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课程设计石化公司油品储罐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班级:安全07-2姓名:任立猛学号:0703030215指导教师:赵丹成绩:时间:2010年12月摘要随着石化企业生产逐步走向大型化、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物质随之增加,危险性也加大,石化企业生产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总要。

为了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采用理论分析和重大危险源分析辨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油品储罐区的初步危险危害分析,从人-机-环境以及生产过程四个方面系统的阐述油品储罐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揭示了各种事故致因因素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为日常的安全管理,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健全,油品储罐区一旦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确定油品储罐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以便对油品储罐区安全做出更合理准确的评价。

关键字:辨识;危险;权重;层次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但由于石油及其产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使得其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存在潜在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损失。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生产日益向高温、高压和大型化发展,生产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石化企业及其油品储罐区进行安全评价,对生产、储运、经营中的油品及其生产工艺设施等的危险危害性进行辨识,随后再用层次分析法对油品储罐区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权重的确定,让人们对危险程度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促进建设单位做安全管理工作。

这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石化企业环保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定性、定量方法,还是建立什么样的模型,都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科学性就越强。

1.2 系统优化原则评价对象必须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这些指标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有的指标之间有横向联系,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的指标之间有纵向关系,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

同时,同层次指标之间尽可能的界限分明,避免相互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

1、指标数量的多少及其体系的结构形式以系统优化为原则,即以较少的指标(数量较少,层次较少)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既要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又要避免单因素选择,追求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

2、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由于同层次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该兼顾到各方面的指标。

3、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采用系统的方法,例如系统分解和层次结构分析法(),由总指标分解成次级指标,再由次级指标分解成次次级指标(通常人们把这三个层次称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组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也就是说,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体现出对上述各种关系的统筹兼顾,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客观的、全面的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

1.3 通用可比原则通用可比性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

即同一对象这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作比。

评价指标体系要有通用可比性,条件是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各种参数的内涵和外延保持稳定,用以计算各指标相对值的各个参照值(标准值)不变。

2、横向比较。

既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找出共同点,按共同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各种具体情况,采取调整权重的办法,综合评价各对象的状况在加以比较。

对于相同性质的部门或个体,往往很容易取得可比较的指标。

1.4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指的是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指标要简化,方法要简便。

评价指标体系要繁简适中,计算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即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设计得太繁琐,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

2、数据要易于获取。

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并且容易取得。

否则,评价工作难以进行或代价太大。

3、整体操作要规范。

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各项数据都要标准化、规范化。

4、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能够实行评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即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以控制。

1.5 目标导向原则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

绩效考评是管理工作中控制环节的重要工作内容,采用“黑箱”的方法利用实际成果的评价对被评价对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引导之向目标靠近,即目标导向的作用。

2 油品储罐区危险危害因素辨识2.1 油品储罐区环境危险因素辨识油品储罐区的生产过程主要为油品储运系统,不存在化学反应,但储存及输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使用的其他物料多为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一旦发生泄漏,遇火源、高温就可能发生火灾、中毒等事故。

1 高温灼烫及冻伤储罐内的加热以及管线均为蒸汽,如果蒸汽管线保温破裂、管线裸露或破裂泄漏,易导致现场工作人员发生烫伤伤害。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范围低,在0℃以下,经加压变成液体,储存在球罐内,一旦球罐或阀门发生泄漏,液化石油气喷出急剧汽化变为气态吸收周围环境中大量的热量而造成低温,若液体喷溅到人体皮肤上,因急剧吸热会造成冻伤。

2 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列为石油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可引起听力暂时性位移,继而发展为听力损失严重者致耳聋,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同时还影响人们交谈与思考,可使人反应迟钝,判断或操作失误,从而增加事故发生频率。

噪声干扰可导致报警信号失效,引起各种事故。

本装置的噪声源主要为机泵、风机及排风扇扇叶转动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性噪声。

3 中毒和窒息油品储罐区储存的物质为有毒或窒息性物质,如果作业人员在罐区作业时,设备、管线发生异常泄漏,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失效,作业人员个体防护不当就有可能因吸入过量的毒性气体发生中毒窒息危害,影响人员健康和生命。

如硫化氢、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等被人吸入体内后,会使人昏迷、呕吐,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4 污染罐区的油料泄漏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特别是对水环境和土壤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由于成品油中油料在自然环境中较难降解,又有一定的毒性,一旦泄漏将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5 腐蚀储罐在安装过程中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防腐,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周围环境大气、土壤的腐蚀,盛装介质的腐蚀等致使罐体发生壁厚减薄、焊缝开裂、腐蚀穿孔等缺陷时,未进行定期检验或检验中发现缺陷,加之日常的维护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油品泄漏等安全事故。

2.2 油品储罐区工作人员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人做为从事一切事物的主体,存在主观能动性、客观因素等,在对事物的危险因素辨识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1 安全意识树立安全意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安全规程不打折扣、不变样,有人没人管在都一个样,有没有监控都一样。

有了安全意识,才能决定你在工作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决定的素质,素质决定了你的命运,用你的良好安全意识来掌控你的命运。

往往人们会存在侥幸心理,这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管理同领导等同起来,把管理和经营混为一谈,其实,经营、管理、领导这些概念是和不同范畴相联系的,管理是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在每个工位要根据员工的实际能耐去安排工作,各施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同时培养安全意识,来减少误操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来工作。

一旦混淆,会对生产带来不便,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3 工作态度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都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这表明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

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2.3 油品储罐区设备设施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储油罐区的主要储存设备为储油罐,储存的物质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一旦由于设备缺陷物质发生泄漏,存在火源,就可能会造成储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储油罐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1 选材不合格储罐选用的钢板、附件以及焊接材料等不符合标准规范及设计的要求,铁板厚度不够、表面碰伤、焊接材料和母材不熔合等缺陷,可能使储罐在使用过程中裂开,导致油品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2 支撑不合格地上平底储罐是支撑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如果混凝土基础设计或建造强度不能满足装载物料及罐体本身重量要求,建在不良地质上,或者发生自然灾害等都有可能使混凝土基础下降,导致罐体本体倾斜,罐底开裂,管道断裂等,引起介质泄漏。

3安装质量不合格储罐在预制、组装、施工等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接地不合格,未定期进行检测,使用过程中又疏于检查和管理,造成储罐倾斜、开裂、下沉等不安全因素,引起介质泄漏、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

4 使用、维护不当油罐如果使用和维护不当,就有可能被损坏。

例如,油罐吸瘪、翘底、胀裂及浮船下沉等事故。

油罐吸瘪是由于发油时超过了油罐的安全下限,设计、呼吸阀失灵和堵塞等原因,导致罐内负压,致使油罐被吸瘪。

油罐翘底、胀裂事故是由于油罐内部正压超过油罐所能承受的压力,主要是由于呼吸阀、阻火器以及呼吸管路不畅通、操作不当,致使油罐超压。

浮船下沉主要因为密封装置损坏、滑轨失效以及注水误操作、从罐顶注到浮船上等原因造成。

5 安全附件失效用于监测储罐压力、液位的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未定期进行校验,或者显示错误、动作失灵等故障时,给操作人员传递错误信号,可能发生人员误操作、油品外溢、泄漏、储罐憋压等安全事故。

6 消防设施在设计、建造储罐区的同时,必须安装消防设施,并采用国家规程要求指定的合格产品,投入生产后,配备专业人员来专门管理安全消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