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形成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坚持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维护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签订集体合同双方应遵循平等、合法、协商一致,重大问题经职代会通过的原则。
第三条集体合同,是指公司与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集体合同、工资集体专项合同、女职工权益集体专项合同等书面协议。
第四条公司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
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
第五条符合本规定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对公司和全体员工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六条公司与职工小我签定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工作。
第二章集体协商代表
第八条集体协商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会负责。
第九条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公司方的首席代表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职工方的首席代表为公司工会主席。
首席代表因故不能参加协商时,法定代表人可以书面委托其它人员为公司方首席协商朝表,公司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工会其它委员为首席协商朝表。
集体协商集会由双方轮番主持。
第十条公司方代表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指派。
职工方代表人选由公司工会遴派。
双方各另行指定一位记录员。
第十一条协商代表应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敢于维护职工和公司的合法利益。
第十二条协商朝表有要求对方提供与协商有关资料,表达分歧意见,要求对协商相关事项调查的权力。
第十三条协商朝表的职责
(一)参加集体协商;
(二)搜集代表方意见,充分表达代表方的志愿;
(三)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四)法律、律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集体协商程序
第十四条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向另一方提交书面的协商意向书,进行协商要约。
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应,无特殊情况不应拒绝对方的协商提议,并由双方首席代表共同商定协商时间、地点和内容。
企业方未按规定回应的,可由上级工会发出整改建议书;拒绝或故意拖延协商要约的,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
第十五条协商开始时,由提议方将协商事项按双方议定的程序,充分陈述意见(建议)和依据,逐一提交协商会议讨论。
第十六条一般问题,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可签定协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备案,重大问题的协议草案,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十七条集体协商对所有协商的内容应有明确的结论,并明确完成期限、责任人及职能部门。
第十八条协商中如有姑且提议,应在各项议程讨论完毕后再提出,并取得对方赞成后方可列入协商范围。
第四章集体协商合同的内容
第十九条公司协商合同的内容:
(一)工资协议的期限;
(二)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三)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四)绩效薪酬、补贴等分配办法;
(五)工资领取办法;
(六)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七)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八)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九)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公司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要根据本公司具体情况,按照职工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企业职工切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可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不必强求面面俱到。
双方认为应协商约定的事项,可包括劳动分红、职工股的股息红利分配、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及其他与职工分配有关系的事项。
第五章集体协商的签订和管理
第二十条集体合同以书面形式签定,经集体协商全面审核后,工会代表职工和公司签定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并盖章,报经劳动和社会保证部门审查通过后,合同见效。
第二十一条集体合同签订后,工会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收集合同的履行情况,反映出现的问题并作好台帐;参加集体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妥善保管好合同及相关文件。
第二十二条集体合同在履行中,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按签订合同的程序办理。
集体合同到期,由公司工会负责组织续签。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同文本。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公司与工会共同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对劳动争议
公司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申请诉讼。
经双方协商一致形成的意见或协议,双方有责任认真履行,集体协商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所形成的文件具有法律效率。
本制度由公司工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