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测量方案

地铁测量方案

XX市XX路站~XX路站两站一区间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市XX路站~XX路站工程项目部年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施工控制测量 (3)3.1 接桩与复测 (3)3.1.1 接桩 (3)3.1.2 复测 (4)3.2 地面控制测量 (5)3.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5)3.2.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5)3.3 联系测量 (7)3.3.1 车站底板投点测量 (7)3.3.2 高程传递测量 (7)4 细部放样测量 (8)4、1车站隧道施工测量 (8)4、2区间隧道施工工程 (8)4、3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 (8)4、3、1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 (9)4.4 地下连续墙施工测量 (9)4.5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9)4.6 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10)4.6.1 主体结构中线的定位放样 (10)4.6.2 车站柱、梁、侧墙的定位放样 (10)4.6.3 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 (10)4.6.4 站台板、轨顶风道及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定位放样 (10)5 竣工测量 (10)6 测量复核制度 (11)7 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11)8 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12)8.1 测量人员配置 (12)8.2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XX市XX路站~XX路站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 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8、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 工程概况XX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起点为汉阳黄金口,线路沿汉阳大道向东过永安至中家村,右转走鹦鹉大道、腰堤路,然后下穿长江后,沿武昌的紫阳路走行,至首义路。

二期工程连接汉阳和武昌两个城区。

本标段为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包括两站一区间,即首义路站、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复兴路站区间。

1、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16+072.100~右CK16+529.400,左线全长457.300m,右线全长457.300m。

本区间线路出复兴路站出来后,沿紫阳路向东前进进入设置于首义路口的首义路站。

区间位于紫阳路下,地面道路交通繁忙,管线众多,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

区间线间距为14.0m。

本区间不设联络通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

本区间线路纵坡设计为单向坡,左线坡度为+2.0‰、+27.84‰及+20.0‰,右线坡度为 +2.0‰、+28.0‰、+2.0‰。

区间最大覆土厚度为19.910m,最小覆土厚度为10.636m。

2、首义路站首义路位于紫阳路与首义路的交汇口处。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AK16+719.4,外包长度为364.8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5.3m。

车站沿紫阳路、跨首义路布置,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两站台中间设一紧急停车线。

车站近期共设有五个出入口,均为有顶盖式出入口;另设三组风亭,均为高风亭。

Ⅰ号地面出入口设于交叉口的西南象限,平行于紫阳路布置,靠近光大银行紫阳分行。

Ⅱ号地面出入口也位于交叉口的西南象限,平行于首义路布置,设于瑞安阳光酒店的东侧。

Ⅲ号地面出入口位于交叉口的东南象限,平行于紫阳路布置,设于变电所用地与701舰船研究所用地中间,并与3号风亭合建。

Ⅳ号地面出入口设于道口的东北象限,平行于首义路布置,靠近法苑小区入口。

Ⅴ号地面出入口设于道口的西北象限,平行于紫阳路布置,靠近招商银行设置,并与2号风亭合建。

另外,在车站西端预留出入口实施条件。

1号风亭位于车站西端,靠近中铁物流大厦设置。

无障碍电梯设在路口西北侧,与Ⅴ号地面出入口合建。

3、复兴路站复兴路站位于紫阳路与复兴路得交汇口出,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AK15+989.7,外包长度为153.3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2.1m。

复兴路站为线路下穿长江后得第一站,受线路纵坡影响,站位处于线路过江后的爬升段上,此处线路埋深约为25m,埋深较深,因此本站为地下四层车站。

车站共设有四个主要出入口,均为有顶盖式出入口;两组风亭,均为高风亭。

Ⅰ号地面出入口设于道口的西南角,平行于紫阳路布置,设于陆羽茶都的西侧,与1号风亭合建;II号出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平行紫阳路设于轨道道路红线内,为临时出入口;Ⅲ号地面出入口位于道口的东北角,平行复兴路设置;Ⅳ号地面出入口设于道口的西北角,平行于紫阳路布置于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前。

2号风亭设于路口东北角。

为了确保两站一区间工程能顺利竣工,除了需要严把施工质量关外,还需要高精度的测量作业,高精度的测量作业对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按服务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施工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3 施工控制测量按照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本工程的施工测量首先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作业,来控制、指导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必须申报给监理及业主,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细部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主要有:接桩与复测,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

3.1 接桩与复测3.1.1 接桩本工程的交接桩时间为2010年4月12日,桩点有7个平面控制点(ZY01、ZY02、ZY03、ZY04、ZY05、ZY06、ZY07)及6个高程控制点(ZY02、ZY03、ZY04、ZY05、ZY06、ZY07),桩点平面位置示意图、桩点成果表如下:(1)桩点平面位置示意图(2)桩点成果表3.1.2 复测接桩后,我司测量人员按有关要求的规定进行复测,并把成果资料上报。

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用于本工程施工测量。

3.2 地面控制测量3.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由于所交接桩的平面控制点都在围蔽外,不方便施工放样工作,因此要进行平面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并与相邻工点的控制桩进行联测。

利用已经复测审批过的交接桩平面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II级全站仪在基坑变形范围以外加密平面控制点,我们布设一条附合导线,加密3个点,路线走向为ZY01—ZY02—ZY03—ZY04—ZY05—ZY06—ZY07—Z1—Z2—Z3—ZY01。

施测时,以ZY01、ZY02两点为起始点,经Z1、Z2、Z3三个加密点,再附合到ZY01、ZY02两个终点,共10个测站。

观测角宜按左、右角观测。

外业观测完成后利用软件进行严密平差,精度评定合格后,成果报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

附合导线测量的要求应符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中精密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

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由于所交接桩的ZY03—ZYO4、ZY04—ZY05距离较远,因此要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并与相邻工点的控制桩进行联测。

利用已经复测审批过的交接桩高程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水准仪和铟瓦尺在车站沿线左右侧变形范围以外的地方加密高程控制点,我们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加密3个点,路线走向为ZY02—ZY03—SG1—ZY04—SG2—ZY05—ZY06—ZY07。

施测时,进行往返观测,往测从ZY02—ZY07,返测从ZY07—2ZY02。

往返观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位置。

外业观测完成后利用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报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

附合水准测量的要求应符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中精密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

规范中主要的要求如下面各表:(1)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3)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 m)3.3 联系测量3.3.1 车站底板投点测量利用经业主与监理批准的地面平面控制点以附合导线形式,直接将坐标传递至底板导线点。

在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及通视情况良好的状态下,采用附合导线形式,外业用II级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经业主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

3.3.2 高程传递测量利用经业主与监理批准的高程加密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直接将高程传递至底板水准点。

在基坑边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应在检定后的钢尺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将高程传递到基坑底板固定点上。

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响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高程点高差的较差应小于3mm,取最后结果的平均数加上钢尺尺长改正数作为最终的结果,成果经业主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

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如下: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4 细部放样测量细部放样测量的目的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尺寸大小及高程等,在实地标定出来。

细部放样测量主要有基础施工放样和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4、1车站隧道施工测量车站隧道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时,宜在各层测设施工控制点或基线,各控制点和基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3mm,方位角允许温差为±8″。

有条件时各层间还应进行贯通测量。

采用导洞发施工时,上层边孔拱部隧道和下层边层隧道两侧到100m时,应进行上下层边孔的贯通测量,其上下层边孔中误差在±30mm之内。

贯通测量后必须进行上、下层线路中线的调整,并标定出隧道下层地板上的线路左、右线中线点和站中心点。

4、2区间隧道施工工程隧道施工使用的高程点利用施工水准点用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测测定,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测量,两次测量的高程差不大于10mm。

4、3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包括盾构井测量、盾构拼装测量、盾构姿态测量和衬砌片测量。

采用联系测量将测量控制点传递到盾构井室中,并利用测量控制点测设出线路中线和盾构安装时所需要的测量控制点。

测设值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3mm。

安装盾构导轨时测设同一位置的导轨方向、坡度和高程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2mm。

盾构拼装竣工后,应进行盾构纵向轴线和径向轴线测量,其主要侧脸个内容包括刀口、机头与盾尾连接点中心、盾尾之间的长度测量;盾构外壳长度测量;盾构刀口、盾尾和支撑环的直径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