过感官训练,培养孩子观察、判断、鉴别、识别、归纳、推理、逻辑分析,达到促进智能的发展,建立智慧和人格的基础。
视觉教具: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色板、几何图形嵌板、几何立体组、构成三角形、二项式、三项式触觉教具:触觉板、布盒、温觉筒、温觉板、重量板、实体认识袋、几何学立体听觉教具:音筒、音感钟味觉教具:味觉瓶嗅觉教具:嗅觉筒3 、语言教育双亲遗传给儿童的是语言的学习能力,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
通过语言教育孩子可以达到:① 能够明白别人说话或故事的内容。
② 能够表达自己的经验或所想的事情。
③ 能够正确使用日常生活的必要词汇。
④ 满足儿童书写的需要,培养正确的技巧与能力。
喜爱阅读图书或视听觉教材,发展想象力;培养丰富的情操。
4 、数学教育孩子通过操作数学教具建立数学心智,学习数概念,认识 1-1000 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学习四则运算等。
建立 1-10 数量概念: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及数字与筹码。
认识十进法的基本结构:金色串珠和数字卡片。
建立十进位法的加减乘除概念:金色串珠加算、乘算、减算及除算;邮票游戏加算、减算、乘算、除算;彩色串珠加算、减算、乘算。
认识 1-1000 连续数的:塞根板、 100 连续数板、 100 串珠链与 1000 串珠链四则运算加法板、乘法板、减法板、除法板…………5 、文化教育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学习文化的能力发始于三岁左右。
她主张充分利用幼儿这个易于吸收文化的时期以使他们牢固地把握其民族与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的本质。
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数学等都能够在不改变其性质的状态下,有效地对幼儿实施。
(二)、蒙台梭利教育五个中心内容以外的教育内容有人认为蒙台梭利教育中“ 具备陈列教具的环境” 即是教育内容的全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蒙台梭利说:“ 教具决不能成为世界的替代物” ,它不过是协助儿童“ 征服世界的文化” 的工具,“ 是通向世界的钥匙” 。
仅依靠教具是不可能胜任儿童教育之全部的。
教具以外的教育内容:( 1 )健康、体育儿童甚具活动性。
对儿童的活动欲望不仅不能制止,还要予以鼓励,必须引导儿童能够独立地从事他想做的活动。
如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照顾自己、照管家务、园艺及手工、体操练习、韵律动作、户外活动。
( 2 )道德与情操教育蒙台梭利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奠定所有教育的基础。
蒙台梭利说:“ 我的教育方法即证实人类是性本善的。
我们必须追求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培养儿童的智慧与良知的感受性。
”蒙台梭利认为:“ 人必须尽可能从孩提时代起就使区别善与恶的感受萌芽发展。
就人类而言,透过爱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良知的举动非常重要。
”“ 幼儿具备秩序的敏感期。
在这一敏感期内,对秩序的喜欢及其习惯的养成成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蒙台梭利重视道德教育,但却没有设计适用于道德教育的任何特定的教具。
( 3 )美的教育蒙台梭利似乎没有为了美的教育而考虑使用特别的教具、美术教育的特定教室、特定的时间等。
她认为预备好的环境中有秩序的生活即是美术教育的基础。
各个蒙台梭利教具的“ 艺术之美” 是期待着儿童在使用教具工作时自然而然的进行了美的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音乐教育的基础由旋律和韵律活动、乐器弹奏、识谱和记谱三部分构成。
但即便没有全部具备这三个部分,但只要存在其中一个,即可完成完整的音乐教育。
( 4 )社会教育有人认为蒙台梭利轻视社会教育而偏重个人主义,但恰恰相反,在这一点上,蒙台梭利幼稚园所收到的教育效果高于其他传统幼儿园,而且方法也比后者确实。
( 5 )和平教育蒙台梭利认为“ 人类的发展不仅指单纯的人的自然发展” ,必须“ 同时意味着人性的发展” 。
为了世界的和平必须依赖人性发展得非常优秀的“ 新人类” 出现,这种“ 新人类” 的出现只有从幼儿的教育开始着手才能实现。
( 6 )想象力与创造力蒙台梭利对人类所具备的想象力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但蒙台梭利力诫对幼儿想象力进行过高的评价,警告防止片面强调想象力而引导儿童出现精神发展的偏差。
她认为想象力必须以现实的物质为基础来加以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有优美、秩序井然且现实的环境,同时给予儿童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