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0.0分)1.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如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3〜4题.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而900 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圧面高度(单卞列四幅图中,与沿上图的XY 方向所作900 hPa 等压而剖面柑符的是()A ・人口数量B.天气状况C.建筑物密度D.交通通达度位: mh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A. A 下列关于图中A. A淸明前一天中午, B ・B B-B C.C C.C D. DD.D宜逼3(rc 的高温让我们怀疑天气是否直接跳过春天,一秒入夏。

下XY水平距*午5点左右,一场暴雨外加电闪雷鸣让长沙市民领略到春姑娘的下马威。

淸明假期,全 省气温将“大跳水",狂跌16X\清明出行的市民要注意天气哦。

表为长沙淸明日出、 日落时刻(都为北京时间)及昼长。

回答1〜3小题。

日出时刻(北京时间)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昼长06: 41: 2519: 16: 06 12小时34分41秒与暴雨天气吻合的是(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 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 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6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

如图为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8・10题。

近地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 B.耀斑爆发强烈C.昼夜温差大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5. A. a 地、b 地 B. b 地、C 地 C. a 地、C 地 D. b 地.d 地6.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II 上升引起的变化是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逃逸增强C. 地面辐射增强D. 大气逆辐射增强7. 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 )图”。

据此完成13、14题。

在图乙中a 、b 、c 、d 四地燃放孔明灯,2& 2013年11月到2014年春季,全国多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三省接连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华东多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

据此完成下列6・7题。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9.如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Q 据此完成5・6题。

JTo丙0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丙处垂直方向上等值线配苣的是(尊温面10.如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3〜4题A.①D.®A.大雾削弱了地而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乙0 qto 一——-海坂等压面A. AB-B C.C D.D0夂B9■«.卜•…茫上昱n A *71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大气(A. 对①影响增大B.促使②增强C.对③影响不变D.对④吸收增强1L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英位置随季节而变化。

图为“某区域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A. 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 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 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 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12・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太 J 地③ 宇阳©-- > 气ill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瓦他微粒增加,近几十年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 少了 10%,地球正在“变暗”。

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13. 研丸表明,过去150年间,海洋吸收了气候变化90%的能量,海洋生物为此可能也在被迫发生迁務,以保持它们的环境温度不变。

据此完成9〜H 题。

海洋吸收的气候变化90%的能量直接来自(14. 读图,回答27〜30题。

15" N15° SA.①B •②C •③ D.®A.太阳辐射B.地而辐射C.大气辐射D.地热能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O 读图完成5・6题。

—*吒流运动方向0 015.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O 大气能对地表产生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 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将其传给地而 B •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将吸收的热量传给地而 C.大气逆辐射能对地而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D.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传给地而16.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奇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蔚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14〜15题 窗外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17.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图1中各环节最直接的影响是1&卜•列地理现象中能够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A. 白天多云时气温偏低B.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睛朗的夜晚温II 爰C.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D.近海气温日变化小于内陆地区19.如图为我国某海滨地区一日内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地受热,近地而形成高压 B.B 地受热,近地而形成低压 C. A 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D. B 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A,散射 B.反射 C.吸收 2011年H 月28日至12月9日,联介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徳班召开,温室气体减排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

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O 读图完成1〜D.放射1S±^W«fia« U> 长««« A.①辐対增强B.②辐射增强C.③辐射减弱D.④辐射不变的是该地主要风向的变化,则(2018年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正在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

截至11月30日,已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 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8-20题。

当雾霾出现时(《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睛,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据此完成29、图乙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图乙中(A. a 减弱B ・b 减弱 C.C 减弱D. d 减弱如图是中纬度某地剖而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回答41〜44题。

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陆地鵝町海洋m申〃〃〃〃“A.甲为白天,吹海风海洋乙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D.乙为夜晚,吹海风20. A. ①增强B. ②增强 D.⑤不变21. 图屮22.C.④减弱A. 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B. 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C. 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 D ・云量增多,地而长波辐射增强23.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4. 如图为某校学生设il •的模拟实验示意图•纸条M 和N 固泄在缸壁上、下两而0读图,完成29〜30题。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缸中空气运动的方向正确的是(25.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气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B. 大气能大量反射地而辐射C.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而D. 大气是地面的主要宜接热源A.D.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B-26.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OC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 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而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暧空 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 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 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6・7题. “冷岛效应”能(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f 町能增强 ②箭头e 可能增强③箭头C 可能增强 ④箭头a 可能增强2&读图1某大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图2甲岛上的冰尘(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示意图。

完成5・6题。

4<r◎ft夜"丿〃〃丿ft%10月6日10月4日10^50A. 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 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 10月6日易出现霜冻D.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子夜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抑制绿洲地而的水分蒸发 C. 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27.读如图(图中C 、f 表示不同作用,a 、b 、c. d 、g 表示不同辐射)•完成17〜19题。

C.①③④ D. ①②③W V・"?••• .口 C=l^*”Bit »S*号•侔冰祈拥圏1关于甲岛上冰尘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暧B. 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暧 C 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暧 D. 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暧2017年11月28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持续喷发,其火山灰高达2000多米。

完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草生粪。

天雨新時,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煨(无焰的薇火),少得烟气.«(!•»-3129. A.大气逆辐射减弱 B.太阳辐射减少30. C.地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太阳辎射减弱A.地转偏向力B.摩擦力C.万有引力D.水平气圧梯度力31.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截: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0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读图,完成34题。

图中风形成的宜接原因是(33. 波辐射的是. (用字碌表示),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宜接能量来源是.(太阳/地面)O则免于霜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完成12〜13题。

“天雨新睛,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32・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而辐射,气温降幅大 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而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而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A. D>C>A>B B ・ A>B>D>C C. C>D>A>BD ・C>D>B>A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读“大气对地而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