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 中国近代史复习学案(1) 岳麓版

高考历史 中国近代史复习学案(1) 岳麓版

中国近代史复习学案一.中国近代史的几个基本问题:1.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注:甲午战争之前(不含甲午战争)为反封建反侵略。

为什么?)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民主主义革命5.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

(一)中国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1.近代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武力入侵,试举五例。

2.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哪些人探索了哪两种政体模式?其各自的结果如何?3.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努力?4.结合史实简述近代以来中外关系的演变历程。

(沉沦—觉醒—提高)(二)中国经济近代化——商业化、工业化1.近代农业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二是近代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不同的政治力量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各自的结果如何?2.列举近代推动中国工业化的两种重要力量。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3.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中国在社会生活、交通、通讯领域有何新变化?引起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三)中国思想近代化——科学化、理性化1.中国近代史上,为了人都精神解放,中国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各自努力的结果如何?2.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①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1.(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2.(福建古田一中2010届第二次月考)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维护封建经济 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3.(浙江杭州师大附中2010届第二次月考)下面是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

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

”对此理解最为完整的是()A.义和团运动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B.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D.义和团好比红卫兵,守旧势力好比林彪4.(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5.(江苏苏锡常镇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6.(山东临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

”“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上述材料属于()A.文献证据 B.实物证据 C.口传证据 D.以上都不是7.(浙江学军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江苏镇江12月高三调研考试)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间,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多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十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①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③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9.(山东济宁一中2010届第三次反馈练习)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

”这表明()①洋务运动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③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④洋务运动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 (山东烟台2010届一模)“……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取决于()A.民族独立 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C.坚持实业救国 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11.(福建上杭一中2010届教学质量调研)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②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④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

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3.(江苏常州2010届期末考试题)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

”“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A.科技落后的制约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14.(江苏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

它()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②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④引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广东汕头2010届一模)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

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新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16.(广东六校2010届第一次联考)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17.(安徽池州七校2010届元旦调研考试)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8.(山东沂源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

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

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19.(山东曲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20.(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A.改革社会风尚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21.(江苏常州2010届高三期末考试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出现了“中体西用”思想,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包括()A.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为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C.继承并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D.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2. (江苏泰州2010届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23.(江苏扬州2010届第一学期期末高考模拟考试)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24.(福建四地六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25.(安徽安庆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五校协作调研模拟考试)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