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一)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个性不是天生的 个性也不是在后天立即形成的 个性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
关于“一定水平”
认识要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具有完整的 自我意识。 情感要发展到能够正确地自我体验 意志要发展到能够实行良好的自我控制。
(二)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 1、稳定性 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形成的,心理的 成熟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个性的稳定性是从功能上讲的。从发展的角度 讲,个性又具有可变性。但主导特性而言,个 性是稳定的。 “浪子回头金不换”
2、整体性 个性作为一种心理特征系统,包含着人的心理 现象的整体特性,它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性的第一层含义:个性结构中的任何一个 成分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第二层含义:个性形成后,不可避免的要影响 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意识系统 自我意识:人不仅能察觉自己所反映的外部对 象,还能觉察自己内心的活动,觉察自身的特 点。(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周 围环境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见第 十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
一、小学儿童的需要 需要: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 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 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 (一)需要的种类 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分成了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社会性 个性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点是社会的,而不是 生物的。
个性的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构成个性的 普遍性。但个性又有其独特的方面,表现出一 个人个性的个别性。
4、个性个别性 个性的个别性反映一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众不同 的特性。 个性个别性突出体现为人的气质、性格、能力 的差异。 个性的个别性和个性的普遍性,是个性的两个 侧面。人的个性就是个性的普遍性和个别性的 统一。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包含三个系统。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 个性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性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 需要、兴趣、志向(见后) 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需要与动机
动机: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 行活动的内部原因之后,便形成了动机。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 表现形式。 动机的分类: 正确的动机 :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动机 错误的动机:有损于社会和他人的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