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九年级化学(满分:65分)温馨提示:(1)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上交;(3)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mm 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处 C .实验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 .透过过滤来净化水 C .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 .用明矾来净化水 4.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 .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C .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D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5.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6.当空气受2SO 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 粉末,使空气中的2SO 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2422X 2SO O 2CaSO 2CO ++=+。
X 的化学式是( )A .CaOB .3CaCOC .()2Ca OHD .23Na CO7.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2NO 中不含氧分子 B .次氯酸钠NaClO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镁的离子符号是2Mg +D .()4242CuSO 2NaOH Na SO Ca OH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B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来做电极 C .合金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9.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0.将少量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碳酸钙 B .碱面(碳酸钠) C .冰块 D .二氧化锰11.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右图所示。
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
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 )【品名】××钙片【成分】每片含碳酸钙1.5g【用法用量】每次一片, 每天2次A .0.18gB .0.36gC .0.60gD .1.20g12.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铝和稀盐酸反应B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C .镁在氧气中燃烧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B .用汽油乳化除去试管内壁的油脂C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 .冬天,在汽车水箱里加入少量乙二酵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共19分) 14.(4分)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一个硝酸根离子硫酸铝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化学符号15.(3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3)CO 和2CO 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2CO 与CO 的__________不同。
16.(5分)甲、乙、两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1)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大量析出,应采用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__________。
(3)30℃时,向一支盛有4g 甲的烧杯内加入10mL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50℃质量分数为25%的乙溶液,降温至10℃,__________晶体析出。
(填“有”或“无”)。
(5)甲属于___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17.(7分)己知A 是一种绿色固体,它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化含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C 、F 、H 、I 是无色气体,B 通电时,在负极产生H ,在正极产生I :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I 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通电电解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气体I 和气体H 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
(3)E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在实验室里加热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气体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25分)18.(2分)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两个实验中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B .过滤时若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留有气泡,将会使过滤的速度变慢C .过滤时液面应高于滤纸的边缘D .蒸发皿内液体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E .使用蒸发皿时必须垫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F .若要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晶体,应等到蒸干后停止加热 19.(7分)请你用已经掌握的实验有关气体制取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b 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如用C 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3)若用F 装置收集2O ,则2O 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填“c ”或“d ”)通入。
(4)若用E 装置收集某种气体,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大烧杯里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 分别盛有__________。
A .浓氨水和酚酞溶液B .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C .浓氨水和浓氨水(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不变色和__________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__________。
A .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 .氨分子之间有间隔D .A 烧杯和B 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E .A 烧杯内的溶液变红21.(4分)小红欲配制25℃对700g 3KNO 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3KNO 的溶解度为40g ),她的过程如下:①计算;②称量:准确称量3KNO 固体__________g ;③量取:用__________(填“100mL”、“50m L”或“10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操作如图所示:④溶解:将KNO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3请指出小红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以上错误操作,他配得的不是KNO饱和溶液,要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小红将配得的饱和溶液装瓶,贴上标签备用。
22.(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样品(含少量杂质)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1)若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d b e→→→,则CO最终进入装置__________中。
(2)实验开始时,应选通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A、B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 O__________(请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3(5)若反应过程中装置A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所取氧化铁样品中主要成分Fe O的质23量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小题包括1道大题,共6分)23.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9g。
试计算:(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31.19g/cm)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