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单元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单元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学习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重点难点 1.郑和下西洋
2.抗倭斗争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



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

2.目的:_______为了扩大明朝的_________,加强与海
外各国的联系,派_____出使西洋。

自主预习单:
4.地位: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_________和___
___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
举。

5.影响: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_______
___,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二、抗倭斗争
1.背景:
(1)明初,明太祖实行海禁,限制_________,但日本等周边国家仍是私人海上贸易的主要对象。

(2)日本从元末以来就出现了一些由_____、_________ ___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
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被称为“_____”。

2.准备:嘉靖年间,明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抗倭,戚继光在浙江招募农民和矿工,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人称“_______”。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3.抗倭:
(1)军事行动。

①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 ___等地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

②戚继光调任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共同作战,取得了
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使_________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2)绘制沿海地形图。

①目的:抵御倭寇,加强海上安全。

②意义:确定了明朝政府的_________,其中,东南沿海
的_______________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





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微点拨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是明太祖。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过欧洲。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教后评价



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