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川端康成的《千只鹤》

试论川端康成的《千只鹤》

试论川端康成的《千只鹤》
摘要:在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而且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川端康成创作的独特风格。

《千只鹤》和《雪国》一样, 是曾长期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

《千只鹤》是川端康成精雕细琢的、极美的艺术品;以表现手法言,其象征之高度运用,最是让人叹为观止,此亦大大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关键词:川端康成、千只鹤、文学美、日本传统美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日本电影赏析课上看了《雪国》这部电影,就想看看川端康成的其他好的作品。

这部作品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也是部很难全面把握的作品。

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辞《我在美丽的日本》中作过这样的表述:“我的小说《千只鹤》, 如果人们以为是描写日本茶道的‘心灵’与‘形式的美’, 那就错了, 毋宁说这部作品是对当今社会低级趣味的茶道发出的怀疑和警惕, 并予以否定。

”看了之后有点想法就想写下来,虽然没有非常看懂。

本论
一、川端康成简介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出生在大阪。

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

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

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

二、《千只鹤》内容提要
三谷菊治的父亲是个著名的茶道师匠,他生前与一位叫千加子的女人有染,后来又钟情于太田夫人,而且由于后者而疏远了前者,但前者仍出入于三谷家。

在三谷先生去世四年之后的一天,在千加子举行的一次茶会上,太田夫人与菊治不期而遇,太田夫人思恋她的昔日情人三谷,竟移情于他的儿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一不道德的
爱,在圆觉寺附近的一家旅馆过了一夜。

后来太田夫人似乎出于负罪感的恐惧而自杀。

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在代母谢罪和以后与菊治的接触中又成为母亲的分身,继续对菊治作了“奉献”。

千加子原本要把她的一个女弟子雪子这位纯洁的处女介绍给菊治,后来雪子渺无踪影。

最后只有那位左乳上长着巴掌大的黑痣而且长着毛成了中性人的千加子仍按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三、作品剖析
川端在这篇作品里是借三谷夫妇(都已死去)、菊治、太田夫人、千加子、文子、雪子这几个人物, 让他们合起来, 以他(她) 们斑驳缤纷的色彩的阴翳去描绘人对生命的感受, 去唱一首人类爱的多味的抒情歌。

从特点上来说,千只鹤是一种纯洁的至善的象征。

在文中,“千只鹤”是稻村小姐手拿的一个小包上的图绘。

男主人公因为倾幕于稻村小姐知理、纯洁和善良的品格,而把千只鹤看成是稻村小姐和她具有的纯洁美的象征。

而与之相对的,千加子则是邪恶的、龌龊的。

她不仅身体丑陋,同时性灵也很丑陋。

在菊冶看来,千加子胸脯上长毛的黑痣,便是千加子恶毒心灵的象征。

作为主人公的菊治在面对美与丑的时候态度是暖味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向往着美,厌恶丑的,但在现实中,他又往往因为自身的欲望和私利,做出背离道德的事,在丑恶的诱惑面前显得优疑不定。

从这一点上看来,《千只鹤》是具有颓废气质的。

四、作品赏析
《千只鹤》不是一个大的统一的由开始到高潮再到结尾的过程,而是拆分成几个具有“四个阶段的环节。

其次,在一些环节中,发展阶段和高潮阶段是断开的,高潮阶段和结尾阶段则是是相融合的,界线模糊。

比如:在“森林的夕阳”一章里栗本近子要求三谷菊治下班后回家与稻村雪子见面,菊治因为厌恶近子所以不愿听从近子的摆步,但菊治自身又因对雪子的爱慕而处于矛盾的心情。

客厅的拉门敞开着,小姐坐在靠近门口处。

小姐的光彩仿佛朦胧地照到宽敞客厅的昏暗的深处。

壁龛上的水盘里插着菖蒲。

小姐系的也是缀有菖兰花样的腰带。

可能是偶然,不过它洋益着季节感,这种表现也许就不是偶然了吧。

壁龛里插的花不是菖而是菖蒲,所以叶子和花都插得较高。

从花的感觉上看,就知道这是近子刚插上的。

翌日星期天,是个雨天。

雨后,菊治独自进入茶室,收拾昨日用过的茶具。

也是为眷恋稻村小姐的余香。

时间从前一天晚上,跳接到第二天早上。

同时菊治和雪子对话也没有叙述,发展阶段,到高潮阶段的情节被截断了。

这样一来,在结尾阶段就必须对高潮阶段有所交代。

川端巧妙地在采用倒序手法,由主人公的意识流将跳过的情节所引出:
颜色古雅的墙壁,昨天反而衬出了稻村小姐的姿影,而今天则变得幽暗了。

因为这种氛围犹如人住洋房,而却身穿和服的一样。

“栗本突然邀请你来,可能使你感到为难了。

在茶室里接待,也是栗本擅自做的主。

” 昨天,菊冶对小姐这样说了。

“师傅告诉我说,历年的今天都是令尊举办茶会的日子。

” “据说是的。

不过这种事我全忘了,也没想过。


菊冶由墙壁引发了自己对稻村小姐的回忆,由此将情节高潮阶段倒叙出来,真是出彩极了。

“具有细腻的女性美特点,”这是翻译家叶渭渠对川端的文学风格的评价。

我想对于细腻的女性美的表现在《千只鹤》里能算是极致的。

概括起来可分为:由动作体察人的心理,由言语体察人的心理和对环境的描写反映人的心理三个方面。

对语言的描写:
“请问,栗本女士的茶会是顺着这条往里走吧?” “是的。

” 两位小姐同时回答。

菊冶不用问也是知道的,再说就凭小姐们这身和服装扮,也可以判断她们是去参加茶的。

不过他是为了使自己有确要赴茶会才这样探询的。

通过菊冶的明知故问,表现了他矛盾的心情。

对动作的描写:
文子双手扶地施礼,就势抬头望了望菊冶。

她的双手像是支撑着她那颤抖的肩膀。

这反映出文子在母亲死去后,悲伤和看到菊冶时吃惊交织的心理。

菊冶忽然回过头来看了看。

文子垂下眼帘。

这双眼睛刚才一直在凝望着菊冶的背影。

菊冶一直背对着文子,在回头之前又如何知道文子一直凝望自己呢,在我看来只能是他自身的感觉了,此处暗示了文子对菊冶强烈的暗恋,而这暗恋,在菊冶的对文子的关心下增强了。

对环境的描写:
他走过小姐身后时,隐约闻到花瓶里牡丹的芳香。

小姐的肩膀稍往前倾。

通过嗅觉和视觉,既是对环境的真实反映,同时暗叙文子小姐的美如同牡丹花香一样吸引人,揭示了菊冶内心倾幕于文子小姐。

那色泽如褪色的口红,又似枯萎的红玫瑰——并且,当菊冶觉得它像沾在什么东西上的陈旧血渍的颜色时,心理就觉得难以置信。

他既感到令人作呕龌龊,同时也感到使人迷迷糊糊的诱惑。

此处借对太田夫人的遗物志野陶的细致描写,把观看者菊冶正常的生理反映和潜在的内心同时折射了出来。

我的体会
看了《千只鹤》之后,感觉它好复杂,如果只是简单的看情节,会觉得反感、作呕。

如果从深层次看,又很难读的十分透。

在这部作品中,他既写了自然的情爱,又为传统道德所苦,无法排解这种情感的矛盾,就不以传统道德来规范人物的行为,而超越传统道德的框架,从道德的反叛中寻找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支撑爱情,以颓唐的表现来维系爱欲之情。

这大概是
由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不安的情绪困扰,企图将这种精神生活上的不安和性欲上的不安等同起来,才导致这种精神上的放荡吧。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千只鹤[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8月。

2、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孟庆枢,《千只鹤》的主题与日本传统美[J].日本文学论坛,1999年第3期。

4、叶渭渠,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6月。

5、周逸,川端康成传[M]。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3月。

6、叶渭渠,日本文学史[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6月。

7、/view/820101.htm
8、/review/3892886/
9、长谷川泉,长谷川泉日本文学论著选·川端康成论[M]。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10、/cnread1/wgwx/c/chuanduankangche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