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 世界上最古老的保险单是一个名叫乔治·勒克维伦的 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出立的一张承保从热 那亚到马乔卡的船舶保单,该保单至今仍保存在热 那亚的国立博物馆。
❖ 一份从形式到内容与现代保险几乎完全一致的最早 的保单是1384年3月24日出立的,该保单是为四大 包纺织品出立的从比萨到法国南部阿尔兹的航程保 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形式
❖ 2.1.1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 ❖ 2.1.2 中国古代的原始保险形式
2.1.1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
❖ 《逸周书文传》记载,早在夏朝后期,人们 就认识到自然灾害何时发生难以预料,有 “天地四秧,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 聚,何以备之?”之说。
2.1.1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
2.2.1 财产保险的雏形
❖ 公元前16世纪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时期,制 定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规定商队中 的马匹,货物等在运输中如果被劫或发生其 他损害,经宣誓并无纵容或过失等情况,可 免除个人的债务,而由全体商队成员补偿。
2.2.1 财产保险的雏形
❖ 公元前1000年间,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对其国 内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征收税金,用以补偿 遭受海难者的损失。
2.1.2 中国古代的原始保险形式
❖ 镖局是我国特有的类似保险的一种民间安全 保卫组织,其经营的业务之一是承运货物。 其承保手续与现代保险大致相同。这是在特 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原始保险形 式。
2.1.2 中国古代的原始保险形式
❖ 古代养恤理论推动了民间人身相互保险的实 施。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民间曾流传着 名目繁多的丧葬互助组织,如长生会、长寿 会、老人会等,入会者相互约定,如人会者 本人或其亲人死亡,其他入会者要各出一定 的金钱以作为丧葬费用。
2.1.1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
❖ 我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 的国家。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商人将风险 分散原理运用在货物运输中。当时长江上的 帆船商人,冒者生命危险与财产损失,扬帆 运货于激流之中,体会到“老祖母不把鸡蛋 放置在一个篮子中提带”的道理,同样不将 个人全部货物集放一船,以分散风险。
2.2.2 人身保险的雏形
❖ 在公元1世纪,罗马出现了格雷吉亚组织,最 初仅为宗教团体,后来开始征收一定数额的 会费,会员死亡时由其遗属领受一定金额的 丧葬费。在当时的罗马军队中也有类似的组 织。
2.2.2 人身保险的雏形
❖以上这些史实都可以说是人身保险 的雏形。
第三节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与发展
❖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2.3.2 保险产生的条件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虽然保险的雏形可追溯至古代社会,但现代意义上 的保险却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最 初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
❖ 财产保险先于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先于陆上保险。 随着各种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保 险制度。
2.1.2 中国古代的原始保险形式
❖ 历史悠久的各种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 险的一个重要标志。
❖ 据历史记载,我国历代统治者为解决灾荒之 年的赈济问题,建立了各种仓储制度。在周 朝就已建立各级后备仓储,到战国以后,已 逐步形成一套仓储制度,如魏有“御凛”, 韩有“敖仓”;汉代有“常平仓”;隋朝有 “义仓”;宋朝有“社仓”。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火灾保险的渊源
❖ 1118年冰岛设立的“黑瑞甫”社(Hrepps), “黑瑞甫”制度是对火灾损失互相负责赔偿 的制度。
❖ 德国北部17世纪初也极盛行“基尔特”制度, 成立了很多互助性质的火灾救灾协会,会员 之间实行火灾相互救济 。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火灾保险的形成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 参考书目
❖ 袁宗蔚,《保险学——危险与保险》,首都 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
❖ 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 出版社,1998年。
第二章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形式 ❖ 第二节 国外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形式 ❖ 第三节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我国保险业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外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形式 ❖2.2.1 财产保险的雏形 ❖2.2.2 人身保险的雏形
第二节 国外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形式
❖ 外国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与原始保险形态 ❖ 在国外,保险思想最初产生于巴比伦、以色
列、古埃及、希腊和罗马。
2.2.1 财产保险的雏形
❖ 公元前20世纪的古巴比伦时代,国王曾命令 僧侣、法官及市长等对其辖区境内的侨民征 收税金代保险业的形成
❖ 海上保险的渊源
❖ 共同海损说 ❖ 合伙经营说 ❖ 家庭团体说 ❖ 海上借贷说——冒险借贷说——无偿借贷说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海上保险的形成
❖ 德国经济史学家萧培考证并结论:现代保险 的最先形式——海上保险,发源于14世纪中 叶以后的意大利。
2.3.1 现代保险业的形成
❖ 孔子在《礼记》中指出,“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
❖ 墨子在《墨子》中主张,“必使饥者得食, 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 荀子在《荀子集解》中主张,“节用裕民, 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 冻馁之患”。
2.1.1 中国古代的保险思想
这些把剩余粮食储备起来以备荒年及对 鳏寡孤独和废疾者给予扶助的思想都可 视为社会保险思想的先导。
❖ 1591年汉堡酿造业商人为重建烧毁的酿造厂 组成了“火灾合作社”;1676年由46个协会 合并宣告成立了“汉堡火灾保险局”,开创 了公营火灾保险的先河,1718年柏林创立了 公营火灾保险所,以后渐渐在全国得以普及。
2.2.1 财产保险的雏形
❖以上这些史实都可看成是财产保险 的雏形。
2.2.2 人身保险的雏形
❖ 古埃及时代,石匠中有一种互助基金组织, 凡参加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用以支付 会员死后所需用的丧葬费。这是一种类似于 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办法。
2.2.2 人身保险的雏形
❖ 在古希腊也有一种团体,将有相同政治观点 或宗教信仰的人或同一行业的工匠聚集在一 起,每月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当参加者遭 遇不幸时,由团体给予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