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法的学习资料
债的主体是指参加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即权 利人与义务人。 债的内容,即债权和债务。债权是特定人可以请 求特定人为特定给付的权利;债务是被请求方应 对方的请求所实施的特定给付的义务。 债的客体通常也称债的标的,用来表示主体行动 的目的、作用的对象。债的标的是什么,这在民 法理论上是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债务人的特定 行为在债法上用“给付”这一特定概念表示。
(二)债的特征(仅从权利的角度) 首先,在权利的作用上,债权为非支配权,具 有请求权特点;物权是支配权,不是请求权。 其次,在权利性质上,债权不是绝对权,是相 对权;物权为绝对权、对世权。 再次,在权利效力上,债权不具有排他性效力, 具有相容性(平等性)。 第四,在权利实现上,债权不具有优先力。
过债务人为特定行为才能达到自己利益需要的目
的, 因此,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是债务人应为的
特定行为。也就是说,债的客体为债务人应为的
特定行为即给付。
✪债的关系的特点 债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Ⅰ.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Ⅱ .债是以财产性给付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Ⅲ .债是依合同约定或依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 发生的特别结合关系; Ⅳ .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相对性法律关系;
给支票
甲
甲之妻
1、合同之债
乙
买车付钱
2、不当得利之债
乙之会计
丙 丁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可以请求为特定给 付的财产性法律关系,称为“债的法律关系”, 简称为“债”。 ☆债的关系 ✪债的关系之要素 在特定主体之间发生的、一方可请求他方为特 定行为、他方应对方的请求为特定行为的关系, 构成债的法律关系。 债的关系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
债的标的应具备以下要求: ①合法性,债的给付须为法律允许的合法正当的 给付; ②可能性,给付须为事实上或法律上能实现的给 付; ③确定性,给付须在债成立之时已经确定; ④财产性,债的给付应具有财产价值。
理由:由于债权人设立债的目的是为满足自 己的某种利益需要,但对这种利益的载体,如货 物、劳务等,债权人自己并不能直接支配,须通
再次,在权利效力上,债权不具有排他性效力, 具有相容性(平等性) 。 第四,在权利实现上,债权不具有优先力。 第五,在追及效力上,债权不具有追及效力。 第六,在客体上,债权的标的为债务人的特定 给付。 第七,在权利发生上,债权的发生为非法定主 义。 第八,在权利满足上,债权原则上因消灭(清 偿)得到满足。
四、债的体系与债法 债是由特定的事实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引起的债 权与债务的法律关系。要使受法律约束的债的关 系最终解除(实现),债务人的给付是核心。所 以债一经形成,核心就是尽一切可能履行给付, 给付实现,约束解除。债法规范也正是围绕着 “给付”这一特定行为,建立了债法的和谐体系。 债的体系从理论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分为债法总论,研究的是债的一般原理,针对的 问题是债的意义、债的本质、债的发生、债的类 型、债的效力、债的担保、债的移转、债的消灭 等等。第二部分为债法各论,即各种具体的债, 如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 权行为之债和其他的债。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根据债的履行是否可以选择,债可分为简单之 债与选择之债。 简单之债:标的单一,当事人仅就该标的履行 债务。标的为确定的唯一,不需要选择即可履行 。 选择之债:债的履行标的有数种,当事人须从 中选择一种来履行的债。
意定之债
合同之债 单方允诺之债
法定之债
侵权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 无因管理之债 缔约过失之债
单一之债 多数人之债 按份之债 连带之债 共同之债
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 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给付之债和行为之债 完全债和自然债 主债和从债 要素债务和附随债务 继续性债务和一次性债务
二、债的本质
债的本质,简而言之,“是法律上可期待的 信用”。能够称为可期待的,就不是现在、当前、 即时的,而是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对未来、 将来的期待。“信用”就是“言而有信”,相信 作出允诺的人能够履行诺言。
三、债法在民法中的地位
债法规范在物质利益从主体一方向另一方主体 的移转过程中得以实现,故称为“动态”的民法 规范。私法精神在债法中得到最突出体现。 债法为与物权法并列的民法财产法两大支柱。 民法以债为调整对象,究其根本乃是对交易关系 之规范。 债法为财产法 债法多为任意法 债法为交易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债的概述
债的一般效力 债的保全 债的债权性担保 债的移转 债的消灭
债 权 总 论
甲向乙买车,价金5万元,甲不知其妻已付款,复开具即期支票予 乙之会计。甲驾车回家途中不慎撞伤丙而逃逸,路人丁送丙赴医 救治,支出医药费5000元。就本案分析之,共有4个法律关系: ◦ 甲向乙购买车,成立买卖契约。买受人甲得向出卖人乙请求交付该 车,并移转其所有权;出卖人乙得向买受人甲请求支付价金及受领 标的物。 ◦ 甲不知其妻已付价款,复开支票予乙之会计,乙系无法律上原因而 受利益,致甲受损害,应成立不当得利。甲得向已请求返还其所受 之利益。 ◦ 甲驾车不慎撞伤丙,系因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应成立侵权行为 。丙得向甲请求损害赔偿。 ◦ 丁救治丙,系无法律上之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应成立无因管理 。丁得向丙请求偿还其所支出之医药费5000元。
一、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
这是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对债进行的分类。
意定之债也称因法律行为所生之债,是指债的 发生和债的内容都由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债。 意定之债又可以分为:因单方行为所生之债和双方 行为数主体之债 根据债的主体为单数或复数对债的分类。 单数主体之债是指债的主体双方(债权人、债 务人)都为一人的债。复数主体之债是指债的主 体双方或者一方(债权人、债务人)为两个或者 两个以上的人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