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双减政策下开展素质教育的思考
——以美术教育为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方面的要求也不断精进。
而提高全面素质也始终被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大命题在进步。
本文将结合2021年颁布的“双减”政策与不断被提及的素质教育,从中小学美术教育角度出发,讨论在双减政策下开展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近年来美育和美术教育不断被当做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及方式,因此不少学校和教师也在教学中更好的融入这一概念。
尤其是“双减政策”提出以后,美术教育作为“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也发挥了不少作用,但随之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1.双减政策、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内涵梳理
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措施的制定一直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计。
国家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课业压力过大以及校外培训压力过大的社会现状,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这一政策自颁布之初就争议不断,该政策出台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归还于学生,减轻这一阶段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其他领域,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心素质、个性等方面提出发展要求的教育。
摒弃片面的“应试教育”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提升。
素质教育同时强调立足于受教育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所注
重的是对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受教育者多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基于以上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我认为素质教育作为更好发展教育的一方面应得到
全社会的重视,并且对其有正确的判断,这也是本文以此为基点进行讨论的重要
原因。
在《丰子恺“童心说”教育思想对当下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研究》一文
中将美术教育归结为让学生体验自然美、空间美、生活美的审美教育。
《水族幼
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讨论将美术教育归结为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
识和艺术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美术教育概论》一书中对美术教育作了广
义和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美术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素质和修养为目的的美
术教育;狭义的美术教育指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的的美术教育。
”基于本文
的论述重点,我更倾向于引用广义美术教育的概念,以重视发展素质为教学重点。
2.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以美术教育为例
2.1课堂设置的独特性不足
“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学校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减负,多选择将美育教育纳
入“第二课堂”。
但也存在着课堂设置单一无味的现状,有的教师在这个时间播
放影片让学生自行观看欣赏;也有盲目跟风,在一些短视频平台照搬手工制作再
转授给学生的行为。
这种行为从一定角度来看浪费了美术在“第二课堂”中的作用,失去美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宗旨目标。
2.2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不鲜明
结合素质教育这一文化背景,各地方美术课堂应更好的将地方文化融入到美
术课堂中去。
发挥地区优势,寻求具有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
这些经过几千年传
承的传统文化必然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优越性,这也是能更好践行素质教育这
一要求的良好途径。
因此美术教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中也存在着问题。
2.3教师对教学对象的不熟悉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好奇心强,兴趣
广泛。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在思想、情感以及能力等方面正
处于不稳定发展时期,可塑性较强。
要正确的对受教育对象形成认识,了解他们
的个性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才能更好
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3.双减政策下改进美术素质教育发展的措施
3.1正确认识双减政策下的美术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下的美术素质教育,应与传统的教育相区别开来。
这时期的美术教
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美术课堂的美术教育。
应在明晰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
之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对“素质”的培养,贯穿在课堂设置的始终,让学
生自觉产生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作为“第二课堂”的美术教育。
“第
二课堂”作为缓解学生课业压力、舒缓心情的重要平台,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减少传统说教式的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的乐趣,从而对
美术课堂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3.2丰富美术课堂设置
美术作为美的艺术,其具有独特性。
这种美决定了它不是仅埋头苦学就能体
会其中奥秘的学科。
教师在课堂设置时应有意识的调动学生视觉、触觉、听觉、
感觉等知觉系统,结合欣赏、创作、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突破课堂的局
限性,延展教育的宽度和广度。
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程
度的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以语言诱导代替范画创作,将学生带出教师设置
的框架,寻求自己最大的美术潜能。
3.3与时俱进,融会贯通
当下作为一个数字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教师要更快速的适应时代的进步,
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将课堂与AI、网络等结合起来,形成创新思维。
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学习创作中牢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网络虽好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因
此教师在从网络平台上整合课堂资源时,更要严格把控资源质量并及时产生自己
的思考,切忌照搬照抄不加思索。
也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宣传美术教育在
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大众对美术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进步。
结语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半以来重视对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学校和教师也在从对政策的解读到实施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政策实施成效最大化。
本篇文章的思考视角是将素质教育与双减政策相结合,指出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新产生的,有的却积年已久,要正确的认识美术素质教育,重视对实践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与时俱进的丰富课堂设置,促进美术教育向更优的方向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J].人民教
育,2021(11):48-56.
[2] 杨舒然.对国家“双减”政策的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22.0313.
[3] 中国教育新闻网.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EB/OL].(2019 -03 -01) [2022 -01 -03].3
[4] 李岚清.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J]. 人民教育,1996(5).
[5] 朱开轩.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 人民教育,1997(10).
[6] 张志勇.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J].人民教
育,2021(11):48-56.
[7] 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8] 高晓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5):160-161.。