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统计最全版
KUHKUK
9
主要概念及要求
问:贸易信贷是什么? 答:中国大陆境内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与境外(含中国香港、澳 门和台湾地区)进出口商之间,因货物进出口而产生的应收/ 预收款和应付/预付款。它是由于进出口货物的资金收付时间 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在境内外进出口商之间产 生的债权和债务。
KUHKUK
10
主要概念及要求
问:货物进出口指什么?
答:外贸经营者与境外进出口商之间进行的以转移货物所有权为目的的交 易。 ▲包括离岸转手买卖; ▲不包括不转移货物所有权而以获取工缴费为目的的来(出)料加工; ▲不包括境内海关特殊经济区域主体与境内非海关特殊经济区域主体之间进 行的货物交易。
KUHKUK
11
主要概念及要求
KUHKUK
7
贸易信贷调查制度
贸易信贷调查采用规模以上重点调查的方法。 规模以上的门槛: “月度调查企业的进出口规模或贸易收 付款规模应覆盖全国总量的50%、月度和年度调查企业合计 进出口规模或贸易收付款规模应覆盖全国总量的70%”。
KUHKUK
8
贸易信贷调查情况
月度调查企业,年度调查企业
外汇局对贸易信贷查企业所报送的数据 进行非现场核查与现场核查,并将非现场 核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作为现场核查的重 点。
例如:主营产品:钢铁/1用友/国别否/币种是/关联 企业否
KUHKUK
18
表式介绍—出口重点企业贸易信贷 申报表
KUHKUK
3
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 完善和优化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国务院第642号令公布了《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 的决定》,以此为契机,外汇局开始全面修订完善国际收支统计配套制度 。 2014年,修订了《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升级了金宏系统,发布并 实施了《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 2015年,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国际 收支统计申报核查制度》。按照《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 )》的要求,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2016年,发布《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 》和新版《贸易信贷调查统计制度》,并于8月上线新版贸易信贷调查系 统。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
国际收支统计
KUHKUK
11
国际收支统计的主要作用
国际收支统计是了解一国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资 本及金融交易情况,衡量储备资产充足程度的基础 性工具,也是掌握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趋势、防范 国际收支危机以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决策 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
KUHKUK
2
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发展历程
KUHKUK
15
单位基本情况表填报注意事项
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或进料加工贸易 等;
主要出口(进口)国家及地区:如果为单 纯的出口企业,没有进口业务,那么主要 进口国家及地区应该填“无”。
KUHKUK
16
单位基本情况表填报注意事项
第一投资方国别:如果是内资企业,第一 投资方国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是外 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第一投资 方国别才可能是非中国的其他国家。
1、单位基本情况表 2、进口调查表 3、出口调查表
KUHKUK
6
贸易信贷调查制度
准确统计贸易信贷对于评估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收支
平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满足形势监测分析和编制国际收支统计报表的需要,贸易信 贷调查采取月度调查和年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对象包括两类企业:月度调查企业和年度调查企业,两类 企业不重叠,月度调查企业每月报送数据,年度调查企业每年 报送数据。
第一投资方占比:如果是内资,占比填报 成100.00;如果非内资,占比是多少填报 成多少。
KUHKUK
17
单位基本情况表填报注意事项
注意:补充填报财务软件等信息
在单位基本情况表的“主营产品”栏中,继现有对 主营产品的说明文字之后,应补充填写财务软件名 称、该软件是否能区分贸易伙伴国别、交易币种及 关联企业交易等内容。
KUHKUK
13
主要概念及要求
▲对外汇局分支局的要求: 1、帮助被调查企业及时、完整和准确地填报报表; 2、应于月度数据报送期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月度数据 核查,年度数据报送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年度数 据核查; 3、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于次年3月底前提交贸易信贷报 告。
KUHKUK
14
表式介绍—单位基本情况表
贸易信贷数据填报的原则
企业填报贸易信贷调查表应遵循会计的基本原则——权责发 生制,并与企业会计账面记录金额保持一致。
KUHKUK
12
主要概念及要求
▲调查包括两类企业:月度调查企业和年度调查企业,两类企 业不重叠。
▲月度调查数据(包括12月份数据)报送截止时间为月后10号 之前。
▲年度调查数据报送截止时间为次年2月。 ▲每年年初将发布参与调查的企业名单。
KUHKUK
4
国际收支统计监管政策调整
国际收支统计 申报办法
通过银行进行 国际收支统计 申报实施细则
涉外收支交易 分类与代码
涉外收付凭证
操作指引
对外金融资产 负债及交易统
计制度
贸易信贷调查 制度
其他调查制度
国际收支统计 申报核查制度
操作指引
核查规则
KUHKUK
5
内容大纲
一、贸易信贷调查制度 二、主要概念及填报要求 三、表式介绍及填报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 起步阶段(1982-1995年)。数据收集主要依赖国家各行 政相关部门从行业统计角度搜集的数据。外汇局进行汇总,并按照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编制全国的国际收支平 衡表。
第二阶段 统计制度框架形成阶段 (1996-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 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这是国际收支 统计的基础性法规,标志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化的开始。1996年 ,我国开始按《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随 后,外汇局相继发布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制度和国际收支四项直接申 报制度。同年,外汇局建立了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2004年建立了 贸易信贷调查制度。这期间,相继通过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补充 和完善间接申报和直接申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