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金融管理环境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指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国经济持续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的内容①贸易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②产品全球化③跨国公司的发展④国际经济联盟和协调组织的发展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金融全球化4.金融全球化的定义: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联系的一个过程。
5.金融全球化的内容/表现①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核心资本跨国界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价格呈现趋同现象,利率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
②货币体系全球化:欧元化、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③金融市场全球化:欧洲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④金融机构国际化:跨国银行发展、跨国银行兼并重组、巨型化趋势⑤金融协调与监管全球化IMF: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金融危机防范与救援。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资本充足率、监管评估、市场约束。
6.金融全球化的影响①有利影响●为各国投融资活动提供了便利,弥补了资金不足。
●促进在世界范围内需求高收益投资机会。
●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动各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金融抑制”、“贫困恶性循环”,竞争、发展提高服务水平②不利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大量投机性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一些国家陷入经济动荡或危机中。
●与金融全球化相伴随的传染效应,是一国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
●使融入其中国家或多或少丧失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
“蒙代尔三角”●由于金融全球化规则多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所以发达处于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二、国际汇率风险管理1.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①交易市场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有形市场;远期外汇交易是在无形市场。
②合同标准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合约是标准化的;远期外汇交易合约由双方协商确定。
③市场参与者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参与者可以是金融机构、企业、公司和个人;远期外汇交易一般是大公司。
④保证金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必须交足保证金;远期外汇交易一般不收保证金。
⑤结算制度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采取每日结算制度;远期外汇交易在到期日进行结算。
⑥信用风险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信用风险小、价格风险大;远期外汇交易信用风险大、价格风险也大。
⑦交割义务不同。
外汇期货交易绝大部分(95%左右)每日结算,5%左右通过买卖平仓终止交割义务;远期外汇交易大多数在交割日用现汇交割。
四、跨国银行概述1.出口信贷定义:出口信贷是在国际贸易中管饭使用的中长期信贷。
2.出口信贷的种类:买方信贷、卖方信贷(怎么用)3.跨国银行的组织机构分行——分行是总行的一部分,但其在国外却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而且代表总行在当地运营,因而在业务上分行是总行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属机构——它是由跨国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一定比例的有投票权股份,以达到有能力控制的一种组织形式;(子公司)分支机构;代表处;代理机构;代理行4.美国金融危机后跨国银行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特点:①全球银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发达国家银行业利润巨额亏损②国际银行业并购实现其规模扩张,发达国家银行仍排在前位③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加大金融监管力度④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对中国的启示(未来政策选择)①合理制定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②加大中国银行业体制改革力度,重塑银行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③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④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高金融监管效率5.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经营策略①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②注重突出核心业务的经营策略③由批发银行业务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化的经营策略④重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策略⑤积极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策略⑥注重对新兴市场的开拓策略五、国际商业银行贷款1.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种类(一)短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一般期限为1天、7天、1个月至6个月。
①银行同业拆放特点:期限短;贷款金额较大,典型为100万美元以上,称为批发业务;流动性强;手续简便,无须签贷款协议。
②短期贷款:是指贷款银行与非银行借款人之间的借贷。
须签贷款协议。
两种贷款的借款人只支付利息,无须支付费用。
(二)中长期贷款:是指期限在1-10年的贷款。
特点:贷款期限长;金额大,上千、上亿美元;信贷风险大,须签贷款协议。
①双边银行贷款双边银行贷款是一国贷款银行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期限为3-5年,属中期贷款。
贷款筹资成本较银团低。
②银团贷款(Consortium Loan)也叫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它是由一家银行或多家银行牵头,组织多家银行参加,按照同一贷款协议共同对同一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银团贷款的两个重要参与人:牵头行、代理行——正式生效前牵头行负责,正式生效后代理行负责牵头行职责:①为借款人挑选贷款银行,组成贷款银团向该借款人贷款;②协助借款人共同编制资料备忘录,供各参加行考虑是否参加银团;③协助律师起草贷款协议和有关法律文件;④代表银团和借款人谈判,协商贷款事宜,并组织银团贷款成员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
代理行职责:①充当贷款银团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人;②证实贷款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此时贷款协议才能生效;③监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④应付违约事件。
六、国际项目贷款1.项目贷款种类①无追索权项目贷款。
只依靠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作为还款来源。
一般很少用。
②有限追索权项目贷款。
贷款机构有权向各担保机构追索贷款。
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项目贷款方式。
③BOT投资方式。
2.BOT定义:“建设——经营——转让”,英文是“Build-Operate-Transfer”BOT是一种项目贷款,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追索权的项目贷款。
3.BOT特征:①BOT融资方式和多边或双边贷款的比较②BOT融资方式和各种商业贷款的比较③BOT融资方式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八、国家风险管理与主权债务危机管理1.国家风险的种类①按风险发生的事由划分:政治风险:是指一国对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
如对外发动战争、一国国内动荡不安,如国内革命、恐怖事件、政党分裂等因素。
如最近的泰国政党分裂导致政府领导人更替、印度恐怖袭击事件等。
社会风险:是指一个社会因发生内战、种族纠纷、宗教纷争、所得分配不均及社会阶层的对立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
如最近因一部美国影片引起的宗教纷争。
经济风险:是指一国国民收入长期呈低增长、投资意愿低落、生产成本剧增、出口持续降低、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外汇短缺等因素或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风险。
如美国次贷危机使冰岛政府、巴基斯坦政府获救助资金、欧债危机等。
②按借款者行为划分到期违约风险;债务重新安排风险;债务勾销风险(拉丁美洲债务危机)2.三大评级机构①标准普尔公司:信用等级评级由高至低依次为:AAA、AA、A、BBB、BB、B、CCC、CC、C、D十个等级②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穆迪信用评级由高至低分为Aaa、Aa1、Aa2、Aa3、A1、A2、A3、Baa1、Baa2、Baa3、Ba1、Ba2、Ba3、B1、B2、B3、Caa1、Caa2、Caa3、Ca和C共21个级别③惠誉国际评级机构3.国家风险的管理策略①加强国家风险的预测与预防。
②实行国别信贷限额。
根据国家信用等级大小,设定借款国的信贷限额。
③寻求第三方保证。
④采用银团贷款方式。
⑤力求贷款形式多样化。
⑥加强国家风险的监测与监管。
4.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和对全球的影响形成的原因: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诱因②欧元区体制的内在矛盾③欧元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④高福利水平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对全球的影响:①相关经济体面临政策两难,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将放缓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资本流动更加扑朔迷离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考验欧元体系的稳定性和未来发展战略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欧洲银行业蔓延⑤银行体系本身的风险将导致实体经济的危机5.欧债危机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6.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借鉴启示①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②严格监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③加强对主权债务危机的研究④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防范风险九.国际金融监管的变化与影响1.美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①新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消费者保护②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③终结“太大而无法救助”④完善美联储改革,加强其监督职能⑤加强对衍生品、信用评级机构及对冲基金的监管⑥加强对银行、储贷机构以及保险机构的监管⑦完善管理层薪酬制度改革2.美国金融监管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1)发达国家银行业利润巨额亏损,全球金融风险增大(2)全球银行业盈利向亚洲转移,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3)全球金融监管缺失与低效,跨境金融机构风险增大①全球宏观审慎性监管薄弱②微观金融监管缺失与低效③信息不对称导致跨境金融机构风险增大3.《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①大幅提高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实行逆周期资本监管②加大风险覆盖范围③突出强调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引入流动性指标④明确资本杠杆比率标准,引入杠杆率要求⑤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4.《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1)对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影响(2)对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影响(3)对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影响(4)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和应急资本机制的影响(5)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6)对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影响5.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内容与特点①全面弥补金融监管漏洞,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②强化美联储职能,设立新机构加强金融监管协调③加强对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及对冲基金的监管,保证金融市场稳健发展④加强对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和效率⑤强化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干预能力,减少金融危机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