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10*游褒禅山记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褒.禅(bǎo)庐冢.(zhǒng)奴仆.(pú)荒谬.(miù)B.华.实(huā)窈.窕(yǎo)懈怠.(dài)瑰.丽(guī)C.蛮夷.(yí)负咎.(jiù)迷惑.(huò)幽.暗(yōu)D.渔父.(fù)谨慎.(shèn)罕.至(hǎn)梵.语(fàn)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漫:全都。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穷尽。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感叹。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此世所以不传.也4.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二、阅读理解5.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B.不出,火且.尽且:将要C.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⑥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里,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

B.褒禅山上有前洞和后洞,前洞所在位置平旷,到那里记游的人非常多;后洞曲折幽深,景象奇特,但记游的人却相对较少。

C.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一个人疲倦懈怠不想再游下去,就骗大家说火把快要熄灭了。

大家随他一起出洞后,马上就有人后悔了。

D.王安石游山后很有感触,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这很值得后人学习。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禅.让/慧空禅.院奢华./华.而不实庐.冢/筚路蓝缕.B.公仆./前仆.后继懈怠./感恩戴.德究.竟/咎.由自取C.懿.淑/化险为夷.忏悔./诲.人不倦诡.计/雄伟瑰.丽D.哂.笑/深思慎.取规.范/奉为圭.臬漫漶./涣.然冰释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则其至.又加少矣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字,从意义和用法角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③于.是余有叹焉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二、阅读鉴赏(20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

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好山,仁也。

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

《书》不云乎:予逊于荒。

《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

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

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

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直.好山乎直:只是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燕:安闲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写:写作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壅:阻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留之山中②至即深山长谷之民B.①使记其作亭之意②其然乎?其不然乎?C.①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②君至而为亭D.①以求其疾忧②驾言出游,以写我忧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3分)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②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

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3分)(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3分)(3)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2分)三、表达交流(8分)10.人们往往喜欢根据字的形体和意义,即兴发挥,对汉字巧作解释,如:“冢,一点小错,却弄得家破人亡。

”这不仅解释了该字的字义,而且指出了它与“家”字的字形区别,谐趣幽默,耐人寻味。

请从“赶、运、功、悲”中,任选两个字自主发挥,巧作解释。

(字数、句式不要求与示例一致)(4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谈一谈你对材料涉及问题的看法,不少于60字。

(4分)近年来,各地名人故里之争屡见不鲜。

各地争为历史名人考证身世,出巨资修建名人故里等工程。

历史名人的“出生”“葬地”以及“行游之地”等都可能成为某地争“故里之名”的充分理由。

这样的争战此起彼伏,从炎帝故里之争到老子故里之争,再到曹雪芹、诸葛亮、李白故里之争,再到赵云故里之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

最近,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甚至争夺起了西门庆的故里,西门庆仅仅是在小说中虚构的一个大淫贼,这也起了争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一、语基落实1.答案:C思路解析: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

2.答案:A思路解析:A项,“漫”是“模糊”的意思。

3.答案:D思路解析:A项,“名”,前者为“命名”,后者为“识其本名”;B项,“得”,前者为“能够”,后者为“心得、收获”;C 项,“观”,前者为“观察”,后者为“景象”。

4.答案:C思路解析: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5.答案:D思路解析:D项,“叹”应为“感慨”。

6.答案:C7.答案:A思路解析:A项,“始”为“开始”“当初”之义,并非指慧褒是“第一个”在华山居住的人。

8.参考答案:(1)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思路解析:翻译这两句话的重点是“其”“随”“极”“至于”“幽暗昏惑”“物”“以”“相”等词。

一、积累运用1.答案:C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hàn/chán,huá/huá,lú/lǚ;B项,分别读pú/pū,dài/dài,jiū/jiù;C项,分别读yì/yí,huǐ/huì,guǐ/guī;D项,分别读shěn/shèn,guī/guī,huàn/huàn。

2.答案:B思路解析:A项,“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B项,“至”,动词用作名词,到的人;C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D项,“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