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肿瘤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1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而进行性的下降,特别是晚期带瘤患者机体的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受到显著抑制,这就构成了肿瘤发展过程中恶性因果转化链中的重要一环。
而且肿瘤的常规疗法往往损伤机体甚至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提高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及放、化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它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发挥效应性、调整性作用,从整体-细胞·基因等不同的水平,改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和影响其生长。
研究表明:中药可能通过激发、争强或恢复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肿瘤的免疫的效应机制(如Tc、K,NK、M中对肿瘤细胞毒性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等)来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
2 中药可诱导肿瘸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使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题,被其他细胞吞噬。
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
目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就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增殖等过程,最终触发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一条很有希望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因此,开展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将是今后几年肿瘤学领域的热门课题。
2.1 中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诱导凋亡实验研究证实,某些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细胞毒作用,即损伤DNA而发挥效力。
如冬凌草、大黄、茯苓等、人参、三七等均有良好的损伤DNA而抗白血病作用2.2中药通过对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凋亡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期(M期)四个期。
在细胞分裂后进人G1期前存在一个相对静止期(GO期),此期是决定细胞继续进行分裂或发生分化的重要阶段。
因为判别和消除异常增殖的细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凋亡和增殖总是密切相关。
细胞周期的调节既能影响细胞分裂又能影响细胞凋亡,许多凋亡的信号在细胞死亡之前又可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滞,这些信号在影响细胞周期的机制同时也影响凋亡机制。
与此同时,细胞周期调控的异常也被视为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来诱导凋亡成为抗肿瘤新药的一个新靶点。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作用与细胞周期的某一环节,而是细胞增殖周期受阻,诱导其发生凋亡。
2.6 中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诱导凋亡激素可引起某些肿瘤细胞凋亡。
某些中药如人参、刺五加、党参等可刺激机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甘草、甘草甜素等具有分泌糖皮质激素作用。
由于上述中药使体内激素水平升高,推测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对治疗激素敏感性肿瘤提供了可应用的中药。
综上,肿瘤与凋亡关系密切,利用凋亡机制清除肿瘤细胞引发出肿瘤治疗的新观念、新手段。
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包括直接杀伤、细胞周期阻滞、影响凋亡基因表达、诱导分化、提高细胞因子及体内激素水平等。
3 中药抗突变作用突变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形态上、生理上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使诱发的。
由于诱变剂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彻底消除诱变剂是不大可能的,因而相应筛选具有抗诱变作用的物质更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通过建立体外突变模型,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防治突变的作用1.对癌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并经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药:如青黛(靛玉红)、三尖杉(三尖杉酯碱)、莪术(莪术油)、斑蝥(斑蝥素、衍生物如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素)、冬凌草(冬凌草甲素)、喜树(喜树碱)、鸦胆子(鸦胆子油)、山慈菇(含秋水仙碱)、藤黄(藤黄酸)、甜瓜蒂(葫芦素);3.通过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而起一定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多数属于扶正补肾方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包括人参、黄芪、女贞子、冬虫草、海参、燕窝、绞股兰、以及真菌类如猪苓、灵芝、香菇、猴头菇、雪耳等,在癌症综合治疗中可以减轻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机体免疫状态,用于晚期或终末期癌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的药物如黄芪、冬虫草、海参、绞股兰、猪苓等,尚含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成分,成为兼具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的扶正祛邪型药物;4.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肿瘤组织迅速增殖和转移、扩散的重要条件之一。
只有当大量的肿瘤相关血管长入肿瘤实质内部,才能促使肿瘤持续生长和转移;反之,肿瘤细胞生长将受到明显限制,最终会出现凋亡或坏死。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微血管的生长。
人参皂苷.R93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显著,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观察人参皂甙(R9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发现可明显抑St]Lewis肺癌的生长,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减少;云芝多糖、香菇多糖、虫草多糖等均能诱生n呼;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党参多糖、猪苓多糖等皆可诱生IFN,能抑制体外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体内血管形成,因而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证实姜黄素能下调肿瘤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减少细胞VEGF的水平,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5.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细胞信号传递网络的异常,往往一些信号传导通路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而有些通路却传递受阻。
针对信号传导通路中某些特定靶分一37—国际中西医肿瘤研究论坛论文专辑(2008)子所设计的一些药物,已经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白藜芦醇(Resveratr01)fl皂抑制胃癌细胞KATO.III中PKC的活性和经纯化的PKC.a的活性,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最后导致细胞凋亡;6.抑制染色体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是由IⅢ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以自身RNA亚单位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维持细胞染色体端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性。
中药单体淫羊藿苷可下调白血病细胞HL260端粒酶的活性,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不断下降,具有时间一效应关系。
许多实验证明,抑制端粒酶活性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少中药成分或中药复方对肿瘤细胞端粒酶具有抑制或拮抗作用。
如黄芩组分黄芩酮A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苦参碱对K562细胞株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5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当前癌症治疗的五大手段(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切除原发瘤"而且还可应用于临床分期"以便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手术治疗只是一种局部治疗"对于已发生转移的癌肿"手术治疗显得无可奈何%放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手术治疗的缺陷"但是放疗不仅杀伤癌细胞"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导致病人免疫力下降"营养状况低下"易诱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感染和各种并发症会使病人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导致肿瘤复发%化疗同手术治疗和放疗相比"它不仅仅杀死局部的癌细胞"而且杀伤全身的转移病灶"但化疗本身的巨大毒性使它的疗效受到了极大限制%同传统癌症治疗方法相比"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有些药物除外#%另外"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上更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中"晚期治疗犹为中医之所长%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的现代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甚至生物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都无可避免地损害了机体的正常功能%要减少放疗$化疗和手术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对肿瘤了防御能力"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应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方法%中药可以与化疗同时应用"能提高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现代中药配合手术$放疗$化疗"能够增效减毒"提高治愈率"不能做手术和放化疗的中晚期病人"用中药可以控制病情$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带瘤生存%另外"有并发症的病人也可以加用一些对症治疗的中药%l多糖类2生物碱类3皂苷类4黄酮类5有机酸类6酯类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毫无疑问,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根本原则。
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疗效快捷,确有根治效果,但往往有明显的损伤和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中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诱导凋亡中药通过对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凋亡中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诱导凋亡中药抗突变作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抑制染色体端粒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