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知识的为我所用,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再到利用知识创新发明充分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而逆向思维在科技创新发明中起着不可低
估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一、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
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
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
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
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
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
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
不论哪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
与做法。
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
它能够克
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
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
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
逆向思维
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针对以上特点就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敢于“反其道而思之”。
“反其道而思之”是反转型逆向思维法,它是指从已知的事物的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例如许多学生在做数学
练习时,面对探究题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解答。
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学生解
答时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忽略了反方向思考。
其实对
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
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数学中教授学生等腰三角形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是底边的高和中位线”时,可以让学生先反过来思考:“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的高和中位线,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行吗?”然后让学生求证结果。
这样学生通过正反对比思考,会对等腰三角形的特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那么学生再接触这类的数学题时就会信手拈来,
从而不会因为迷惑而不知从何下手。
还有例如温度计的诞生,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应医
生的请求设计温度计,但屡遭失败。
有一次他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由于注意到水的温度变
化引起了水的体积的变化,这使他突然意识到,倒过来,由水的体积的变化不也能看出水的
温度的变化吗?循着这一思路,他终于设计出了当时的温度计。
2.培养学生对待问题善于“转换角度”去思考。
“转换角度”指的是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
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用另一种方法去思考,以使问题能顺利
地解决。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由于司马光不能通
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
问题。
其实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只要让学生知道要救人只要缸里没水就可以,进而引导
学生讨论如何排出缸里的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机
器人教学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例如我在教学生如何用手臂完成拿取物体回到基地时,由于场
地的因素从基地出发直冲过去拿取物体,手臂必须做得很短,但是手臂短了拿取物体又很困难,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几个学员自己思考讨论完成,在一个下午的讨论实践中,用了好多种方法,最后终于在其中的一种方法中完成了这次的任务。
那就是舍弃原来的
路线,重新设计路线,这样做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是学生通过思考真正理解了“转换角度”思
考的意义,对他将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又如:最初的船体装焊时都是在同一固定的状态进行的,这样有很多部位必须作仰焊。
仰焊的强度大,质量不易保障。
后来改变了焊接顺序,在船体
分段结构装焊时将需仰焊的部分暂不施工,待其他部分焊好后,将船体分段翻个身,变仰焊
为俯焊位置,这样装焊的质量与速度都有了保证。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现象的缺陷,并从缺陷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叫
做缺点逆向思维法,它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
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
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有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天一法师有三个
弟子。
大弟子是个懒汉,屁股一旦落座,一时半会儿你别指望他会站起来。
二弟子天生好动,最受不了寺院的清静。
三弟子讨厌诵经却喜欢听鸟唱歌。
天一法师给三位弟子安排的工作是:让大弟子晨钟暮鼓,天天坐堂诵经;让二弟子捧钵到山下化缘;交代三弟子寺内遍植林木,
让百鸟落巢栖息。
天一法师的这一安排既充分利用了每位弟子的缺点,又使每个徒弟有了各
自的任务。
通过这一个故事让学生理解了从缺陷入手解决问题也是很有用的。
因此,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
和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