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1 矿物质、有机质)
第2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1 矿物质、有机质)
类别 质地级别名称 草原土及红黄壤类 草原土及红黄壤类
砂土 壤土 粘土
松砂土 紧砂土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重壤土 轻粘土 中粘土 重粘土
石块(>3mm)含量(%)
<0.5
0.5-5
5-10
>10
0-----5 5---10
10---20 20---30 30---45 45---60
60---75 5---85
43.2 34.7 1.6
0.5 0.05 0.1 0.1
0.3 0.1
0.3 0.2
1.0
0.4
0.8 1.5 2.3 4.2 4.9
0 0 0 0 0
硅铝铁率:粘粒部分 粗大土粒:含养分少
的SiO2和Fe2O3、Al2O3 细小土粒:含养分多
石 灰 性 土 壤
细 粗含砂 粉量粒 粒的摩00尔..0255——比00..。0015
以表征具有相似性质土壤颗粒的大小
单个土粒
土壤颗粒
分类制:
国际制: 美国制: 卡庆斯制: 中国制: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土壤颗粒
土壤颗粒分级:(mm)
直径 国际制 美国制
石砾
>2
>2
砂粒 2-0.02 2-0.05
粉粒 0.02-0.002 0.05-0.002
粘粒 〈0.002 〈0.002
物理性砂粒: 1-0.01mm
单粒 砂性土壤,矿质颗粒单独存在 复粒 粘性土壤,颗粒相互聚集
颗粒分析中把复粒分散成单粒,
二、土粒分级
人为地将土壤单粒按直径大小划分 成若干等级,同一粒级在性质和化学成 分上基本一致,这样的划分方法称土粒 分级。
当量粒径(有效粒径)
土壤中的颗粒的形状各异 当量粒径(有效粒径):光滑的实心圆球的直径,用
砂 土 砂土、壤砂土 85---100
0---15
类
壤 土 砂壤土
55---85
0---45
类 壤土 粉砂壤土
40---55 0---55
30---45 45---100
砂质粘壤土 55---85
粘 壤 粘壤土
30---55
0---30 20---45
土类 粉砂质壤粘土 0---40
45---85
砂质粘土
SiO2
R2O3
CaO
MgO
P2O5
K2O+Na2O
CO
骨干75%
养分
非 石 灰 性 土 壤
粗中砂粒 细砂粒 粗粉粒 细粉粒 粘粒
1.0—0.2 0.2—0.04
93.3 94.0
2.8 3.2
0.4 0.5
0.04—0.01 89.4
6.6
0.8
0.01—0.002
74.2
18.3
1.6
<0.002
壤 的50%)
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 要为O2 、 N2 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 主要为CO2、水汽等。
土壤水分—主要由地上进入土中,其中含 有溶质,包括离子、分子、胶体颗粒等, 实际上是浓度不同的溶液(土壤溶液)。
土壤生物体——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
•土壤是三相多孔体
矿物质 38%,(95%)
10. 1
各级土粒的主要特征
石砾及砂粒
粒径大,抗风化,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粘结性、粘 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SiO2含量在80%以上, 有效养分贫乏。
粉粒
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 收缩性。粒间孔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营养 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
粘粒
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吸水易膨胀,使孔隙堵塞,毛管 水上升极慢。可塑性、粘着性、粘结性极强,保水保肥性强, 营养元素丰富。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
提纲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第三节 土壤生物 第四节 土壤水分 第五节 土壤空气
土壤组成
固体土壤(约 占土壤总容积 的50%)
矿物质—来自岩石的风化,包括原生矿 物和次生矿物,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 上。
有机质—动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约 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
土
粒间孔隙(约 占土壤总容积
>85
石质程度 非石质土 弱石质土 中石质土 强石质土
100---95 95---90
90---80 80---70 70---55 55---40
40---25 25---15
<15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表
质地分类
各粒组土粒含量(重量%)
类别 质地级别名称 砂粒
粉砂粒
2---0.02mm 0.02---0.002mm
55---75
0---20
粘 土 粉砂质粘土 0---30
45---75
类
壤质粘土
10---55
粘土
0---55
重粘土
0---35
0---45 0---35 0---35
84.3 79.7
8.3 10.3
3.2 3.3
中粉粒
0.01—0.005
62.2
17.3
7.6
细粉粒
0.005—0.001
42.7
24.6
12.7
粘粒
<0.001
39.0
29.9
14.1
0.6
0.6 2.0
未测 未测 0.2
3.1 未测
5.1
0.3
未测 未测 5.0 未测 6.0
2.5 2.1 5.3 9.5
第二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本章要点 • 了解粒级的划分;掌握土壤质地的概念以及各质地 土壤(砂质土、壤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和改良措施。
掌握有机质的两个转化过程:矿化过程和 腐殖质 化过程,以及这两个过程的意义
掌握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C/N比对有机质 矿化的影响以及掌握有机质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土壤的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 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称为土壤 机械组成或称土壤的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
把土壤机械组成(或不同粒级的百分含量) 划分为若干不同组合,并给每一组合一定名 称,这种分类命名称为土壤质地。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表
质地分类
物理性粘粒含量(%) 物理性砂粒含量(%)
有机质 12%,(5%)
溶液 15-35%
空气 15-35%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土壤
2.1 土壤矿物质
一、矿物质土粒
土壤固体物质大小和形态各异,一般都 视为球体,称为矿物质土粒或矿质土粒,简 称土粒。常所指土粒,是专指矿质土粒。
土壤颗粒有:单粒 和复粒之分。
单个土粒
土粒 土壤中的颗粒
矿质颗粒 数量优势,稳定存在,固相骨架 有机质颗粒 数量较少,复粒存在
物理性粘粒: 〈0.01mm
卡庆斯制 >1
1-0.05 0.05-0.001 〈0.001
中国制 >1
1-0.05 0.05-0.002 〈0.002
土壤颗粒的矿物组成示意图(引自N.C.Brady,1960)
Fe2O3 不同土壤粒级化学组成(%)的平均数 Al2O3
土
粒级
壤
名称
粒径大小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