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概况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概况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大连地区地铁沿线地层岩性复杂多变,三大岩类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均有分 布,地层地质时代跨度大,跨越元古代震旦纪至白垩纪地质时代,揭露不同时代的石灰岩、 白云质灰岩、泥灰岩、辉绿岩、构造碎裂岩等十几种岩性,每种岩性风化程度变化不一, 按风化程度可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五种风化等级,不同岩层的 工程性质差别较大,在不同岩层的变化及交界处,围岩易出现滑移和坍塌。场地位于洪积 裙地貌单元,场地地形西高东低,地面标高~,相对高差。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12 版》(GB 50021-2001)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 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2]。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因此工程勘察等 级为甲级。
地下水情况及其他
勘察期间,在钻孔揭露深度内未见有地下水。在场地内韩立粉质粘土、碎石中取 2 件 土样,根据室内分析结果判定,场地内含砾粉质粘土、碎石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土层标准冻深 Z0=,最大冻深。
2 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的目的、任务
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
5组
钻孔波速测试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大连市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失去三面 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并具有 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 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便被讥讽,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
根据国标《建筑气象参数标准》提供的大连市气象资料(1951-1980 年),主要气 象要素如下:
年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 平均年总降水量;一日最大降雨量。 全年平均风速 s;30 年一遇最大风速 s;全年最多风向 N,平率 15%;最大积雪厚度 37cm。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事基本风压㎡(1/50),基本雪压㎡(1/50)。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米,最大冻结深度米。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 响使用的后果,分为三级:
(1)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2)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3)三级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本工程为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楼、风雨操场及地下车库,地下 1 层,地上 4 层。该工程 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
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 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 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 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触探法是间接的勘察方法,不取土样,不描述,只将一个特别探头装在钻杆底端,打 入或压入地基土中,由探头所受阻力的大小探测土层的工程性质,称为触探法。因触探法 不需要取原状土做实验,对难以取原状土的水下砂土、软土等,更显示其优越性。触探法 无法单独使用,无法对地基土定名或绘制地质剖面图。但若与钻探法配合,则可提高勘察 的质量和效率。
地基等级
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很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
②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 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大; ②除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①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 ②无特殊性土。 本工程的场区地层中有杂填土、中砂、砾砂及少量的粉质粘土,所以中等复杂地基, 因此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
勘查工作概况
本次勘察共完成勘察钻孔 15 个,钻探总进尺。本次勘察工作量如表:
孔数 (个)
总进尺 (m)
分层厚度(m)
杂填
含砾粉

质土
碎石
强风
强风
中风
化板岩 化石英岩 化石英岩
15
SPT 测试(次)
6
DPT 测试(m)
取样及室内试验
原状土样 8 件,土常规试验 6 件,土腐蚀性试验 2 件。
工程测量
目前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 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 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 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而城市民用建筑场地的地形一般比较平坦、 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因此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
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坑探以及触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 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 种勘探方法。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 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 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有多解性, 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
(2)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的原理与圆锥动力触探相同,标准贯入试验来源 于美国,质量为 140 磅(即)的穿心锤,用钻机的卷扬机提升,至 30 英寸(76cm)高度, 穿心锤自由下落,将特制的圆管状贯入器贯入土中,先打入土中 15cm 不计数,接着每打 入 10cm 记下击数,累计打入 1 英寸(30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 N。当锤击数已 达 50 击,而贯入深未达 30cm 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勘察报告提供的 N 值 是基本数值。在实际应用 N 值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参照有关规范考虑是否作杆长 修正或其他修正,以及用何种方法修正。
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 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其后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 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大连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本区属于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半到气候区,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八月最热,一月最冷。按中国建筑 气候区划属于寒冷地区、
地层结构
据勘探资料,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划分为: 1.杂填土(Q4ml):灰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组 成,回填期龄小于 5 年。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底板标高~。 2.含砾粉质粘土(Q3dl+pl):黄褐色,褐色,稍湿,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 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含有 10-15%石英质砾石,局部夹有薄层碎石。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 厚度~,底板标高~。 3.碎石(Q3dl+pl):黄褐色,稍湿,稍密,含有 50~70%的石英质碎石,粒径 2~8cm, 大者大于 15cm,呈棱角~次棱角状,孔隙间由粉质粘土充填,局部夹有含砾粉质粘土透镜 体。厚度~,底板标高~。 4.强风化板岩(Zxhq):灰黄色,变余结构,板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烈,岩芯成 碎石土状,碎块状,属极软岩,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场地内东侧有分布, 揭露厚度~,顶板标高~。 5.强风化石英岩(Zxhq):黄褐色,灰白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强 烈,岩芯多呈碎块状,为软岩,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场地西侧有分布,揭 露厚度~,顶板标高~。 6.中风化石英岩(Zxhq):灰白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岩芯多呈 碎块状,短柱状,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该层在场地西侧有分 布,揭露厚度~。顶板标高~。
根据探头的结构和入土方法不同,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三 大类,分述如下:
(1)圆锥动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具体规 格见表 2-1。其原理是用标准质量的铁锤提升至标准高度自由落下,将特制的圆锥探头贯 入地基土层标准深度,所需的击数 N 值得大小来判定土的工程性质的好坏。N 值越大,表 明贯入阻力越大,即土质越密实。
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场地等级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①对建筑抗震危险地段; 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④地形地貌较复杂; ⑤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 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①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④地形地貌较复杂; 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①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 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②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④地形地貌简单; 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由勘察场地情况可知,本工程场地地形较平坦,原地貌为浑河冲积平原,地质成因由 第四季冲洪积而成。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故场地等级为三级。
1 工程概况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概况
拟建的大连医科大学旧校区搬迁改造地 F 区项目位于沙河口区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北侧,总占地面积约㎡,为教学楼、风雨操场及地下车库,地上 4 层,地下 1 层,教 学楼、风雨操场设计地坪标高,地下车库设计地坪标高。勘察场地西侧为连山街,东、南、 北侧为在建的住宅及公建。据调查勘察场地周边无地下管网及正在开挖的基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