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金融教学大纲

房地产金融教学大纲

《房地产金融》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描述
房地产金融学是面向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学等经济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房地产金融学属于房地产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是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房地产金融理论、宏观经济波动、房地产经济波动和房地产金融之间的联系,房地产抵押贷款、住房金融、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等相关知识。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和商业银行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了解房地产金融对个人和家庭,房地产企业和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
1、了解房地产金融相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

2、了解房地产金融受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指标进行波动分析。

3、通过融资方式比较,掌握房地产企业融资与一般企业融资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4、掌握我国个人住房贷款机制形成的原因和内容,理解个人住房贷款的内容和不同类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个人住房贷款、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度。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五、教学内容
第1章房地产金融概论(支撑课程目标1-4)重点内容:房地产金融概念,主要内容,房地产金融基本特征以及作用。

难点内容:房地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与金融市场的融合。

教学内容:
1.1.金融和房地产金融的基本概念
1.2.房地产金融的内容和任务
1.3.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1.4.房地产金融、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政策
第2章房地产金融波动的内在原因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3)重点内容:房地产价值和区位理论。

难点内容:影响房地产价值的要素分析。

教学内容:
2.1.房地产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2.主要区位理论的介绍
杜能:农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2.3. 区位理论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分析
影响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房屋区位的主要因素
第3章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支撑课程目标1-3)
重点内容:经济周期理论和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衡量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经济指标。

难点内容:房地产经济周期繁荣期和衰退期滞后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原因。

教学内容:
3.1.宏观经济周期理论
3.2.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
3.3.衡量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经济指标
3.4.中国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始末分析
第4章房地产企业权益融资(1):上市融资(支撑课程目标1-4)
重点内容:房地产企业上市的条件和流程,上市公司股权分布和治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特征。

难点内容: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
4.1.股权融资的概念
4.2.房地产企业上市的条件及流程
4.3.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概况
4.4.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
4.5.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与治理
第5章房地产企业权益融资(2):资产重组(支撑课程目标1-4)
重点内容:房企资产重组的原因,借壳上市,买壳上市。

难点内容:博弈论视角下重组的效率分析。

教学内容:
5.1.资产重组的概念
5.2.房地产企业资产重组的原因
5.3.资产重组的重要途径:“借壳”与“买壳”
5.4.重组的效率分析
第6章房地产投资信托(支撑课程目标1-4)
重点内容: REITs的概念和特征,REITs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REITs的运行和收益。

难点内容:信托和REITs的联系和区别,REITs和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内容:
6.1. 房地产信托分类
6.2.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
REITs的起源
REITs的种类
REITs融资的优势与作用
6.3.REITs和我国房地产信托的区别
第7章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信贷与债券(支撑课程目标1-4)重点内容:房企贷款,房企债券,以及我国房企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情况。

难点内容:我国房企债务融资的特征分析。

教学内容:
7.1.房企贷款的概念和流程
7.2.房企债务融资的优势
7.3.我国房企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及其特征分析
第8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课程目标1-4)重点内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体系的构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分类。

难点内容: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历史和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体系中公积金贷款的发展由来。

教学内容:
8.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和分类
8.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由来
8.3. 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历史
8.4.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流程和还款方式
公积金贷款,一般商业贷款以及组合贷款,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
8.5. 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种类
第9章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支撑课程目标1-4)
重点内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意义,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种类,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

难点内容: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金融脱媒和影子银行的联系。

教学内容:
9.1.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依据
9.2.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9.3.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和担保借贷的区别和联系
9.4.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9.5.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金融脱媒
9.6.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影子银行的作用
9.7. 美国次贷危机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反思
六、教学安排
该课程每周2学时,15周,30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0学时为课内实验教学时间。

建议教学进度如下:
七、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没有课内实验。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引导提问,经典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教学。

通过数据收集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并结合公司金融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房企的融资途径和资本机构特点。

以经典英文文献阅读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美国个人房贷市场发展的历史,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以及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加深对个人房贷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理解。

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出勤,小组作业和展示,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标准:总成绩(百分制)=平时出勤×10% + 小组作业和展示×40% + 期末考试成绩×50%。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1、课程性质:指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等。

2、适用对象:指适用年级、学科类别、专业大类或具体专业。

3、先修课程:指选修该课程前,学生事先需先修的课程。

4、修订时间:大纲修订的年月,格式为年-月,如2015-12。

5、修订版本:与培养方案的版本相一致。

6、课程描述:对课程的性质、面向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做概要性描述。

7、教学目标:描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达到的能力要求。

8、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9、教学内容: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10、教学安排:说明课程总课时、教学周、课堂授课教学时间、课内实验教学时间、实践教学时间及各章节对应的学时数等内容。

11、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如果有课内实验,需填写此内容,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时等信息。

12、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本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手段。

13、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说明课程的考核方式、成绩比例及平时的纪律要求等。

1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列出该课程相关的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包括书目和网络资源),格式为:作者,《书名》(版别),出版社,出版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