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考试 第25讲_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

审计考试 第25讲_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教材内容结构及重点:
第一,介绍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教材4.1),重点是抽样风险的概念;
第二,从“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和评价样本结果”三个环节分别讨论在控制测试(教材4.2)和细节测试(教材 4.3)中如何通过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其中,第三节的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选取样本、推断总体错报、考虑抽样风险以及举例,是本章学习的难点。

本章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同时在综合题中也会涉及。

本章考点分布非常广泛,需要大家全面学习。

本章是非常重要的考试章节,最近五年平均考试分值在6分至8分之间。

本章必备考点清单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修改部分文字表述。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考点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考点二】审计抽样(★★)
【考点三】抽样风险(★★★)
【考点四】非抽样风险(★★)
【考点五】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考点六】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考点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针对性测试)
【提示】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测试、选取特定项目测试和审计抽样,如下图所示。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细节测试)
注册会计师实施细节测试时,在某些情况下,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的全部项目,比如对资本公积项目。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教材5.4)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提示】在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针对的是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百分之百的项目,这种“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即不是测试低于总体百分之百的项目),因此不是审计抽样,当然也不存在抽样风险问题。

(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针对性测试)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比如,选取大额或关键项目、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提示】在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仅选取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仅针对这些特定项目得出结论,因此,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方法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不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不是审计抽样,当然也不存在抽样风险问题。

经典题解
【例·2013·单选题】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
B.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控制测试
【解析】选项A错误,注册会计师在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时得出的是这些特定项目的结论,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不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不构成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总体中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D错误,审计抽样并非更适用于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或细节测试。

【答案】C
【考点二】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四)审计抽样的目的
(五)审计抽样的作用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提示】如何理解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
(1)在控制测试中,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是指能够证明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活动运行是否有效的,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比如采购订单总经理审批签字),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2)在细节测试中,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是指能够证明某一(财务报表项目)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比如应收账款明细账),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审计抽样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如下图所示。

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链接】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
【链接】进一步审计程序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提示】如上图所示,审计抽样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经典题解
【例1·2018·多选题】下列审计程序中,通常不宜使用审计抽样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D.对信息技术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解析】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选项A)。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目的不是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有关总体的结论,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B)。

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C)。

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选项D)。

【答案】ABCD
【例2·2014·多选题】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不采用审计抽样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
B.控制测试
C.实质性分析程序
D.细节测试
【解析】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即选项B)和细节测试(选项D),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选项A)和实质性分析程序(选项C)。

【答案】AC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同时具备)
(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提示】哪些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呢?
(1)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测试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每一个项目(比如对资本公积项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查”(“一网打尽”),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2)注册会计师可能只选取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仅针对其所选取的特定项目得出结论,无需推断总体,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3)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却不准备据此推断总体的特征,例如,注册会计师挑选几笔交易。

追查其在被审计单位会计系统中的运行轨迹,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了解(即穿行测试),而不是评价该类交易的整体特征,无需推断总体,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经典题解
【例·201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审计抽样基本特征的有()。

A.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C.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D.可以基于某一特征从总体中选出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解析】选项D不需要根据选取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①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选项A);②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C);③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选项B)。

【答案】ABC
(四)审计抽样的目的
审计抽样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五)审计抽样的作用
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结论。

(1)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得出与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结论。

教材P77/4.2举例,根据样本偏差率忍偏差率(7%),样本结果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适当的。

(2)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得出某一认定(比如应收账款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教材P92/4.3举例,总体错报的上限(34192元)小于可容忍错报(40000元),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