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4Bbdab 9ccbdd 14cabba 19ccbbb 24ccacb 29cbccc 34bddbc39aaddc1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2)A 有大量径流(淡水)注入,稀释海水(3)低纬向高纬高纬(北)寒潮强冷空气(4)高温多雨炎热干燥2 ⑴A(1分) ⑵BDE(2分) ⑶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远望二号 (2分)⑷空间天气主要指太阳活动变化,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太阳风等现象(1分)。

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与天气、气候有一定相关性等(3分)。

⑸纬度太高,西风强盛,海况不好,对测控反而不利。

(2分)3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 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5)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C地形成岛弧—海4 (1)0.30~0.32 1.1~1.5 1.6~2 (3分)(2)(3分)(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2分)(4)共同性原则。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2分)5 (1)○1地○2地虽然纬度比○1地低,但地势较高。

(2)亚热带季风气候(3)地震滑坡泥石流(4)大致南北方向延伸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的影响。

6 (1)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

(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 128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2)AC; (3)西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是形成原因之一。

9 (1)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交化和年际交化都较大,夏季风的强弱、迟早都会造成水旱灾害,(3分)另外,西北内陆地区深受大陆影响,降水较少,易造成干旱。

(2分)(2)降水量减少、人口增多、大耗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消费量剧增、浪费水资源和水污染严重等(3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2分)10 1)广州、南京、拉萨、阿克苏(4分)(2)6(1分) 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处于梅雨季节(1分) 7(1分) 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1分)(3)有利条件:水分盈余量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分)不利条件:有些月份因水分盈余量过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2分)(4)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温差大,光照强;地表水贫乏,河流多为内流河;风力作用和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片的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等。

(5分)11 (1)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分)(2)我国西北地区距离海遥远,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

(2分)河流流量减少,水资源更加短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绿洲面积将会缩小,甚至消失。

(2分)(3)全球气候变暖,江源地区冰川退缩,冰川融化对长江的补给量逐渐减小,而且随着蒸发量增大,江源地区会更加干旱;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风增强,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长江三角洲低地被淹,上海市受到威胁等。

(3分)一、单项选择4.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 .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读右图,回答 4—6题:5.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 .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6.图中 A 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②③7.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A .光照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

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

据此回答10-12题。

8.同学们乘车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高寒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9.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

其主要原因是 A .交通条件不便 B .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 .旅游环境承载限制 D .游客量不足 10.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同学们要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A .沿途经过3个省级行政区B .沿途经过包兰铁路C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D .西藏水资源缺乏 右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 .b 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 .c 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 .d 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12.流经e 海域的洋流A .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 .由高纬流向低纬 13.e 海域与f 海域的温度(T )、盐度(S )相比A .T e >T f ; S e >S fB .T e >T f ; S e <S fC .T e <T f ; S e >S fD .Te <Tf ; Se <Sf14.下列有关地球对流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③对流运动显著 ④空气多作水平运动 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⑥大气中存在电离层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15.图3—5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 .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D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20题。

16.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图8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 、Q 之间和M 、N 之间为陆地。

据图回答13-15题。

17.P 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南风C .西北风D .东南风18.关于P 、Q 、M 、N 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 、M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Q 、N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 .P 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N 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9.若P 点日出与Q 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 .淮河进入汛期 B .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C .南京昼短夜长D .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读图10,回答18—20题 20.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西南流向东北21.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A .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 .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 .可能有台风D .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22.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汛期 B.径流季节变化大C.结冰期可能长达半年图3—5图8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图1纵坐标表示数值大小,横坐标表示纬度,回答11~13题。

23.该图表达的是A.年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 B.大洋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C.大洋盐度的纬度分布 D.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24.造成甲、乙两处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径流注入量不同 B.太阳高度角度不同C.海陆面积不同 D.降雨量不同25.图中最低数值出现在赤道附近,根本原因是该地A.云量少 B.海洋面积广C.太阳高度变化小 D.位于河口读下图,回答14~15题。

2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27、与图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A.长沙 B.宜昌C.太原 D.合肥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回答16~17题。

28. 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 < R < 3000B.3400 < R < 3500C.3900 < R < 4000D.4400 < R < 450029.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8~20题。

30.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31.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3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33、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代表田径运动,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黄色一环。

北京地区近几年经常遭受沙尘暴袭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沙源多数为北京当地扬沙②我国在“三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以及和蒙古联合治理沙漠化有利于北京大气环境的改善③北京沙尘暴多发季节是秋冬季节④沙尘暴对于全球有百害而无一利⑤造成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动力因素主要是西北季风⑥如果北京地区在春季出现强烈的对流天气也可能造成就地扬沙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⑤⑥图6为“世界水稻种植区北界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