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新郑协议班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小题,每题0.8分,共56分)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社会性
B.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5.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中世纪
6.“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
B.蒙台梭利
C.利托尔诺
D.孟禄
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0.“六艺”中的“礼”为()教育内容。

A.艺术
B.基础文化知识
C.文字
D.政治伦理
11.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2.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13.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处于最高级的是()
A.首陀罗
B.刹帝利
C.吠舍
D.僧侣
14.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5.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16.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A.《吠陀》
B.《圣经》
C.《心经》
D.《楞严经》
17.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18.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思想图》
D.《孟子》
19.“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20.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1.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和封建世俗专权紧密相连的时期,当时最受重视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

这种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
A.法学
B.宗教
C.修辞
D.七艺
22.先秦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家是()
A.儒家、墨家
B.儒家、法家
C.儒家、道家
D.道家、法家
2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24.“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25.“学在官府”是哪个朝代文化教育上的主要特征()
A.商朝
B.汉朝
C.西周
D.秦朝
26.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核心思想()
A.人文主义
B.自然主义
C.科学主义
D.进步主义
27.古代教育以培养武士为目的,特别重视儿童的体育和军事训练()
A、雅典
B、斯巴达
C、埃及
D、印度
2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什么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9.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以下不属于洛克的教育内容的是()
A.体育
B.德育
C.智育
D.美育
30.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

这属于()
A.天赋说
B.外铄论
C.白板说
D.产婆术
31.以下理论提出者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①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②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④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A.赫尔巴特、康德、凯洛夫、亚里士多德
B.凯洛夫、赫尔巴特、康德、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凯洛夫、康德、亚里士多德
D.亚里士多德、康德、赫尔巴特、凯洛夫
32.《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下列选项中符合此观点的是()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导而弗牵
33.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3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陶行知
35.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36.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37.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
A.智育
B.美育
C.道德教育
D.体育
38.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的著作是()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
39.“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40.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B.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拉伊
C.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
D.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42.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学家是()
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43.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44.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的学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维多利诺
17.最早提出普及教育思想和较为系统地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5.哲学家()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A.柏拉图
B.康德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46.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式教育派
D.实质教育
47.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48.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斯普朗格
C.拉伊
D.赞科夫
49.符合赞科夫一般性发展的是()
A.泛智教育
B.和谐教育
C.高难度、低速度
D.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